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李蔚然导演,孙红雷林志玲主演的喜剧《决战刹马镇》大热银幕,票房一路飘红,据片方称,上周票房达到了2500万元。
有鉴于此片出现了诸多“不正常”现象,众多电影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决战刹马镇》台前、背后,对这部本土原创喜剧引发的现象进行一次深度解构:
一探表演得失:“雷玲”联手是否有突破?
《决战刹马镇》杀青后,导演李蔚然即率先对孙红雷与林志玲的表演赞不绝口:“红雷让我对表演有了新的认识。林志玲演的‘春娘’是个巨大的意外惊喜。”事实上,无论是傻傻兮兮、唯唯诺诺的村长唐高鹏抑或是脾气刚直、大大咧咧的春娘,都堪谓两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演出,令人目瞪口呆!
过往孙红雷曾在《窈窕绅士》中奉献出他第的喜剧“处女秀”,遗憾效果仅属高不成低不就,如今在《决战刹马镇》中却一反木讷生硬的硬滑稽,摇身一变为表面懵懂呆滞内心却精明狡猾的大老粗,即便是一个脱鞋砸人的动作都让人忍俊不禁;林志玲在处女作《刺陵》后一度因零演技、嗲对白和装乖样而备受诟病,此番却以土头灰脸、齐耳短发、走形身材夹带一口唐山话登场,甚至喝酒行令兼持刀追斩孙红雷,近乎脱胎换骨,继而更让观众对其在新角色领域中的表演方式更多一番研究与关注。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尹鸿说:“从表演上来讲,这些演员也都挺卖劲的,包括林志玲,努力想把人物的爆发力,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当然,孙红雷我最后也没有搞明白究竟是很狡猾还是很傻。这个人物比较怪。”
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王人殷则认为:“影片立的住跟孙红雷这个人物有关系。在一部娱乐性的喜剧影片里,如果把几个人物写的那么活灵活现,文化水准就会有所提高。”
二探风格类型:混搭喜剧还是山寨喜剧?
《决战刹马镇》或许是一部很奇怪的喜剧,观看之初,总不免让一班观众丈二金刚,皆因它混搭了太多神彩各异的喜剧元素:论背景,本片虽发生在现代的塞北农村,整个格局却十足美国西部片中的荒野小镇(连片名也山寨了《决战犹马镇》),非但如此,农村里还住着一班满口唐山话的村民、兼有中式的胡栓子话剧表演杂糅西式的“迪士尼乐园”和“希尔顿大客栈”,村长又身着加勒比海盗的服饰向外来游客兜揽旅游,甚至卡碟的CD机和二十年前的旧生活用品现身....。.似是山寨、似是穿越,总之就是一片错乱;论剧情,寻找国宝的故事令人想起太多过往的夺宝大片,由好莱坞的《夺宝奇兵》、《国家宝藏》到华语影坛的《飞鹰计划》、《刺陵》,再有宁浩也曾有过一部题材类似的《疯狂的石头》,但《决战刹马镇》却剔除了以上各影片的动作核心,反将疯狂笑料移入其中,终造就成一部荒诞绝伦的夺宝闹剧;论表演,孙红雷与林志玲皆毫无例外地在片中搞笑起来,但观众似乎更倾向于欣赏他们的“装疯卖傻”,毕竟孙红雷尽管有《窈窕绅士》在先,一身破旧军装配上阿迪达斯球鞋的古怪造型却将喜感展露得更加明显,兼有林志玲换上一身村姑造型土头灰脸地卖弄豪爽和另一群形态各异的滑稽配角助阵,光是简单的举手投足已俨然一出嬉笑闹剧,与周星驰的夸张无厘头、许冠文或葛优的冷面低调相比,却更感“丰富多彩”;论类型,本片同样混搭了不同风格的喜剧色彩,从头到尾充斥着各色幽默插曲,当中更少不了影射现实的神来之笔,或许过程中笑得并不统一,但《决战刹马镇》即是如此:多种喜剧杂糅在一起,总有一个适合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陆绍阳认为:“我愿意把这种喜剧命名为混搭喜剧。这种混搭喜剧就是把各种不同因素搭配在一起造成新奇的效果,有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把不同类型的电影搭配在一起。第二个特征,就是把不同风格搭配在一起,第三个就是把不同的时空搭配在一起,第四是不同的流动文化搭配在一起。”
有类似看法的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尹鸿:“《决战刹马镇》是一个元素特别混杂的电影,可能受带黑色幽默的题材影响,又有一点动作性,又有一种悬念性故事框架的引导和影响。设置得很充分,有足够的商业点。”
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李迅则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我赞成山寨电影,至少赞成山寨电影的影响和它的贡献,就在于真正好的制片人是能够在发展之后利用这种东西做出更好,更强。所以对于《决战刹马镇》来说,整体很混杂。”
三探原创:《决战刹马镇》是否本土化新篇章?
《决战刹马镇》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即是以地方方言(唐山话)及发音不准的普通话(李立群)为笑料(例如当观众听见孙红雷大讲“娘了个腿儿”时总不禁捧腹),又有典型的北方农村与生活习俗,旨意表现出编导对影片本土化色彩的定位。
纵观过往由青年导演或大师执导的几部喜剧作品中,方言依旧是奠定其风格的关键要素:如宁浩拍《疯狂的石头》即在一班主角讲起各地方言,如重庆话、山东话、青岛话甚至粤语等,而又以川语为主,继而再有《十全九美》、《熊猫大侠》让阿朵等一众主角大讲四川话及湘西话;到了张艺谋执导《三枪》,又将本土化置于东北,片中小沈阳、阎妮等同样满口方言,不亦乐乎;如今到了《决战刹马镇》,李蔚然则转为以西北村庄搭配唐山方言为主,故以近年同类影片票房成绩而言,以方言强调本土化依旧是灵丹妙药。
非但如此,作为以寻宝为题材的影片,《决战刹马镇》在叙事风格等方面若稍有不慎,必将沦为《国家宝藏》和《刺陵》的跟风之作,重蹈寻宝片陈套覆辙更是在所难免。而此时李蔚然的聪明之处无疑在于抛出了“本土化”的妙计,虽有大漠却已将背景改为偏远农村,从而令影片的风格气息更贴近乡土情怀,这也是《决战刹马镇》得以在观众群中引发共鸣的原因。
此外,作为以本土化为重要创作要素的影片,《决战刹马镇》与《疯狂的石头》之间颇有“雷同”之处,除对地域与方言的定位(《疯》置身重庆,《决》置身西北),多线叙事的剧情、集体演出的阵容而至寻找宝藏的题材等,皆作为本土化喜剧的经典套路被沿用至今,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旭光觉得:“和《疯狂的石头》相比,《决战刹马镇》入戏的节奏好象是放慢了。《决战刹马镇》是慢慢入戏,而不是采取疯狂系列非常密集的,几分钟就加进去新线索的路子。如果把疯狂系列看作英国的,还有香港的打闹喜剧电影进入中国第一个阶段的话,《决战刹马镇》也许会代表这一类系列电影本土化的第二种,就是更本土化,更符合大众人观赏心理。”
四探意义:喜剧电影的现实主义将从何体现?
观毕《决战刹马镇》的观众大可发现,全篇虽则不乏疯狂笑点,却更少不免一针见血的影射之意,稍加思考,甚感触目惊心——无论是几乎“三不管”兼一切生活用品皆旧的刹马镇、进城打工村民的悲惨遭遇、上级压死人的“种植西红柿”之令、“建立全国第一旅游大镇”下不伦不类的村中场景、村民为利益卖地赚钱、村里人争相根胡栓子扯上“干系”、一班打扮得怪模怪样的村民向游客极力宣传“体验经济、互动旅游”的滑稽相、“国际知名的张导演指导《印象刹马镇》”...。.无一不让观众将之与当前中国种种啼笑皆非的现实矛盾对号入座。
近年,众多以新导演为主创的国产喜剧已纷纷选择脱离毫无营养的疯狂嬉闹,反而激励贴近现实,以为人熟知的社会新闻为笑料大兴讽刺、影射,继而令观众在娱乐之余仍会有所思考,从《疯狂的石头》影射国内房地产业畸形现象直至《决战刹马镇》讽喻各地旅游业的荒诞情景,现实主义喜剧已逐步晋升为新导演从事电影创作的风向标之一。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王人殷:“这部影片就好在它是有意义,而这个意义是有一个现实生活的依托。一方面它虽然是假定性的,但又有一个最基础的东西,就是农村的开发旅游和毛总来挖宝,这种贪婪和贪欲,在现在的生活当中这两个现象都存在,为了富起来常常会出现进行旅游开发。在这个片子里,我们看到这个旅游开发是特别滑稽的,特别荒唐的,所以它是有讽刺意味的。所以才觉得有意思,有亲近感。所以我觉得这部影片这一点抓的非常好,把现实和假定性的结合结合的非常好、很有意义。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旭光:“跟当下很多搞笑、打闹的青年喜剧电影相比,它有自己的特色,一个很主要的是现实感很强,当下有很多小成本喜剧电影就是打闹,换句话就是说“一闹遮百丑”,单一夸张以后就把生活的体验和对剧情发展的自然合理性等要求都给降低了,虽然观众会比较宽容这些电影,但这肯定会代表未来电影很重要的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