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艺谋:要培养观众的热情 为电影拼出一个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6日10:3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艺谋:要培养观众的热情为电影拼出一个未来

张艺谋(罗雪村绘)

张艺谋:要培养观众的热情为电影拼出一个未来

《山楂树之恋》全国热映

张艺谋:要培养观众的热情为电影拼出一个未来

“老三”扮演者窦骁

张艺谋:要培养观众的热情为电影拼出一个未来

周冬雨和窦骁

  □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我只是做了我分内的事情,归根到底是国家强大了

  □中国主流商业电影与好莱坞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就跟NBA似的,世界联队都不一定 视频:《山楂树之恋》预告片曝光 铺展纯真爱恋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打得过它

  □当年拍《英雄》《十面埋伏》,我被骂得不少,但我不在意,我要适应这个环境,我要挑战

  □作为导演,你不能只坚持你的艺术,孤芳自赏,否则好莱坞都打到你的家门口了

  □时代伟大,但时代不等你,你还没醒过味来呢,你还曲高和寡呢,时代过去了,你也就过去了

  9月16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全面上映。在经历了《英雄》创造的大片时代和《三枪拍案惊奇》引发的争议之后,人们将这部电影看做张艺谋的回归之作。

  9月15日下午,张艺谋做客本报“文化讲坛”,谈及最新作品的同时,回顾了自己过去的创作历程,并对当下的中国电影产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影视产业的兴旺必须以文学的兴旺为前提

  记者:你曾经把莫言、苏童、余华等作家的文学作品搬上大银幕,你是如何处理文学和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张艺谋:首先,我觉得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所有的艺术,尤其影视,离不开文学的母体。我们第五代导演起步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而那个年代,中国文学非常的多元化。所以我老是说,中国影视产业真正的发展和兴旺必须以文学的发展和兴旺为前提。

  相形之下,今天的好剧本太少。我觉得文学和影视是两个范畴,当文学转化成影视的时候需要进行二度创作。有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场景,可能并不适合在影视作品中出现,这样一来,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就必然对文学作品有所增加或者删减,但总的来说,要尽量做到形散意不散,原作者和导演一定要互相欣赏,互相信任。

  记者:你以前的作品非常注重形式感。但在《山楂树之恋》中,你似乎刻意回避了对形式的追求。

  张艺谋:这个故事给我的感受就是朴实无华,我觉得应该用平实的叙事娓娓道来,才能把人物塑造好,才能让故事有渗透感。

  我们从小接受的美学教育就是内容大于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其实在很多艺术创作中,需要平衡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这决定了形式的考量也要费很多心思。有时候遇见一个好故事,如果在形式上不仔细配合它,搞不好这个电影就很难看。尤其是商业类型的电影、娱乐类型的电影,某种程度上更要注重形式。

  要培养年轻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 

  记者:2002年的电影《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去年以来,这股大片热慢慢退潮,你也选择了回归中小成本影片路线,你怎么看待中国电影的大片之路?

  张艺谋:电影创作的模式不是固定的,很多导演可能会像我一样,选择是带有随意性的,不太自我设计。但是大小也罢,多少也罢,电影创作还是要百花齐放。中国人多,口味也多。拍电影就跟开饭馆一样,只要菜做得好,大菜小菜都有人吃。

  我们经常算一些硬性的数字,比如现在拥有5000多块银幕,如果达到15000块,我们的电影单片票房纪录将达到15亿或者20亿。但这仅仅是硬件的发展。

  其实,中国非常需要培养年轻观众对国产片的热情,否则我们就会重蹈韩国、台湾等地区的老路,好莱坞会利用你的这些数字,利用你的这些人群,在10年之内培养起一两亿忠实于它的年轻观众群,到那时候国产电影就真的很危险了。 

  现在有一个好苗头,年轻观众开始对国产片有热情,在市场上卖得最好的经常是中国的片子。中国人还是爱说中国的事,还是爱看中国的电影。尤其是现实主义的电影,唤起情感共鸣的时候,它的市场号召力超过了好莱坞大片。这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责任:不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我们都要尽量把它拍好,维持观众的这种热情。

  记者:吴宇森曾说过,中国电影几年前是有艺术没市场,现在是有市场没艺术。也有人觉得,电影创作已被资本绑架,很多导演在市场利益面前妥协,电影失去了艺术性和思想性。    

  张艺谋: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质量的提高有时候需要时间,需要年轻导演的成长。中国现在平均每天增加3块银幕,这个速度要远远高于一部优秀作品诞生的速度,也就是说影院越来越多,观众越来越多的时候,作品数量还可以对付,但质量往往跟不上,我自己很有这种忧患意识。

  在全世界来看,每年达到既有娱乐性,又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其实少之又少。另外,我觉得我们的评论、媒体和舆论也要进行引导,文艺批评不能完全为了票房炒作而存在,应该和文艺创作相互促进。

  在今天这个商业化的社会环境里,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怎么平衡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难免会有一些迷失,有一些困惑。实际上,这个矛盾不仅是在中国存在,在其他国家也存在。我预计在未来5到10年,这个矛盾在中国会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年轻导演一定要直面这个时代,只有适应了它之后才能驾驭它,只有在平衡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之后,年轻导演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当年拍《英雄》、《十面埋伏》,我被骂得不少,但实际上我不在意,我要适应这个环境,我要挑战。我不能老说自己是艺术家,高高在上,思想特别深刻。到今天为止,我在全世界卖得最好的电影是《英雄》,它也给我信心,里面至少传递了一些中国文化的信息吧。

  作为导演,你不能只坚持你的艺术,孤芳自赏,否则好莱坞都打到你的家门口了,年轻人都不爱看你的电影了,那就没有意义了。时代伟大,但时代不等你,你还没醒过味来呢,你还曲高和寡呢,时代过去了,你也就过去了。

  占领海外市场,才真正面向世界

  记者:张艺谋很多时候被看成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这种情况下,你的作品被更多地赋予了国家和民族的意志,不能简单地作为个人创作来理解。因此,《三枪拍案惊奇》引起了很大争议。你怎么理解和处理个人的艺术创作和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之间的关系?    

  张艺谋:北京奥运会之前,亚洲有两个国家举办过奥运会,分别在汉城和东京。考虑到欧美运动员和全球观众的时间,开幕式都在下午举行,大太阳底下晒着,哪来无与伦比?哪来美轮美奂?但是到了中国,我们说晚上8点举行,你们半夜看。国际奥委会同意了,所以才有了绚烂的灯光,美丽的色彩。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我只是做了我分内的事情,归根到底是国家强大了。    

  拍《三枪拍案惊奇》是我低估了大家的期望,导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很累,很辛苦,就拍了一个嬉闹剧,自我调节一下。后来发现,大家很愤怒,愤怒的不是这个电影怎么样,愤怒的是张艺谋怎么拍这个。我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好好地想了想。    

  《三枪拍案惊奇》其实是有一些惊悚加嬉闹的,它跟庸俗只隔了一张纸,非常难拍,所以我想尝试它。我现在觉得今后不能太草率了,要慎重,因为电影是面向大家的,我会尽量做得好一点。至少不要选择让大家觉得庸俗的东西,我会尽量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的统一。但是,类型化的电影还是需要有人拍,拍得不好,以后还可以再拍,要百花齐放。

  记者:不管是去年的《2012》《阿凡达》,还是最近的《盗梦空间》,每一部好莱坞大片的上映都在社会上形成话题。与好莱坞电影相比,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差距在哪里?

  张艺谋:文艺类的电影早就走出去了,每年参加电影节。但是在主流市场上,中国电影现在还很不景气,走出去的基本只有动作电影。即使这样,你也必须占领海外市场,才真正叫面向世界。但是这个市场很遥远,为什么呢?好莱坞是全世界电影的“敌人”,所有欧洲老牌的电影大国今天都被好莱坞电影侵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他们现在都步步退守,都在讨论如何让民族电影、本土电影能健康发展下去,何况我们这样一个电影产业化刚刚起步的国家?

  中国主流商业电影与好莱坞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就跟NBA似的,世界联队都不一定打得过它。这种差距我们应该认识到,要逐渐缩小差距。中国是未来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我认为电影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未来的10年、20年,一定会出现一个优秀的年轻导演群,用他们优秀的作品与好莱坞相抗衡。 本报记者 刘 阳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