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片大卖,吴君如陈可辛将再度蜜月 |
18日,《十月围城》将在全国首映,主创也将于19日来蓉宣传。在媒体看片会上,《十月围城》成为今年唯一一部得到所有人交口称赞的影片。陈可辛,最后一个进军内地的香港大导演,现在却成了第一个把工作室设在北京的人。来到内地发展后,陈可辛接连拍出了《如果爱》和《投名状》等卖座片。现在他监制的《十月围城》在上映前就已得到了圈内人和媒体的肯定。近日,记者对陈可辛进行了专访。
监制陈可辛:《十月围城》我心里有底
仅2009年12月,有四部大片接连上映,来年1月,好莱坞的《阿凡达》也将登陆。如何在这个拥挤的贺岁档杀出重围?陈可辛说他并不紧张,“因为自己这次功课做得好,心里是有底的。”
问:《十月围城》为何会投入巨资建一个景?
陈可辛:其实是没法不建的,全中国所有的影视基地都没有一个100年前的老香港。如果拍电影连这样的认真都没有,就不要拍了。景的投资占全片投资的1/3。
问:这么多明星来演,会不会花了很多钱?
陈可辛:请明星大概占投资1/4到1/5,花在明星身上的钱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问:片尾打出“陈可辛制造”是什么意思?
陈可辛:大家都很明白监制的权力跟责任,这是很专业的一个岗位。但在内地挂名不干活的监制太多了,这使电影显得极度不健康不专业。挂了名应该是对电影有艺术贡献的人,所以站在这个立场上,我才要必须想一个名,讲清楚什么叫“监制”,所以就出了“陈可辛制造”。
商人陈可辛:书生和商人并没有矛盾
问:之前大家对您的印象是一个书生型的导演,现在作为监制,是不是要用商人的方式来思考了?
陈可辛:我觉得书生和商人是没有矛盾的。电影本身就是一个
生意。我看过很多文艺片的导演,他只关心怎么去找资金。他的方法就是找一些基本上不懂电影的老板,其实是去骗他们的钱。因为你的电影本身的回报率可能很低,所以你要把你的艺术诉求到大银幕上,所以你就必须找个冤大头来付账。那样的方法,难道是书生行为吗?
问:自己的公司会拍什么样的电影?
陈可辛:我从来都是拍商业电影,电影都是几百万几千万上亿拍,怎么可能不是商业行为呢?只有好的商业电影和坏的商业电影,没有‘商业电影是坏的,文艺电影是好的’——那是胡扯。
陈可辛算了一笔账:距离下一个强劲对手《阿凡达》上映,还有14天。“这14天,韩三平董事长跟我说,内地平均一天是三千五到四千万的票房,14天就是五个多亿。有的院线说会拿70%的厅给我,我不一定全占满,占一半的话,我们能占两个多亿票房。”当一串串数字从陈可辛嘴里涌出,外表儒雅的他像个商人。
导演陈可辛:现在的我应该是“愤怒中年”
问:对您来说最关键的电影是哪几部?
陈可辛:《投名状》是我最有成
就感的;能拍出《甜蜜蜜》也不是完全在骗人,我年轻的时候,还是比较相信一些比较糖衣的东西。而满足感最大的,应该是《如果爱》,讲述了我个人对爱情的看法。
问:能坚持拍电影的,要么是“文艺青年”,要么是“愤怒青年”,您是哪种?
陈可辛:以前我应该算是“文艺青年”,现在是“愤怒中年”,但我愤怒的是我觉得很多人都太虚伪了。
在陈可辛的眼中,最文艺的是哪一部片?是《投名状》。因为它的价值观是最跟观众的意愿相反的。”那最商业的片子呢?他说是《甜蜜蜜》,因为《甜蜜蜜》是好人好事,粉刷太平,是披着糖衣的。
男人陈可辛:支持女儿入行但不做演员
问:您和吴君如现在都这么忙,女儿怎么办?
陈可辛:其实君如是一个很顾家的妈妈,我还是很放心的。她尽量抽时间陪小孩,今年她的戏比较多,拍完这部她应该会停一阵。她不在家的时候,会思念女儿思念到睡不着的。
问:如果女儿将来对这行有兴趣,会支持她吗?
陈可辛:会,因为我算是比较成功,我会把我所有的资源给她,使她下辈子有保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唯一不希望她做演员。因为我觉得演员是个很不现实的职业。她的名字是陈是知,这名字是我爸爸取的,因为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最大的智慧不是说你懂多少,而是说你不懂的时候知道你不懂。我就是个实事求是的人,讨厌虚伪,但演员不行,演员一定要觉得自己是最漂亮的,需要催眠自己。我觉得是最不靠谱的职业。
陈可辛自认不是一个工作狂,他很愿意多出一些时间来陪陪家人、哄哄太太和女儿。父亲是名导演陈可辛,母亲是名演员吴君如,如果有一天,他们的女儿也对电影感兴趣,陈可辛会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