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黄辰星
票房目标瞄准五亿元的《唐山大地震》,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片,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它是时代的产物,还是出于华谊兄弟公司对市场的判断?又或者纯粹是冯小刚个人的思考?昨天,羊城晚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华谊兄弟电影总监制陈国富。这位被誉为“华谊电影操盘手”的台湾导演,监制过《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心中有鬼》、《集结号》等内地电影,这一次,陈国富也担任了《唐山大地震》的“剪刀手”,他详细地解答了外界对《唐山大地震》的种种质疑。
【关于剪片】
为了作品的完整,狠心是必须的
羊城晚报:您跟冯小刚有多次合作,这次在《唐山大地震》再次合作,主要如何分工?
陈国富:我们的合作一直都是比较松散的,不像《狄仁杰》或《风声》,我要盯着每一个环节。小刚和他的团队很有默契,经验也丰富,需要我参与的部分不多。他如果碰到问题,想要找一个人商量的时候,也许会跟我讨论一下。当然,我看完剧本、或看了他的素材也会提出看法。比如,我在乎电影的悬念感,会不断问一个问题———《唐山大地震》里,地震在电影一开始就发生了,我们也知道女儿实际没死,那么之后两个小时的过程中、在大团圆之前,观众期待什么?如果我是观众,是什么心理状态拉着我们往下看?虽然剧本原本写得很细腻,有意思的细节很多,但我还是会担心观众耐不住。在编剧和剪辑的过程中,我会不断拿这个问题来为难他,但我知道问题终究会解决,他有这个能力。
羊城晚报:冯小刚曾说,这片子很多地方他自己舍不得剪,都让您来代劳。您是本着一个怎样的原则去进行素材的取舍?
陈国富:一个导演经历了辛苦的拍摄,拍的时候每一个细节都要较劲,演员的所有付出都历历在目,到了要做些取舍的时候是很为难的。但为了作品的完整,为了对得起观众,狠心是必须的。总不能因为菜叫多了,就把自己吃成肠胃炎。小刚倒没这个问题,《集结号》花300万元拍了一场江南行军的戏,他第一版就剪掉了。我的作用就是,趁他不在场的时候,偷偷调这调那,如果他事后看不出来,那说明调得还可以。第一次看《唐山大地震》,我就觉得这片子问题不大,因为你愿意关心这些人物的命运,这是很重要的评判标准。电影是化学作用,不是机械装置。
羊城晚报:冯小刚曾说,他自己做了监制之后,才知道您当初提的意见都是为了导演好。冯小刚还说您是“艺术监制”。您觉得自己是一位怎样风格的监制?
陈国富:那他是捧我场,往好的方面说。说得不好听一点,我这个监制不是制片厂领导,不管找投资,也不张罗吃喝住,完全不是传统对监制这个职务的理解。我管的就是“市场会怎么看这个作品、观众会怎么看?”如果外界不看好,我就想办法让它好一点。
羊城晚报:一个剽悍的导演或许会跟监制产生矛盾,你们俩有没有理念冲突以及操作上的矛盾?
陈国富:首先冯小刚对我并不剽悍,他不需要这样,他很有自信,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其次,他最在乎的是作品的结果。有不懂的东西,他第一时间就先承认自己不懂,然后虚心请教。为了搞清地震怎么呈现,他跑了半圈地球。任务完成了,该给伙伴的肯定和表扬,他一个也不会漏。就是这样的特质,让他可以一步步攀越中国电影的技术门槛。跟这样的导演合作,你会聚焦在真正重要的议题,不用搞人际关系、搞斗争,最少内耗。中国电影业之所以还上不了轨道,跟业界投注太多心力在沽名钓誉、坐地分赃有关系。这方面,他是劳动模范。
【关于“坏话”】
观众会抵制轻蔑他们权益的作品
羊城晚报:有评论认为,影片中孩子们长大之后的故事不如小时候那段好看和真实,您怎么看?
陈国富:我也担心过这个问题,从整个剧作效果来说确实是这样。这要分两方面考虑。作为有时代跨度的集体记忆,《大地震》需要一些象征符号、一些寓言式的修辞,比如毛泽东的死,比如儿子离乡打拼,比如女儿未婚生子,这些是符号,也是中国人的集体旅程。时代的火车急速向前奔着,只要你还待在车上,就会看到这些光景。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大地震》的收场效果。那个收场是一个长期压抑后的释放,是一个疲惫旅程后的休整。可以说,这锅汤是先用大火沸开了,再用文火慢慢炖,你要最后入口的那个滋味,请耐点性子。
羊城晚报:关于影片的植入广告,电影人都是又爱又恨。您作为监制,怎么评价《唐山大地震》里植入广告的分寸?
陈国富:我命好,不烦这个,拍《风声》时,一是抗战戏,商品植入不了;二是名气不够大,厂家没兴趣。我同情小刚,同情观众,同情电影投资人。这事儿是个连环套,电影公司担心没赞助资金回收不了,厂商觉得必须这么硬性植入才有广告效果,那怎么办? 我先停下再问一个问题,好莱坞大片也有商品植入,为什么观众不这么群情激愤? 因为它的植入不干扰剧情,不妨碍观众权益。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因为从大片的思维来说,不管厂商给多少钱,只要你影响了影片的质量,都是划不来的,损失肯定比收益大。你想,在本应该紧凑的120分钟里,因为插播广告,让观众出戏了三回,那对口碑是什么影响? 当电影的票房营收能正常地跟电影投资对流的时候,这种生硬的植入生态一定会改善的。因为,观众的门票就是选票,他们会选择尊重他们的作品,抵制那些轻蔑他们的权益的作品。
羊城晚报:一些评论人对影片持批判态度,您怎么看待影片评价的两极化问题?
陈国富:我还没去关心这个问题,没看过任何评论。有什么意见都是正常的。看电影是最民主的行为,既然民主,就不可能全票通过,我还看过美国的评论骂《阿凡达》的。评价两极化的意思应该是好坏参半,各持己见,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如果70%说好,20%说不好,10%持平,那还不能说两极。我相信现在的华语电影,如果100个观众有70个说好,那这电影真应该大卖,挖到宝了。
【关于催泪】
如果连流泪都要斤斤计较,那是跟自己过不去
羊城晚报: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换一个别的名字也成立,因为它实际上是个亲情片。甚至有人说,片子在拿人的伤痛卖钱。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陈国富:这问题不是个问题。按这个逻辑,《泰坦尼克号》也可以叫“杰克与萝斯”,或者说,那电影拿当年船上的受难者卖钱? 难道所有真实发生过的灾难都不能当电影题材了?不会吧!没错,《大地震》就是部亲情片,犹如《泰坦尼克号》是部爱情片!这故事就是关于一家唐山人,一切始于那场地震,所以它可以叫《唐山大地震》,也可以叫《余震》,或《母亲》……
羊城晚报:影片宣传过程中有个关键词叫“催泪”,广州首映的时候院方还给观众发了手帕。人们之前的概念是,电影不应该催泪,因为观众是来放松和娱乐的。但现在,《唐山大地震》似乎要给出一个反例了。对有关电影功能性的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陈国富:这问题太专业了,我不好回答。这是社会心理学和观众心理学的领域。我只能说,有影响力的主流电影都是神话,神话是不分喜或悲的,不需要有完美的艺术高度,它只是集体心灵的投射,是一个超级隐喻。至于隐喻了什么,个人可以找个人的答案。
羊城晚报:有人认为,被催泪就像被一些生硬的喜剧胳肢一样,是一种“情感绑架”。您怎么看?
陈国富:如果你进影院看电影一点都没“被绑架”的感觉,我会说你这钱花得不值。我最近感觉被绑架得最严重的是看《阿凡达》。我不是一个在生活中愿意流泪的人,但如果连在电影院里流泪都要斤斤计较,那不只是小气,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有些中国观众是不是觉得,被卡麦隆(《阿凡达》导演)催泪就挺光荣的,被自己的同胞逗哭就挺羞愧的?
【关于票房】
连影院报来的数字都难辨真假,还预测什么?
羊城晚报: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拍出了中国特色的灾难片。您怎么理解“中国特色”这四个字?
陈国富:以感念亲情作为主流价值,这算有点民族特色的,以家庭的重建作为社会变迁的隐喻也是。片子在这方面有太多可供玩味和深思的线索,我不是社会学家,就不在这长篇大论了。况且,诚恳的电影工作者只面对自己的内心,你的内心自然映照了千千万万人的血缘和愿望。中国特色是不用刻意去营造的。
羊城晚报:唐山地震之后,一直没有出过这么一部讲述这段历史的有影响力的大片,曾经有部《但愿人长久》,但并不出名。为什么能在这个时候做成《唐山大地震》,您觉得时代因素是什么?
陈国富:我好像很多年前就说过,冯小刚的电影都是时代的产物,《唐山大地震》也不例外。他一直在对现代中国人的处境提出感想。不管是喜剧包装或其它类型,他的系列作品保留了一个记录,是这十来年中国的历程,这其中包括生活样态和价值观的转变。拍摄《唐山大地震》的物质因素很多,资金、市场、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都起到作用,但我认为它能作为一种现象,而不只是一个作品,最重要的还是民族需要一个治疗与逐渐痊愈的过程,在这个节点上。
羊城晚报:8月的暑期档,估计会是《唐山大地震》的天下了。您觉得一片独大反映了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什么问题?
陈国富:中国的影院还太少了,等银幕渐渐够多了,这情况就会改变,会改善。很快有一天,没有片子能独占任何档期。
羊城晚报:冯小刚说票房要达到5亿元,您作为监制给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是这个数呢?但很多院线人士都猜“过3亿,5亿有些大了”。
陈国富:我从来不预测票房,不懂。我连影院报来的数字都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还预测什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