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时同日有七部新片上映,数量之多在今年来少见,但前十名的票房收入仅有约150万港元,也创下了本年度的最低前十名的记录,包括王晶导演、刘德华与大S等主演的科幻片《未来警察》,虽为票房冠军,但单日票房只有34万港元,恐怕只有约400万,创下近年刘德华港片的新低。
本周票房要点:
1.《未来警察》虽然是单日票房冠军,但票房收入只有34万港元,最终成绩预计在400万左右,成为回归后刘德华主演的香港电影的本土最低票房纪录。
2.新片都成为了市场的输家,赢家则属于《岁月神偷》与《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诸神之战》等3D电影。
表1:香港票房排行榜(2010年4月15日)
名次 | 片名 | 票房(港元) | 上映院数 | 上映日数 | 累积票房(万港元) |
1 | 《未来警察》 | 344,875 | 33 | 1 | 34 |
2 | 《海扁王》 | 233,031 | 35 | 1 | 23 |
3 | 《约会之夜》 | 179,544 | 31 | 8 | 314 |
4 | 《艋舺》 | 157,168 | 29 | 1 | 16 |
5 | 《诸神之战》 | 146,265 | 37 | 15 | 2015 |
6 | 《志明与春娇》 | 109,498 | 21 | 22 | 449 |
7 | 《阿凡达》 | 70,190 | 3 | 120 | 17675 |
8 | 《岁月神偷》 | 69,749 | 31 | 36 | 2131 |
9 | 《驯龙记》 | 59,174 | 24 | 15 | 889 |
10 | 《白夜行》 | 56,562 | 14 | 1 | 6 |
表2: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2010年4月15日)
名次 | 片名 | 累积票房(万港元) |
1 | 《阿凡达》 | 17675 |
2 | 《爱丽丝梦游仙境》 | 4376 |
3 | 《岁月神偷》 | 2131 |
4 | 《诸神之战》 | 2015 |
5 | 《驯龙记》 | 889 |
6 | 《禁闭岛》 | 706 |
7 | 《拆弹部队》 | 476 |
8 | 《美丽密令》 | 473 |
9 | 《志明与春娇》 | 449 |
10 | 《火龙对决》 | 391 |
(一)输家:《未来警察》、《海扁王》等新片
无论是王晶还是刘德华,在香港电影圈都是掷地有声的名字,尤其是刘德华,几乎97年后主演的每一部香港电影都能在香港市场轻而易举的取得过千万的票房,即使是担任配角的《兄弟之生死同盟》,香港票房也都达到1125万港元。不过,这部由王晶挂帅、刘德华领衔主演的科幻片《未来警察》,首映日票房只有34万港元,香港雅虎电影论坛的平均评分仅有三颗星,被观众评价为“剧情出自王晶近廿年前的《超级学校霸王》,但又不好笑,而且很多闷场,只有一、两成旧作的水平。CGI比当年王晶的卫斯理还要粗糙”。
确实,面对近几年《阿凡达》、《蝙蝠侠6》甚至十多年前的《未来战士2》,《未来警察》的特效几乎是有着有着天壤之别,在剧情上,《未来警察》也是一如既往的将各种元素拼贴在一起,如樊少皇扮演的机器人,明显借鉴了《蜘蛛侠2》、《钢铁侠》,但又很山寨,另一幕借鉴了《未来战士2》中液体机器人的从被打“熔化”到重新的凝聚那一段,特效的粗糙明显逊色于后者。
《未来警察》从去年的圣诞档延期至春节档,又延至四月春季淡档,可见创作者对于市场的缺乏信心。何况,本片在内地市场预计只有八九千万元的票房,在台北市场只有约100万港元,在香港预计最终仅有400万港元,实在是很低。
另外还有三部新片进入票房榜,好莱坞的《海扁王》、台湾的《艋舺》,及韩国的《白夜行》,但实际票房收入都很低。
改编于《通缉令》的原著漫画作者马克·米勒的同名漫画的《海扁王》,讲述一个外表普通的小伙子想要将自己变成“超级英雄”的成长故事。影片取材于近几年流行的“漫画英雄”电影,并带有“反漫画英雄”的色彩,加上以青少年为目标观众的剧情设置、演员选择等,但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并不一定就能带来如期效果,影片在香港的口碑还算不错,但这类漫画英雄式亚类型片,没有了高科技的支撑,缺乏应有的市场效益,而香港首映日票房只有23万港元。
在台北市场已经取得1.16亿新台币的《艋舺》,被不少影评人赞为再次掀起《海角七号》式的观影潮,但其与《海角七号》般类似的是,在台湾以外的市场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包括让《海角七号》取得约800万港元票房的香港市场。其实,《艋舺》式的本土黑帮题材故事,曾经在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里一再的出现,在香港被一拍再拍后成为了“历史”,再加上《艋舺》的黑帮故事很有地方特色,在香港乃至其它亚洲地区市场“水土不服”很普遍,更何况,《艋舺》在台北的1.16亿新台币票房收入是在短短二十天左右就完成1亿多的,不像《海角七号》般越上映越勇。在香港,《艋舺》预计最终票房在200万港元。
根据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韩国电影《白夜行》,集合了韩国影帝韩石圭、影后孙艺珍等,并保留了小说原著的悬疑性与爱情性,但整体效果一般般,就如一位网友在香港雅虎电影论坛留言的“影片开始已表明凶手身份,往后只拆解动机,吸引力实属一般。角色间感情线单薄,观众难有共鸣或怜悯,拍摄手法亦没甚惊喜,纯似宣泄悲情,若影片与日片《嫌疑犯X的献身》相比后者完整性明显较强”。而韩国电影素来在香港市场难以取得高票房,除了《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大佬》等少数作品之外,这几年的韩国电影在香港往往取得150万港元以下的票房,如去年的《母亲》、《蝙蝠》,分别只有18万、130万港元,即使《海云台》,也仅有380万港元。
(二)赢家:《岁月神偷》与3D电影
上映第六个周四的《岁月神偷》,依然凭着优秀的口碑与话题性排名第七,票房收入已经超过2100万港元,最终票房预计止步于2200万港元,但毫无疑问的是,本片是CEPA实施以来港片最大的黑马与赢家。
投资1200万港元(其中360万港元来自于香港电影基金会的资助)的《岁月神偷》,因为想要进入内地市场的缘故而延期至今年三月份才上映,去年年底时倒是“偷步上映”五场而参加金像奖。影片在香港市场的成功大大的出乎了电影人的意料,毕竟这几年能够在香港市场“叱咤风云”的本土电影往往是那些合拍大片,文艺小品可能会赢得优良的口碑或奖项,但往往难以在市场中获得青睐,如前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而《岁月神偷》的成功,也并非刻意计算市场的结果。如果将《岁月神偷》的成功与近期《花田喜事2010》、《未来警察》等影片的市场失意相比,尤其可见口碑对影片后续票房的影响力。
而近期外语片在香港市场的成功,则可见很大部分跟3D技术有关——《阿凡达》自然不必说,在全球票房超过27亿美元,在中国内地也早已一次次的成为话题,《爱丽丝梦游仙境》已经轻轻松松的在香港突破4300万港元(全球票房已经7.8亿美元),口碑很差的《诸神之战》,在香港也超过了2000万港元。(接下来的半月,《玩具总动员》、《玩具总动员2》都还会以3D的方式登录香港影院)。
不过,从《爱丽丝梦游仙境》到《诸神之战》,其从2D转换为3D效果上映,不够突出、明显的效果反而影响了口碑,这让逐渐成熟的观众不再是盲目的进入影院追求3D,这也为华语电影的盲目追求3D类敲响了警钟。
罗曼·波兰斯基在去年年底曾陷入牢狱之灾,不过他的新片《影子写手》(The Ghost Writer)还是完成,年初时在欧美地区上映,截至目前全球票房收入仅有3570万美元,还不足于4500万的投资。下周四将于香港上映,即使能够凭着伊万·麦克格雷格与皮尔斯·布鲁斯南的号召力而夺取单日票房冠军,也很可能像本周四《未来警察》般实际票房收入很低,只是整体市场低迷而成为冠军。
同日上映的另外五部影片,《玩具总动员 3D》是为暑假档的《玩具总动员33D》预热,票房的高低还在其次;带有末世色彩的惊悚片《基督再临》(Legion)年初时在北美上映,票房口碑都不算高;人物传记片《城市广场》(Agora)与《达利和他的情人》(LittleAshes)的赢面也不大;倒是日本富士电视台的纪念电视台成立的电影《女神的报酬》,很可能成为下周新片的冠军。(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