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全安:有张艺谋在很温暖 《团圆》是在做准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07:01  《南方都市报》
王全安:有张艺谋在很温暖《团圆》是在做准备

《团圆》剧照

王全安:有张艺谋在很温暖《团圆》是在做准备

《团圆》海报

  ●两代中国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全安张艺谋参与角逐,及一位中国评委余男的加入,使得第60届柏林电影节备受华语影迷的瞩目。

  ●本报鉴定:华语片在柏林电影节屡次获奖,今年也有盼头。接下来有哪些好电影能看到,更值得期盼。

  本报讯 (记者 方夷敏)第60届柏林电影节今日开幕。柏林在把开幕片定为王全安的《团圆》后,又把“向老艺术影院致敬”和“美食与电影”两个单元的开幕任务同样交给《团圆》。而《团圆》在柏林电影节的放映次数,也增加到七场之多。面对这种局面,连王全安都表示:“这的确有点疯狂!我要开始想想这个电影究竟是怎么回事。”

  《团圆》以海峡两岸亲人“团圆”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退伍的国民党老兵晚年重回上海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却让妻子现在的家庭产生剧烈震荡的故事。《团圆》全片以上海话为主要对白,用王全安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样更真实更对味。

  除了入围本届意义重大的柏林电影节并被选为开幕影片和新增加的两个开幕之外,与老乡前辈张艺谋首次同场PK、“旧爱”余男变身评委决定其命运等火辣新闻接连爆出,让王全安的《团圆》近期一直话题不断。对于前几天媒体报道的“王全安示好余男不理”,王全安表示:“对余男表示祝贺,是作为参赛片导演对本国评委的礼貌和尊重,余男不予表态是出于对自己评委身份和工作性质的尊重,这属于常理。”

  两代中国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全安和张艺谋参与角逐,及一位中国评委余男的加入,使得第60届柏林电影节备受华语影迷的瞩目。王全安携《团圆》剧组所有成员已于2月9日启程柏林,开始第二次的“擒熊之旅”。在赶赴柏林之前,王全安导演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透露了《团圆》拍摄“小秘密”,以及第二次参加柏林电影节的感受。

  谈入围感受

  “感觉像是做梦一样。有张艺谋导演在柏林,我有温暖的感觉”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恭喜你再次入围柏林电影节,这次入围和当年《图雅的婚事》入围时感觉有什么不同?

  王全安:《图雅》入围时很兴奋,但我都没多想。这次是柏林电影节60周年,马丁·斯科塞斯罗曼·波兰斯基都是我非常仰慕的导演,能跟他们一起入围让我感觉格外惊喜。而且这次《团圆》又是开幕片,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看到你的作品,关注你,让我感觉像是做梦一样。07年第一次去柏林的时候我的心态就很轻松,把它当做一个难得的与来自世界各地我喜欢和熟悉的电影人相聚的机会。这次自然会更享受,已经得过一次奖,不会再有压力。

  南都:三年两度冲击金熊,想不想破李安的记录?

  王全安:实在不敢想!李安是华人电影导演中我最崇拜的人,他的电影始终有自己的序列,每一部作品都是经典,绝对是一个电影大师,所以跟他相比我实在不敢当。当然我也会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希望这次我们的作品能有好的收获。

  南都:这次《三枪》也入围了,你怎么看?

  王全安:我对这点没想太多。从类型上讲,《三枪》是商业片,电影节选择的类型很丰富。张艺谋导演在中国导演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绝对是第一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历史和前人的尊重,才能形成文化的积淀。他在某个历史阶段所起到的先进性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对得住前人的方式是对前人的超越。

  南都:会把这个看成是竞争吗?

  王全安:就像父亲和儿子,如果儿子超越父亲,父亲一方面会失落,一方面会欣慰。生命就是这样延续的。我会认真比赛的。但我们毕竟同是中国电影人,整体上是一体的。有张艺谋导演在柏林,我有温暖的感觉。职业上的超越和竞争是很自然的。我知道我要面对的更多的是自己,是对自己的超越。

  谈新作《团圆》

  “《团圆》是为下一部电影练笔。侯孝贤导演因时间关系未能主演”

  南都:为什么想到这个时间拍这样一部电影,有特别的意义吗?

  王全安:其实特别偶然。我拍《图雅的婚事》之前,是在准备《白鹿原》,准备了一年,没拍成,拍《图雅》等于是练功的。《团圆》也是这样开始的。我本来打算在上海拍一个大的电影,但我对上海这个地方心有余悸,因为之前很多伟大的导演拍摄和上海有关的剧本都死了,几乎没有一个活的,此番我往那里去凶多吉少。所以我想提前拍一个片子来了解上海,为那个片子做个准备。

  南都:题材的灵感来自哪里?

  王全安:我在凤凰台看了个纪录片,就看了几分钟。我一下子就觉得,它提供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特别好,很好地折射了这个族群被迫分离的悲剧。以往看待这个东西很少真的关心这个事件的承担者的处境以及他们的感受。我感觉这是个很好的机会,通过承受者的感受,让世界各地的人了解这个事件。

  南都:听说本来您想找侯孝贤导演担任男主角?

  王全安:最理想的是侯导。这个角色,首先必须找台湾人,他能告诉我作为台湾人感受到的一切。他还要有很典型的中国人的样子。我突然想到侯孝贤导演。之前我拍的《惊蛰》很受他的赏识,他在台湾给很多人介绍。我们之前就有这点渊源,我就托认识的人问他,没想到他答应了。但是他提出要等到2009年3月底,但我1月份就开始拍了,时间上凑不上,就没办法等他了。

  南都:后来是怎么找到凌风的?

  王全安:凌风是第一批回大陆的台湾人,也在大陆成了亲。他对《团圆》的主题感触很深,记得当时他给我唱了一首台湾老兵思乡的歌,这个歌很有感染力,很容易把电影的主题凸现出来,把我震住了。我一下子就明白,男主角只能用他了。后来这个歌也被我放进了电影里。

  南都:女主角卢燕呢?

  王全安:挺难找的,这个角色是个老人,但要风韵犹在,还要讲上海话。剧本中的这个角色虽然在里弄里待着,但气质又比里弄的人高出一层,这样的女人在大陆很难找,开拍快一个月了还找不到,后来别人提醒我,卢燕就说一口很好的上海话。我找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一看,赶紧让经纪公司把她找过来。她身上有现代人很少见的大家闺秀的气质,很优雅。

  谈拍艺术片的苦水

  “我还有些微能量可以轻松再来一两个回合”

  南都:这部片会不会在内地和台湾上映?

  王全安:当然,目前发行方也正在做一些计划,我也希望《团圆》不只在中国上映,更可以通过更广泛的途径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让他们了解我们这个“饱受隔离之苦的民族”是怎么生活的,深刻感受事件中的人和事。

  南都:但这种电影进院线挺难的,商业元素太少。

  王全安:这个问题其实是电影发行机制的缺陷造成的,不是电影的类型造成的。是放弃拍这样的电影,还是让它被更多的人看到?我觉得我还有些微能量可以轻松再来一两个回合。因为这种电影成本不高,控制在一两千万左右,凭着海外发行就把成本回收了,国内也可以做一部分。

  拍这种电影的意义也不在票房。中国电影从宣传政治功能突然跳到极度物质的层面,其实很不正常,电影层次还是应该丰富,各种类型的电影都应该有。比如《阿凡达》,我看了,它让我很愉快,真是很了不起。我们一般会想,在这么大范围引起人兴趣的电影,只能像《三枪》那样拍,但《阿凡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说明商业片也能提供更优良的产品,也是可以雅俗共赏的。

  南都:对于“文艺片只能奔着电影节而拍”的说法,你怎么看?会不会觉得“曲高和寡”?

  王全安:我想这可能是中国地域性决定的,可能我们国内的电影市场思维模式还不够丰富,其实电影既是商品更是文化产品,当它达到一种合理成功的商业形态之后,就要超越这个程度通过文化来传递,展现一个民族的素养。这会是一个过程,我想我会坚持下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拍自己觉得舒服的作品。这也是我们自我表达情感的需要。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