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电影社会主义》,单听名字,已经充满争议性,但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绝对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新片注定在这届影展中与众不同,5月17日放映这天,即便了解戈达尔的人,恐怕也很难不吃惊。
戈达尔在将影片送到戛纳之前,就已经附带条件,坚决不能给影片加字幕。这样的确是原汁原味了,可惜苦了戛纳影展上懂点或者完全不懂法语的人,加上戈达尔变幻莫测的话题和画面,无疑让许多人晕头转向。对于此次戛纳放映,戈达尔先是拒绝影片放映后留给媒体采访机会。最后,5月17日首映后,就在电影节惯例的新闻发布会举行前半个小时,记者们被告知发布会取消。为什么?老爷子累了,不想来戛纳。戈达尔就是戈达尔,毕生坚持我行我素原则,老年时更是变本加厉。一转身,他将整个世界和人群甩到身后。
早在几周前,戈达尔已经将全部影片,以分段的形式,在多部影片放映前的片花宣传中全部爆光。不过,这并不是戈达尔首创,此前好莱坞大导布雷安-德-帕尔玛已经在《致命女人》中采取过同样的招数。新片《电影社会主义》在戛纳电影节的第六天首映,其中既有演员,也有包括歌手帕蒂-史密斯在内的许多名人客串。如同一个魅力十足的拼版,一些事、金子、混蛋、历史、动物、小孩、传奇……诸如种种的话题,被戈达尔列成小标题,讽刺中不凡幽默地展示,逗得现场观看的记者时不时陷入开怀大笑。
不过,影片的中心,还是戈达尔对法国、欧洲以及近东政治的猛烈抨击,也许某些评论会向偏激倾斜,但是,其中不乏真相和睿智。全文共分成三部曲:开场部分在一艘地中海的豪华油轮上,度假的人们,其中包括一位哲学家、一位巴勒斯坦大使,一个美国歌星、一个战争罪犯、一个双重间谍……谈论对世界和时事的认识和态度。第二部曲中,一群孩子在一场政治大选中,正在严肃的询问父母,有关自由、平等和父爱的含义,并争取选举权。最后,影片带领观众,进入六个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国家或城市,埃及巴勒斯坦、敖德萨、古希腊、纳布勒斯和巴塞罗纳。此外,戈达尔对记者们也毫不留情,片中不仅将前来采访的记者设置关在窗外,伴以一顿乱揍,更表示 “反正他们都只是写自己想写的一切”。到戛纳现实中,戈达尔和媒体保持距离并拒绝所有采访,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白、自述和画外音这些文字文学性鲜明的元素组成影片重要部分,行风一如戈达尔惯例的晦涩抽象表达,不过,这里更多了一份历尽沧桑后的看透世界和愤世嫉俗,其中不乏经典的戈氏格言警句。画面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近年来,大师始终在纪录和虚构间探询,同时巧妙的将画面和语言对立起来。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图像和同时间听到的对话往往正好相悖。
全片下来,仿佛是导演本人的一份政治公开宣言书,犀利、机智、反省,毫不留情,充满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醒,观众也看得酣畅淋漓尽兴过瘾。放映结束,现场观众给于了这位缺席导演毫不吝啬的热烈掌声支持。
戈达尔上一次戛纳之行还要追溯到2004年的《我们的音乐》,这一次,他表示将影片交给组委会决定入主单元,并表示对影展德彪西大厅怀有深厚情感。于是,《电影社会主义》成为全部在德彪西上映的一种关注单元中的代表作品。(新浪前方报道组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