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山大地震》让80后感受人性本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16:32  北京晚报

  感谢冯导的创作,让我这个80后再一次感受到人之初性本善。

  感觉自己有些自虐的倾向,选择看“大地震”其实就想对自己做个试验,看看自己能承受多大的悲痛,正如很多人明知恐怖片会惊声尖叫也要去体验一下被吓着的感觉。我怀着被悲伤的期望走进了电影院。

  朋友说替我准备了一包纸巾,我暗笑,你自己够用么,我这里也有一包。我坚信自己的承受能力足够强大,强大到我都怕自己变得冷漠。

  也许是经历过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全方位的屏幕信息的洗礼以及事先有足够充分的心理准备,电影的前半部分,人们在地震中的恐惧悲伤绝望无助以及震后悲痛欲绝、无奈、彷徨、游离的状态对我的触动有但还没有达到我所希望的共鸣,我想这就是导演和编剧的高明之处,酝酿,这是一个酝酿感情的阶段。

  影院中不时会有稀松的笑声,导演通过镜头和台词依然传承了冯氏幽默,依然向所有人诠释什么中国商业电影第一人,植入性广告很明显但很舒服,按冯导的话,剑南春的或是其他品牌的酒出现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用个空白瓶子,这本身也不真实。

  重逢,这部电影的高潮在两次重逢中展开,我的眼泪就这样被无情地流下,真的想哭,忍着忍着我发现我其实在“笑”,因为我只有通过“笑”声来表现哭声,这太痛苦了,我甚至闭上眼睛,不敢直视演员的眼神,无法不被感染,可是闭上眼睛,满脑子里全是符合自己逻辑的镜头,都是催人泪下的眼睛。泪水在眼眶里转动,从眼角滑落,形成泪线,最后形成泪痕,又一次转动滑落,纸巾,开始成为我们分享的东西,周围的抽泣哽咽声渐渐地多了。

  大悲,很多人都能承受,很多人都有足够的心理接受现实的残酷;大喜,很多人也能承受,也乐意承受;可大悲后的大喜,大悲大喜之间的转换,是所有人承受不了的,我接受了电影前面的大悲,我无法承受后面的大喜,这喜把悲放大到极限,把悲和喜交织在一起,泪水就这样流下,是苦尽甘来的喜悦,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是日思夜想的企盼,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惊喜,这种喜只有悲过的人才能感觉到真谛,正如台词:“只有真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只有真的悲过才知道什么是悲,才更能体会到喜。

  一曲《心经》抚慰了我的心境,我可以擦拭掉眼泪,静静地等待电影落幕的时刻,我可以在灯亮前掩饰好刚才的自己,面对周围的人我不想显得太脆弱。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