曹:伟平,你好 张:你好,可凡 曹:那个《三枪拍案惊奇》马上就要和观众见面了,作为这部电影的投资人,你跟艺谋导演合作这么多年,跟以往的新片上映会不会有点不同的心情,因为观众已经等了导演三年,你也歇了三年。 张:这部片子会,现在确实心情很激动,尤其是这次艺谋刚导完奥运会。接着又导了60年大庆。所以这次新片上映有点像自己的孩子出生那种感觉。 曹:以你的观察三年没有拍电影张艺谋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张:我觉得艺谋他,其实我觉得他就是一个为电影而生的人。所以他对电影的那种热爱可以说,跟他的生命一样的重要。所以三年没拍电影,你想对他来说确实是一种焦急的等待。那么在完成了奥运会之后,他最想干的就是电影的事。所以这次能看到张艺谋在现场的那种状态。那种兴奋,那种朝气和那种活力。可以说是活力四射。 曹:那您能不能提前先跟我们说一下,这个电影的看点是在什么地方。它跟艺谋导演以前的那些片子有什么不同,因为他过去也拍过一些喜剧片,但这次我觉得是一个彻底的颠覆。 张:对,我觉得这次他的影片最大的特点,第一,惊悚部分,第二,悬疑部分,悬疑部分我觉得他的故事主要来自于好莱坞科恩兄弟的剧本。因为艺谋太喜欢这个剧本了。那么剧本的基础非常好。就说故事,整个故事的发展,一环套一环的这种深入。可以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故事的魅力。故事我觉得讲得很生动,很吸引人。那么我觉得第二个呢,整个电影的喜剧部分,是艺谋的一次大的颠覆。不管是惊悚还是悬疑。我觉得这两个内容揉在一块。在中国电影史上没有过这样的题材。这是第一次,是艺谋的第一次尝试。所以很过瘾,所以观众看了我想也会觉得很过瘾。 曹:这个过去曾经我去艺谋导演的片场看过他拍戏。他是一个非常沉默而且比较严肃。这次看了您提供的纪录片几乎都是在哈哈大笑。 张:所以我觉得电影其实希望给观众带来轻松。带来这种享受。而不是那种,走出电影院心情很沉重。尤其我们在岁末给大家,既然我们这部片子的主题是给全国人民拜年。给全国人民增加喜气的元素。艺谋呢通过这次这个影片的拍摄。他自己也在里面感受到了很多愉快和享受。 曹: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你启用周杰伦,最后证明你的考量是完全准确。所以我经常跟工商学院的老师说,其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MBA的案例。那这次用闫妮用小沈阳再加上这个红雷是不是也是希望这个影片有反差。?? 张:你说得非常对,这次我们考虑,首先沈阳的这种,他这种非常有天分的喜剧表演,加上闫妮的这种,大家都看过《武林外传》,闫妮在里面有非常出色的表演。那么我经常说,沈阳和闫妮这种一冷一热的喜剧配合一定会给全国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再加上红雷这种,他在《潜伏》中非常老道的演技。这次红雷在这部影片中是男一号。而且是零度表演。 曹:一直以来,红雷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可是有的时候我是觉得,他是一个气场很足的演员。但是在有一些戏中是会用力有一些非常对)那这次导演有没有把他收一点。 张:这可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得很对。就是红雷有的时候在个别影片中,确实有的时候劲使得有点过。那么这次拍摄之前艺谋也对红雷进行过点拨。我觉得红雷这个人就是因为他第一次上大银幕就是我投资的《我的父亲母亲》 曹:您还记得当时他是什么样的(我很了解) 张:他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很原生态的表演。艺谋跟他说,你对他的要求就是,你不能让那些业余演员看出你是专业的。所以那部影片他完成得很出色。我觉得这部影片对艺谋来说是一次前所末有的大胆的尝试。就在孙红雷这个男一号角色中进行的零度表演的尝试。那我觉得红雷完成得非常出色。我前两天还在夸他,你这个不错,靠谱。因为好莱坞买我们片子的时候,好莱坞。所以好莱坞那个索尼经典的发行总监他对红雷的这个表演非常认可。而且说非常像《老无所依》的男主角。所以我说我那天见到红雷说我祝贺你。艺谋的这次大胆的尝试,起码我们现在得到了好莱坞的认可。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曹:其实这么多年,我认识你我一直觉得你对整个市场,对演员的考量有非常独特的眼光。像周杰伦当年大家都没有想到他能演戏。而且他的第一场戏和巩俐几乎没有见过。就能演得如此惟妙惟肖。而今天似乎电影变成他的一个主线。所以从你的眼光看,这次红雷,闫妮,和小沈阳,通过这个片子他们未来的商业价值会不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您是怎么预计 张:我觉得通过这部影片,将来影片上映以后,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我觉得对红雷,闫妮,包括沈阳都是一次非常能提升自己在国际国内外影坛上的,不光是知名度,还有这个演员在演技份量上的被市场和同行的认可上。我觉得他们都迈出了非常可喜的一步。我觉得红雷的这种零度表演,和闫妮的这次这种,我觉得她完全不是《武林外传》那种感觉了。就像我们这部片子开机之前,艺谋跟闫妮要求过,就说你在《三枪》中的老板娘已经不是绝对不是《武林外传》的佟掌柜。就你一定要有质的飞跃。其实艺谋对闫妮是这样的要求。那么这次我觉得闫妮非常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真的闫妮是我投资了艺谋这么多部片子。在所有的女演员中,闫妮这次的表演真的让我感觉到非常惊讶,非常出色。如果以前我们对小沈阳的定位就是春晚上不差钱的那种形象。我觉得这次国内外的观众,尤其是国内的观众,因为国外的观众现在还不了解小沈阳。但是国内的观众,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小沈阳。就是性格懦弱,但内心非常敢担当的男人。 曹:小沈阳是不是也是在《不差钱》这个小品当中当时给你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张:当时我在东京,后来有在东京给高仓健过生日。艺谋正好从北京去东京跟我回合。我在东京我在电脑上看那个《不差钱》我发现小沈阳在表演上很有天分。这是第一,第二,我觉得他很有观众缘。第三我觉得如果把小沈阳结合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就会起到当年《黄金甲》周杰伦加入我们这个《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中那个作用。因为你一定要给观众带来期待。那么对观众的期待就是什么呢。就是孙红雷、小沈阳、闫妮三个人加入张艺谋影片中,这种那观众看似很不搭界的事。这种期待一定就是市场巨大的反响。所以我觉得我看完那个小沈阳《不差钱》以后我就跟张艺谋建议要用小沈阳。当时,艺谋一听根本就不,所以后来艺谋就跟我说这个我们是科恩的兄弟买的惊悚和悬疑啊。惊悚和悬疑里边没有喜剧元素啊。惊悚悬疑你把观众弄得一惊一乍的一身冷汗得从电影院里出来了。如果叫我我也不会特别开心。那么你为什么不考虑在观众紧张,这个极度紧张的惊悚的情况下你给观众一点喜剧呢。让观众放松一下呢,让观众享受一下呢。何况我们影片这次是贺岁档。 曹:这个您从《英雄》开始啊《十面埋伏》《黄金甲》一直在电影界是以大手笔出名。所以这次《三枪》的投资,大家也觉得很好奇。有的观众或者媒体认为您这次是想以小博大,因为你的愿望是四亿票房。 张:当初呢,《英雄》当年开创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时代。因为那部影片我们加入了所谓的三大元素。第一大明星,第二大阵容,第三大场面。这三大造成了中国电影第一部中国商业大片在本土抗衡好莱坞或者抗击好莱坞的第一个成功的范例。所以我觉得中国电影要在家门口抗击好莱坞,首先要有中国文化,要有中国精神,所以《英雄》那部影片我们体现了这两个元素。那么《英雄》之后其实让国内的商家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商机。所以后来到今天,《英雄》之后2002年之后,中国电影的影城雨后春笋,而且今天我们影城建立得一点不比洛杉矶差。一点不比美国差。(这个数字从过去的一千到四千多)对对,从过去的不到一千现在是四千多。所以今天我们要,在中国电影市场繁荣这个大背景下,其实我们应该有,作为中国电影人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因为我们电影的质量还不够高。这两年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并不被看好。我们的很多商业大片,很多武侠大片在国际市场上无人问津。(在被退货)甚至还在被退货,真正观众对武侠大片是不是已经看腻了,是不是已经看够了,是不是已经看怨了,我觉得已经看厌了,我觉得这种作为制片人应该心里有个数。我觉得该换菜的时候就一定要换菜。这个对于制片人来说压力非常大。你不能说粤菜赚钱,就天天做,真个一条街都做的全是粤菜,那肯定就没人吃。所以你必须要有川菜。你要有鲁菜,你要有上海菜。这个是缺一不可的。你就比如上海菜。它虽然没有粤菜那么贵,但它非常受欢迎。它很物美价廉。所以这次其实做《三枪》我们也是一个,如果要说按菜系的话,我们想做一次上海菜。上海菜的尝试,他价格不是很斩人,但是呢它很可口。 曹:所以上海观众应该踊跃看,(对)张艺谋给我们端一个上海菜。 张:所以呢,这个它其实这种味道也有,是把,但是投资上,他降低了,我们《英雄》我们《黄金甲》投了三个多亿。那么这个片子我们投了一个亿。(其实也挺大)你说一个亿要说小片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对中国电影人来说一个亿不是个小数字这个力量百分之八十多的资金,关键用在电影制作上。(这个风险就非常高)对,这样你降低了投资,保证了电影的质量。其实坦率地说所谓降低投资就是从演员片酬上。 曹:另外我还想问你个问题。就是说您跟艺谋导演的合作非常有意思,可能全世界没有一个电影公司是像你们这样的。只跟一个导演合作。也很少像导演这样的,跟一个公司合作。这个非常奇特的商业模式。您是怎么看待张艺谋这个品牌效应的。 张:其实当初我投资艺谋电影的时候,是在艺谋电影最低谷的时候,那么那个时候作为朋友没有想那么多。觉得就想帮一帮支持他,艺谋在我投资他影片之前。张艺谋电影没有品牌。他打造的是演员品牌。包括那个时候中国整个电影市场都是这样。 曹:而且那个时候《摇啊摇》其实对他来说并不算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张:对,那部片子并不成功。投资艺谋电影以后我就觉得应该打造张艺谋的品牌。因为导演是电影的灵魂。我就跟艺谋说从今以后我们打造的电影,我们用谁谁就是大腕。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国际影星。只要在你张艺谋的影片中,我们用谁谁就是大腕。谁就是国际影星。 曹:你投第一部《有话好好说》亏了多少钱? 张:第一步《有话好好说》亏了一千多万。(着急吗)我着急啊,因为毕竟当时我投了多少我是停了,当时我之前做了房产嘛。我停了当时两个项目,因为你投电影一定要用现金。那电影一定是真金白银的,不可赊账的。就像演员的片酬,你不把那个他在演出之前你要把他的片酬打到他账号上,他才来报到。这也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所以你一定要真金白银包括你用的那些拍摄的器材,全部都要现金结帐。所以呢其实电影你看着好像看不到大钱都花到哪,其实这个钱花得像流水一样。 曹:你还记得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跟张艺谋导演认识? 张:当时就是《有话好好说》嘛,后来这个艺谋影片中的女演员的调整。那么之前艺谋的坦率得说艺谋的电影品牌在国内是没有影响力的。因为中国观众并不关注导演,这个市场不认可导演。不认可电影导演。那个时候他跟巩俐的分手,造成艺谋影片中女主角的流失。那么艺谋本身又没有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树立像今天这样的强大影响力的导演品牌。这个事我跟艺谋也说过,我说你看你忙活半天溜达出现人家都不认识你,全认识她。因为他们经常一块溜达,我说全认识她,不认识你的干嘛的,他很有感触。他没有今天走哪不认识张艺谋那张兵马俑的脸的。自从我跟艺谋合作以后,其实我是有意识要把他走到台前来。你要打造导演品牌必须走到台前。所以那个时候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我投了《有话好好说》。临时艺谋这遇到这种投资危机了。因为以前艺谋他很忙,我们俩经常一个多月一两个月见一次面。那段时间一个星期见一次吧。我说你最近够闲的啊,我说怎么不拍电影了。他说最近准备了一电影但是现在投资没落实呢。所以呢就有点。所以我们哥俩老坐一块聊天,吃饭。过段时间又找我了,我说你资金落实了吗?他说没落实呢。我说那实在没落实我投吧。其实就这样。又过了一星期,艺谋同志没听说,一般导演一听我投那终于资金有着落了肯定很兴奋。那肯定就改追着我了,艺谋没有,艺谋当时说行,那你再考虑考虑。说这个电影可风险大。这个一脚踩空可就没了,这不像房地产你还能捞块地。这一脚踩空你就捞进几卷拷贝。艺谋和我说得很实在。我特别信奉言必行行必果。所以艺谋也知道我这个性格。他就当时就没再接在我这个话上。可过了一星期又问我说你那电影的事还投吗?我说投啊,你要找到投资了我就不投了,你要没找到投资我就投,他说你要投的话下个星期一把那个资金打到具体账号上。我说没问题。后来这个星期一,就直接把那个我让艺谋提供的具体账号直接把钱给打过去。那么影片就启动了,就这么拍了。 曹:其实这个《有话好好说》之后其实几部片子还都是文艺片。《一个都不能少啊》《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但是《一个都不能少》让艺谋导演第二次夺得金狮奖。那从商业上能不能打平了。 张:其实后来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包括《一个都不能少》在海外。因为艺谋有一个优势,他的影片在海外市场还是不错的。包括《有话好好说》当时《有话好好说》海外市场找我,芭芭拉当时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亚洲总裁芭芭拉,包括江志强,包括台湾的那个投资人现在还是我那搭档。他们两人都找我买《有话好好说》那海外版权。但是我那个人呢,第一不专业,第二我这人挺认哥们的当时董平同志一天到晚的请我吃饭追着我。但是董平在国外他买完之后,他没有国外的发行网络。他想得挺好,他拿回来他忙别的把这给忘了。这电影一定要,跟吃饭一样啊,这菜上来得趁热吃,饭凉了就成剩菜了,没人要了。他老人家一放给我放了好几个月。我跟他签了合同,我那天看了下合同,包括期间我都没催过他,他要是合同违约以后超期了,我还给他发过律师函,我都没催过他。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没什么说的。但是董平他倒是有一点好态度好,伟哥你再容容我再容容我。我这一容就容了他三个月,又没信了。后来我说那就只能,我也不能以大欺小揍他一顿。所以我想那得了就只能法院,那把这事了了就完了。后来我一听说,法院一了,我跟董平一打这官司呢,我听说这个媒体肯定就要爆吵了,爆吵这个是张艺谋第一部影片,打造个人品牌的。因为之前用的都是演员,这次是导演。那么我一想对啊,我一想只要媒体这样一爆吵哦,这我本来是想帮艺谋的忙,这帮倒忙了嘛。后来我就找董平我就把合同给要回来了,我这个官司不和你打了。我说你就回家偷蒙着被子偷乐吧。我说董平你记住了你欠我一大人情。所以董平他到了今天他也承认他欠我一大人情。 曹:那其实张艺谋导演跟您合作以后就树立了自己导演的品牌。那对女演员的选择,他有多重的考虑。可是我觉得那个时候我觉得你们俩都挺大胆。几乎都是用的新人。甚至是业余演员魏敏芝,(对)那章子怡《我的父亲母亲》也是刚刚开始,通过这部片子慢慢地漂红,当时你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一个决策。 张:这个很简单了,就是我跟就是还是我刚出跟艺谋说的那句话,就是从今以后在我们影片中用谁谁就是大腕。你想电影的灵魂是导演。那么打造导演的品牌对导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我的父亲母亲》到《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开始把目光注意到新人上。开始不选择大明星了。包括当时章子怡,我记得那时候艺谋带着章子怡来见我的时候,她当年19岁。我当时还问艺谋,我说这丫头行吗?我当这章子怡面问的艺谋,艺谋说她行,我就问章子怡你拍过什么片子吗?章子怡当时见着我还紧张了。肯定紧张啊(她现在见着你)她现在见着我还紧张。我说你拍过点什么,她说我没拍过。拍过一广告,说那个京九的广告,我跟艺谋说这回彻底打造你品牌了啊,拍一广告的就整来拍电影来了啊。所以后来章子怡发现她拍《我的父亲母亲》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在影片中那种淳朴那种质朴,就包括她站在那个栅栏门口,等的那个镜头。那个被高仓健说是世纪经典。所以后来我们从用章子怡到用魏敏芝,当初我们用魏敏芝的时候她电视都没看过,一点都不夸张电视都没看过。我问过她,开机的时候我带着姜文他们李雪健他们一大帮子去捧场。魏敏芝坐我边上,我还问艺谋我说这个,我一看脏兮兮的,破衣邋遢的衣服。我说你这个,因为他那村里老远一看看不天线嘛你想,没什么电视,全是那小扒拉房。没高楼大厦,一点不挡视力,一看一片房子。这上面没天线怎么可能有电视呢。然后我就问她,我说你这看过电视吗?看过电影吗?她说没看过。看过电视吗?没看过,我说你这倒好,两没看。魏敏芝坐边上,那个谁艺谋还说,就要挑这种什么都没看过的。当时《一个都不能少》让张艺谋第二次在威尼斯拿到金狮奖。因为我在现场嘛,所有的评委都被感动了。我觉得他被感动了除了张艺谋这种大师级的拍摄手法以外我觉得还有更重要以外就是魏敏芝质朴的表演。艺谋等于把一个完全一个没看过电影没看过电视的,把她整个那种特真实质朴那一面发挥出来了。所以它才能感动这些评委。曹:我一直像请教其实你跟张导合作《英雄》就已经是树立了一点典范,是中国电影的特别重要的转折点。为什么在《英雄》之后有拍了一个跟《英雄》有点类似题材的《十面埋伏》 张:这个其实当时也是一个不得以为之的做法。艺谋不想闲着他这个人闲不住。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剧本了。我们当时在《十面埋伏》和《英雄》两个剧本中进行了选择。所以选择了《英雄》拍完《英雄》以后觉得这个《英雄》这个市场不错。观众也很认可,而且一下把在本土第一次,中国电影在本土第一次把好莱坞打败了。确实让艺谋很兴奋。但马上再找一个艺谋能满意的,最主要艺谋能满意的剧本,没有。正好这个《十面埋伏》的剧本在那笔划着呢,也弄了这么长时间了,结果就。那个《十面埋伏》这部影片拍的是确实是不得以而为之的。 曹:后来拍这个《千里走单骑》属于一种策略上的调整,还真是你跟导演都圆一个梦,因为可能我们这一代人对高仓健有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一种崇敬。 张:是,拍《千里走单骑》完全是向高仓健同志致敬。因为高仓健对我和艺谋来说简直就是一神,不管是他的做人还是他的演技。我非常敬重高仓健,觉得他的做人让我看到了人的真诚的一面。有情有义的那一面。他的演技让我看到了在《千里走单骑》里面其实他也很少的台词,几乎是零度表演。后来接触到高仓健,跟高仓健有幸在拍《千里走单骑》的时候结为等于是忘年之交吧。后来我跟老高,高仓健跟我叫伟哥,我说那是个壮阳的药。所以大家就已经完全是忘年之交了。就没得说了啊。 曹:当时你们怎么打动他,因为我知道我的弟子在中井归一中国拍戏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他其实是对中国电影的制作是存有疑议的。 张:对,因为高仓健他其实,说服高仓健其实挺难的但是因为当时他没跟张艺谋合作过,他对中国电影市场也不甚了解。他不是特别的期待跟我们中国国内的导演合作。后来我们其实很执着。因为张艺谋同志为圆和高仓健合作的这么一个梦。专门为高仓健量身打造的《千里走单骑》,而且高仓健同志中文和我英文差不多。所以这种磨合起来难度非常之大。但是张艺谋很执着,我觉得张艺谋同志就这点也很可爱。 曹:所以从那个时候拍片一直到现在你们其实保持这一种相当好的 张:非常好,其实从拍完《千里走单骑》之后,我们就和高仓健,每年高仓健的生日我和艺谋一定亲自飞到东京给他过生日。我觉得老高同志也确实是一个生活上和有性格的,确实是一男子汉。 曹:你跟艺谋导演合作那么多年,在您的眼中张艺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说说大家所看不到的张艺谋的另一面? 张:其实在媒体面前,在公众面前,艺谋的那种,他的那种不拘于言笑,那种严肃和那种认真和那种让人感觉有点一根筋,还有那张兵马俑的脸,都让大家想到了严肃,其实生活中他很放松,其实他可爱起来有点像个孩子,我觉得艺谋就是这样,这次在《三枪》里面你会看到张艺谋的那种幽默,那种放松包括自己亲自上去唱那个rap 曹:我听说艺谋导演其实也是一个很重情谊的一个人(对)听说有一个小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事儿,据说你们是不是在东京你看中一件皮衣,很贵,可是他听说了,他立马给你买过来了 张:那天参加节目,我跟艺谋一块去,我当时在那个丽木奴呢,一家意大利名牌服装店,我进去就看上,但是当时我就穿着一件西装,很冷,东京一下子变天了,下雨,阴冷阴冷的那种,我就进去,我就想买一件皮衣,正好呢在那店里面看上件皮衣,我当时看的皮衣,我一下子一看我就这挺打眼,上去一试呢还比较合适,但当时我的心里价位,因为你买东西你一定要有个心理价位,这跟钱多少没有关系,我一问那价钱,七万多,七万五好像那件皮夹克,我就觉得这个超出心里价位比较多了,当时犹豫了一下就没有买,从那店出来了,艺谋在边上,我们两个人逛商店这么多年,十几年将近20年,他看着我喜欢那件衣服,但是他知道我觉得那件衣服比较不值,因为他后来问了我一句,你怎么不买啊,我说这价格跟这件衣服就有点离谱了,我看我那个酒店房间里面挂着那件衣服,当时我很感动,我觉得不是一件衣服也不是钱,我觉得他从心里边,然后我第二天早上我问艺谋你说你这个,谁让你给我买的?他说你轻易看不上一件衣服,而且你穿的这件西装,两天就给你弄感冒,其实他买这件衣服就是为了我在东京能够御寒。咱不是说穿着走秀。 曹:导演其实工作一直都排得满满当当的,可是他也是孤身一人,也没人照顾,是不是你平时还要充当这样一个角色,把他生活给照顾好? 张:因为我从前认识艺谋,90年春节,90年春节到现在,他一个人在北京,那么确实什么感冒发烧头疼这些事儿都避免不,了,包括任何生活上他遇到的困难,他肯定第一个打电话给我,因为他爸爸张孝友,每年来几次北京,肯定每次来北京一定要到家里来,说感谢我,说我们家谋谋就交给你了,交给你我就放心了, 曹:张艺谋导演在公众的眼光当中一直是显得非常的坚毅,那你跟他二十年的好友,是不是觉得有的时候也会,你刚才说他有时候像个孩子,有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软弱,脆弱的时候? 张:我们在拍《我的父亲母亲》,他父亲病重,但是他离不开,我去的时候看他很难过,我能感觉到他那种沉重,那种身不由己,我很少看到张艺谋落泪,但是我觉得那一次我看到他落泪了,艺谋是一个非常确实性格非常坚毅的人。而且属于那种典型的工作狂,你比如说奥运会,奥运会这两年多我非常清楚,我就经常问艺谋身边那些工作人员,包括罗莎莎啊,拍纪录片的那个,他说导演昨天几点回来的,几点走的,他每天导这个奥运会开幕仪式的时候每天五点多种从鸟巢离开,然后七点多又去,因为我们的奥组委的官员们上班了,他们不是八点上班嘛,他也翻回来开会。每天睡两个多小时,两年多每天睡两个多小时,所以我跟艺谋在一块我很少看到他打哈欠,就这么多年我没见过他那种没精打采。打哈欠也没有,这哥们就铁打的,确实是铁打的,(兵马俑)对确实是兵马俑,这回体会特别深。 曹:那你们俩合作有没有也会发生一些观念不一样,会有争执的时候 张:有的时候会有,我这人属于性格及其外向,??波澜壮阔那种,张艺谋同志属于心里波澜壮阔,我们俩正相反嘛,为什么我们俩能配合默契,就是我属于进攻型,他属于防守型,但是没有防守也不行,这门没人看了, 曹:伟平大哥,我对您个人的经历非常感兴趣,我知道你过去做过药剂师,不会英文,但是在西门子工作的也很成功,后来又做房地产,你觉得自己成功的原因在什么地方? 张:我觉得还是应该做人吧,我别的不敢说我觉得我这么多年,不了解我的人都说,可能会认为我这人就属于那种性格暴躁,或者属于直来直去那种,一点不拐弯的那种,对了解我的同事,对一块儿共事的同事,我是真诚的就是从来不跟,尤其利益上不跟大家计较,觉得咱们属于心眼好,但是脾气暴躁。 ▲ 曹:那艺谋导演在做奥运会的这三年,基本上你就消停了,(对,基本上就谢了)但是我觉得这三年你状态很好,人也瘦了(奥运会之前咱俩吃饭)人都瘦了(那个时候我是两百零五斤,现在是一百六十五,我减了四十斤)那段时间你公司里那么多职员真是只发工资 张:▲我当时就是这两年多接近三年我说我不干别的,就是要把体重减下来,▲电影的任何事儿我就都不沾了,所以就是锻炼 曹:所以你们俩这合作真是很有意思,你想这个三年当中,中国电影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公司急着要做大急着要上市,可是你还是维持原来的合作方式,有没有想过把自己公司做大? 张:我觉得人跟人想法不一样,如果我要想把它做大的话,我想你肯定不怀疑我机会很多,何况张艺谋是我们公司的艺术总监,我就张艺谋着一块牌子,我就不让被人用,我自个儿用就完了,是吧?当初打这块牌子的时候是咱哥俩儿齐心协力的,所以其实你看到张艺谋,其实后来张艺谋,包括我们看到的印象系列,旅游系列,▲他发展到项目上,最后张艺谋《英雄》成功后,《英雄》影片成功后先出现了大红灯笼,最后这个《大红灯笼》全世界,全世界演,这其实准确来讲就是张艺谋电影的后产品,一个电影的成功嫁接在张艺谋上面了,▲接着就是印象系列,接着就是《图兰朵》,准确来讲都是张艺谋电影后产品的开发,▲ 曹:好的,谢谢伟哥,谢谢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