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艺谋:电影好不好,票房才是可靠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4日09:48  新闻晨报
张艺谋:电影好不好,票房才是可靠标准!

张艺谋

  晨报记者 彭 骥

  因为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三年没拍电影。 《三枪拍案惊奇》一出手,首度从“张艺谋档”改攻“贺岁档”,受到的期待有多少,似乎面临的失望就有多少。

  有过《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被骂”经历,任何批评对张艺谋来说都不是新鲜事。日前,张艺谋在北京接受晨报记者独家专访,固执地把“喜剧”说成是“喜闹剧”。他不仅对《三枪》有着足够自信,还借此回应了此前对他的各种质疑,称“骂的人各有各的心态”,并表示在现阶段“票房才是检验好电影的可靠标准”。

  问题是,票房真的是检验一部电影是好是坏的可靠标准吗?

  《三枪拍案惊奇》

  “这种混搭,可能年轻人更喜欢”

  记者:用小沈阳张伟平的意思,你先反对,一个星期后才同意。

  张艺谋:我最初是想尝试下《血迷宫》的风格,我当然知道制片人的用意,希望有流行元素和票房保证。但当时买《血迷宫》,就是想做一个类似的悬疑片,所以我觉得用小沈阳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记者:如果没有“本山班底”,《三枪》会是怎样?

  张艺谋:如果没有小沈阳,就没有喜闹剧的因素,换另外一组演员,完全有可能拍成一部很正式的悬疑片,也许那个类型可能会偏向一点文艺腔。

  记者:你更喜欢自己最初的想法还是现在的成品?

  张艺谋:我倒喜欢现在这种混搭,我觉得这种混搭是有意思的,可能年轻人更喜欢这个。我自己看这种混搭,就像我们的服装一样,我们的服装应该说它的色彩也是亮丽混搭,所以也是走这种混搭的路线。改编方面,我完全根据戏曲上的《三岔口》重新定位这个‘阴差阳错’,然后把《血迷宫》里稍微开放的环境浓缩到一个深山荒野里的面馆中,让它有种寓言感。

  我倒觉得现在的这种多元化,观众接受的宽泛度很大,电影也本来就是要百变的,本来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所以,可以拿掉这些演员,换一些正经的演员,板着脸来演,做一个传统意思上的惊悚片,但现在这个也没问题。

  我总在想,科恩兄弟喜欢我怎么改编。两类的话你要让我来选,我还是喜欢现在这一类。因为这一类对我来说挑战更大,喜闹,它从喜闹转入惊悚、悬疑,还没有丢喜闹的成分,还没有丢掉荒诞感,其实我觉得难度更大,那我当然喜欢这个。

  喜闹剧

  “笑比哭难,像入了地狱”

  记者:喜剧部分如何?算你心目中的好喜剧吗?

  张艺谋:拍过才知道,喜剧真是难拍,我对赵本山春晚小品有多难有了更多理解。我觉得做独立性的艺术电影,没这个复杂。拍艺术片,我要拿大奖,你爱懂不懂,反正我思考的问题非常深刻。万一不幸中一大奖,还把你的嘴堵上。但是,当我们想取悦观众时,基本上离庸俗就是半步之遥。不同的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层,“笑”比“哭”更众口难调。所以当决定要拍喜剧时,我已经入了地狱了,已经知道有1/3的笑点可能是要起鸡皮疙瘩的。《三枪》这次做的喜闹剧,真的挺闹,有些处理在周星驰那儿还没算闹呢,在我来说已经很无厘头了,比如说一开场就放枪放炮的。基本上《三枪》已经接近我的底线了。我自己也是传统教育下出来的人,挺文以载道的,做不来周星驰那种无厘头。我认为,喜闹剧和庸俗中间只隔了薄薄一层纸。好的喜闹剧应该是分寸掌握得最好的,透着智慧,让人哈哈大笑之后还觉得有味道。但是,这真的很难。打个比方说,拍喜闹剧就好比养一群马,你全是按养上等马的标准来养,但马长大后却天然地分成上中下三等。作为导演,谁不想把笑点都搞高级了?但一部电影笑点有二三十个,还是分了等级的。我还是认为,《三枪》所有笑点都具备了上中下这三种特质,虽然我们努力朝高雅发展,但摆开阵势做喜闹剧,没有一点庸俗的东西不太可能。

  口碑

  “骂的人各有各的心态”

  记者:你觉得这次的尝试成功吗?

  张艺谋:我不敢说我把这部电影把握得多么完美,但是至少是一种尝试。而且观众只要以平常心来看待的话,我觉得影片的感觉还是像模像样的。

  记者:看片后,好像失望的人还挺多的。

  张艺谋:我始终觉得,电影是个年轻化的艺术。我们找过一堆80后、90后的年轻人看片,反响很不错,这我就有信心了。说对我失望,我看那只能代表一些个人看法。谁能真正代表观众?这还真没一个信得过的标准。我也不大爱人云亦云。能走到现在,那是因为我自己不管大家说什么。《英雄》刚拍完,板砖满天飞的时候,我要是在意大家说什么,我就收山了,可我又回去拍了《千里走单骑》,对不对?这实际上就是,至今对我的影片的讨论仍旧停在某种题材上决定的,其实不应该分类型的,你看国外,他们笼统为电影,会谈这个电影好那个电影坏,不会认为这个导演突然拍了这个类型,就怎么怎么,要讨论这个问题,这不对。

  我拍《三枪》不为名利,但不能说不求名利,就永远在自说自话。我认为我愿意尝试各种类型,特别在现在这个新的时期,我必须两种类型都尝试,文艺类型和商业类型,两手抓你才能走到底,这就是今天我对导演这个职业的看法。那么我自己也愿意去这样锻炼,因为从电影产业的角度来说,还是需要优秀的市场类电影的,现在离这个优秀还差得很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我们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大家普遍关心的知识分子话题来说,那也需要优秀的文艺片。冲突就是这样,这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倒认为我们的评论界、我们的记者老爱在这个事情上纠缠两个观念,其实大可不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常常会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传统思维,我们才会觉得,尤其像我这样的导演,一触及市场类型的电影,首先换来的是一堆板砖,然后就是一堆质问,包括是不是堕落这样的问题,情况不是这样。

  记者:你还是自信观众喜欢《三枪》?

  张艺谋:骂的人各有各的心态,永远是一小部分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表达。到底观众喜欢不喜欢,原则上我们没有一个全国的、统一的、科学的抽查标准和判断标准。坦率地说,你只能看票房,它代表着进电影院的观众数。我们可以这么讲,现在的电影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个亿基本上可以靠品牌、宣传,包括演员的名声。从第二个亿、第三个亿开始,我相信观众有自己的鉴赏,年轻人喜欢不喜欢,别人说是没用的。但我听说票房也是不可靠的,这当然也不是惟一标准。那你给我找一个可靠的标准?我们就暂且拿这个做标准。票房高,至少它吸引了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了解它,那它就是成功的。我希望《三枪》票房数字高,进电影院的人多,那大概两三周以后就可以说“观众应该喜欢”了,现在还不知道,刚开始。

  《金陵十三钗》

  “用游泳去练滑冰肯定是两回事”

  记者:出导演自选集的话,你会怎么处理《三枪》?

  张艺谋:现在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原则上我自己的电影大致可以分两类,《英雄》前大体都是按文艺片类型拍的,基本上创造思想是文艺片;《英雄》之后是按市场类型拍的,所以只能是说两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这样分的话,《三枪》在市场类的电影当中,《活着》在文艺类的电影当中。

  记者:有种说法,觉得《三枪》只是小品,为接下来的《金陵十三钗》练兵。

  张艺谋:不会用《三枪》去练《金陵十三钗》,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练不到一块去。用不着用这个类型去练那个类型,你用游泳去练滑冰肯定是两回事,所以我觉得只是一个选择,在《金陵十三钗》还没筹备好的时候去拍另一部电影,目标是贺岁档。下一部片子《金陵十三钗》,我一直在筹备选外景和演员,考虑用一些海外演员,但也只是部分讲英文。导演用母语创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像李安这样的,在全世界都算是异数,这哥们两头都能打响,太难了!

  中国电影

  “大好河山稍有不慎可能全盘皆输”

  记者:现在对于中国电影,有说法称是“从大国走向强国”?

  张艺谋:谁说从大国走向强国,我觉得可能太乐观了。中国电影还是在发展中,即便我们的银幕数量在增加,对票房的预测也很乐观,也许十年以后我们会卖到两亿美金,但这只是在数字上做乐观展望,实际上还是漫长而遥远。这条路上有体制原因,有创作队伍自身障碍,实际上大好河山稍有不慎是有忧患的,都有可能全盘皆输。因为今天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就是领导市场,你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关于电影的话题一定有一条就是如何保护本民族电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还不能盲目乐观,这就是我今天特别要说的,我们要有年轻一代的优秀的商业导演团队,有这个集体我们才可能有这个电影工业的创作历程。

  记者:创作队伍本身问题有哪些?

  张艺谋:创作队伍的问题很大,人才还是最主要的,实际上要培养,要学习,要成长,这个永远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们年轻一代,我觉得只是我最乐观的,其实是中国的年轻观众对国产电影的兴趣不减、话题不减,这个很棒。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国产电影的票房打败好莱坞,这很不简单,这个是最重要的。

  记者:怎样看待中国的电影导演,现在是你、陈凯歌冯小刚“三大导演”的说法?

  张艺谋:“三大导演”?这我不便发表意见。所有导演的作品我都关注过,尤其是《画皮》,我更常常关注一些年轻导演,比如说宁浩;后来我看还《风声》,我觉得不错。我觉得这些导演都很有潜力。

  记者:有没有想过做扶植新人的“新导演计划”之类?

  张艺谋:我做不了那样的事情,我能管好我自己的事就不错了。合作?每个年轻导演都有很多计划,让人家跟你两三年,给你做嫁衣裳,我开不了这个口。

  记者:陈可辛有个观点,认为中国内地“名导效应”不健康。

  张艺谋:我觉得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市场,它确实跟全世界都不太一样:看重导演!这应该是中国导演们的福音吧。这挺健康的啊,因为电影第一作者是导演。当然,好莱坞明星制,认演员。其实哪一种认可或者观影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在中国还很独特,认导演的牌子胜过认演员,这是很少见的。这种现象不知道会持续多长时间,总之是长期的一个积累,到现在还是认这个,一定有它的道理。

  [记者手记]

  一个天生不喜剧的人

  □彭 骥

  《三枪》首映当晚23点,北京,某影院旁边的五星级酒店。

  记者见到张艺谋时,他正端坐在贵宾房的沙发上,双手摊开,左手握着矿泉水不时往嘴里倒。上一个采访还没结束,下一个采访已经在等候,一直排到凌晨一点。工作人员心疼地一再交待注意时间,张艺谋喝口水,大义凛然的样子:“没关系,来吧! ”他就像个古代剑客,全国各地服气、不服气的慕名前来,车轱辘战,他坦然“应战”,还主动出击各处“踢馆”,只靠那瓶水补充能量。年近六十花甲,还是那么精力旺盛。张伟平曾说起拍《有话好好说》时的张艺谋,房间里满是稿纸,屋角叠一堆方便面,一个礼拜不出门。重提旧事,张艺谋笑笑,用了句前阵子网络流行语回应:“那只是个传说。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记者多少有些意外。张艺谋又笑,继续说:“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要是早点出来也能放进《三枪》里头。 ”

  问他,如何评价自己?他称自己是一个勤奋认真的人、一个天生不喜剧的人、一个看轻自己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勤奋,是因为“做一件事,我会用最大的热情和认真态度去做”;天生不喜剧,“是因为没法做到像周星驰那样完全无厘头,《三枪》已经算是我的底线了”;看轻自己,因为“我从来不骄傲,把自己看得轻一点,不要当回事,才可以面对别人批评的防御、免疫力。但凡我稍微把自己看得严肃认真点,也就不会有 《三枪》,‘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陕西这两句俗语,就是告诉你,一切会照旧,没有你、有你,还是这个样”;觉得幸运,“是时代给了我许多机会和可能,包括执导奥运会开幕式。多了机会就多了自信,多了自信又比同代人多份机会,就像滚雪球一样累积。我对同行都表示了最大的尊重,我没有在任何媒体上指名道姓地抨击过任何一个同行,相反的,我可能还常常被别人拿来说。 ”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