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地震》研讨会 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9日15:29  新浪娱乐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 文艺局巡视员汤恒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主编李春利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玉琴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主编向兵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 《文艺报》艺术主任高小立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文艺报》主编阎晶明 北大教授张颐武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远婴 北师大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清华新闻学院副院长尹鸿 传媒大学教授胡克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传媒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索亚斌 传媒大学教授梁明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张卫 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勇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编剧赵葆华 社科院研究员白烨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 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磊磊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大地震》研讨会电影局副局长回应票房质疑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7月29日,中宣部、电影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座谈研讨,来自电影界、文学界、艺术评论界的专家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成功和缺点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会议上,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透露,《唐山大地震》的首日票房高于3620万是确定无疑的,而截止到本周二(7月27日),《唐山大地震》保守估计的累计票房已经突破2.3亿。而冯小刚微博(http://t.sina.com.cn)上也表示,《唐山大地震》至7月27日上映6天票房合计24612万元。

  电影局澄清票房风波

  会议上,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透露,《唐山大地震》的首日票房高于3620万是确定无疑的,而截止到本周二(7月27日),《唐山大地震》保守估计的累计票房已经突破2.3亿。这就意味着华谊对外宣传的票房数字是没有问题的,而冯小刚在微博上再度发文,“《唐》7月27日票房,胶片1713万,数字2370万,IMAX82万,合计4166万。至7月27日上映6天票房合计24612万元。有存疑的请协助调查,我们监票的人手不够,本人不胜感激。有存心的找别的茬再下嘴吧。不是我不厚道,是有人嘴太脏。”

  《唐山大地震》主题获肯定

  《当代电影》主编张建勇用“震撼、感动、兴奋”来形容看过《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感想,他认为《唐山大地震》最强烈的震撼是用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手法所展现的唐山人民的心灵状态,影片没有常规的煽情手段,处理克制而自然。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表示,《唐山大地震》很大的作用体现了主流电影的发展高度,从意识形态上体现了精英的意识和大众的道德取向的融合。对于母亲重点描写,舍弃小说对于方登的个人内心描写也是影片有意向大众化考虑的例子。《中国电影报道》制片人张卫认为,当各种文化对于自己欲望的无限扩张没有反思的时候,就需要人们在心灵上进行自责。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感觉中国电影最近几年一直没有找到回归传统的路径,冯小刚这一次做了有益的探索。

  著名编剧赵葆华称《唐山大地震》是一个文化奇迹,导演冯小刚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开拓中国电影与观众和百姓的亲近力。之前一直说中国电影要提高攻击力,但是冯小刚在具备攻击力的基础上还提高了亲近力。冯小刚选择了通俗化的人文主题,从母亲的两难选择切入,再到骨肉亲情的化解,电影并未承载了关于政治和历史的回眸,不写边缘人物,只写草根人物,在最大的层面上和观众进行情感互动,灵魂对接。

  商业价值获得推崇

  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表示,《唐山大地震》对于中国大片生产有很大的启示,这部电影创作手法不新鲜,但是又叫好又叫座。白烨觉得大众、传统、现实主义是电影的主要土壤,最近几年大片的生产给人以新奇古怪的感觉,有些大片的宣传接近于欺诈,观众一边看一边骂,但《唐山大地震》的成功说明了大众化的电影作品还是可以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的。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索亚斌分析称,《唐山大地震》最成功的是分寸感的把握,比如故意省略了姐弟相认的场面,把所有的力量都积蓄到后面的母女团聚。电影有32年的跨度,导演选取了命运之中的节点,在确定人物命运走向的时候,给出了一个情节的结果,随后戛然而止,他选择的是因果关系不是特别明确的结果,这恰恰是好的。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认为,《唐山大地震》揭示了中国电影不能单纯靠视听奇观吸引观众。在宣传上《唐山大地震》悄悄地从主打灾难片噱头转到了以文艺片为主要诉求,尽管小说的描述和大众的主流情感是相违背的,但电影是大众化的艺术,冯小刚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文艺报》主编阎晶明表示《唐山大地震》没有失去对于亲情的阐述,在灾难片中融入了人性。

  电影学院教授杨远婴分析了冯小刚电影主题的一些变化,她认为《唐山大地震》是向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回归,传统的苦情戏是以母亲的磨难感动观众,《姊妹花》《一江春水向东流》《高山下的花环》等片都是讲述的母亲形象,而冯小刚最拿手的就是撞小市民的腰眼,在冯氏喜剧片里,老百姓欲望的表达就是金钱梦,形成了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明星局面。而在《大地震》里,喜剧变成了苦情戏,假定性变成逼真感,女演员成为主角,把金钱梦变成了团圆梦,这些都是冯小刚的转变。

  细节描写仍有缺点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肯定了电影带给人的感动和震撼,但他也强调,与原著相比,电影中对于姐姐方登的描写是有问题的,“导演没有想的很清楚,可能是被多种想法弄得不清晰了。她主要是纠结于母亲的选择,但这个人物仅仅是为了纠结于这个的话,起码是考虑不周的。”尤其是好几个编剧写剧本的时候,虽然群策群力可以很精确,但失去了大胸襟的力量,步步为营,大东西反而丢掉了。“我极端不喜欢在汶川地震锯腿的情节,我们相信唐山地震母亲的选择,但我们会相信刘莉莉饰演的这个母亲的选择吗?影片的结尾,妹妹找养父、去汶川等情节,使大境界受到了伤害。”李敬泽说,“我好奇电影为什么一直不结束,就是编剧要把故事说全说满。”《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玉琴也觉得姐弟的形象始终是非常理性,但是还缺少一些必要的铺垫。

  植入广告有待商榷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电影中加入植入广告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像《唐山大地震》这样一部具有历史感的电影,就要将假定性降低到最低点。因此植入广告在别的电影中不是问题,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可能就是问题。

  北师大教授王一川认为,《唐山大地震》的植入广告太明显,他还建议冯小刚,“下次能不能别吆喝5亿票房,这会影响文化人走入电影院,不吆喝会不会好一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梁明则觉得电影的商业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人们认为商业片没有艺术价值。但是这部电影无论在感人程度和影像上都是高级的片子,但对于这样一部中国最一流的影片,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电影里的植入广告就对艺术没有帮助,导致情节有些不合理。

  王玉年/文 孙慧/图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