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风烈》引大讨论 导演高群书回应五大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4日10:48  北京娱乐信报
《西风烈》引大讨论导演高群书回应五大争议

高群书回应五大争议

《西风烈》引大讨论导演高群书回应五大争议

《西风烈》海报

  上一部作品《风声》大卖之后,高群书的新作《西风烈》刚上映,争议便纷至沓来。高群书说,自己有无奈,但更坚持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一个电影会有90%的好,也难免有10%的差,“我还年轻,我要成长,我接受大家说的缺点,也希望大家看见我们的优点。只要大家说不喜欢,下次我一定拒绝。”

  争议一:题材混乱

  回应:这种题材得乱炖

  高群书执导《西风烈》,是想尝试《风声》之外的类型,“其实按照商业原则,《风声》卖得这么好,我大可以拍个《风声前传》什么的赚钱,但是我不希望这么做,我更愿意当一个开拓者。”

  不少观众认为,《西风烈》的题材被“乱炖”,警匪、动作、爱情还有很多西部片的元素。高群书说,“乱炖”的形式早在《西风烈》搭建商业架构时就形成了,“我和这些演员都没有市场号召力,这样的题材就得靠‘乱炖’。”

  高群书表示,自己拍《西风烈》最大的意图是尝试,“中国电影非常多,但类型片很少。张艺谋创作了古装武侠大片,宁浩创作了黑色喜剧,冯小刚创造了贺岁喜剧,除此之外就没了,我想做一个离现实生活很近的警匪片类型,它包含了动作、警匪和西部这三个元素,如果这部电影可以在市场上立起来,那么会为中国电影达到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可批量生产的工业状态提供一个样本。”

  他知道这里有风险:“之所以叫类型片,就是要放弃一部分观众。大片是负责通吃的,而类型片则是以稳定住一批有此类型偏好的观众为目的,能做到这一部分观众的强化,就已经算是好电影了。”

  争议二:文戏太弱

  回应:在用动作讲故事

  《西风烈》从头打到尾,动作场面有大片风范,但故事、人物却显得很薄弱。影迷刘先生就认为,这部电影在感官刺激之后,身体过瘾了,但脑袋依然空空。

  但高群书坚持认为自己的影片在逻辑上没问题,“动作片是用动作讲故事,每一个人物性格的完成和人格的确立都是用动作来完成的。”他解释说,“五场大战都是为塑造人物准备的,比如第一场‘围捕’是为了亮出众人身份;‘月夜’是为了展现‘四大名捕’和‘雌雄杀手’的技能等。”

  高群书这样分析一些观众不喜欢《西风烈》的原因,“可能因为动作场面太抢眼了,让人们忽略了故事本身。其实这个故事在情节上是非常严密的,剧情并不薄弱,每个人都是非常丰满的。但是,与以往的中国电影相比,《西风烈》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个人化,我希望在人物的行为和动作中,完成性格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这就无法按照经典的路数去讲述,观众肯定会感觉到不适应。”

  争议三:学好莱坞

  回应:创新一种类型片

  《西风烈》一直不避讳模仿好莱坞影片的说法。高群书甚至旗帜鲜明地说过“只有好莱坞才能救中国的电影”。

  “中国电影需要从临摹好莱坞开始,但不是抄袭,而是要和中国本土的观影习惯相结合。比如,好莱坞电影可以打得昏天黑地,但中国观众还是想从一部电影里看出些东西来,这就需要《西风烈》展示深刻的思想。”高群书不掩饰自己对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推崇,“好莱坞很聪明,很功利、很讲求实效,人家很有包容性,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能挣钱就行。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吸纳很多好的东西,我们的汽车工业不也在学国外吗?为什么到了电影就不正常呢?”

  高群书表示:“中国目前的电影年产量可以达到500部,但数得上来的好的类型片超不过10部,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我现在想做的只是让咱们的电影在每个月中都可以生存,并且结果还不错。我们不去争贺岁档、不争国庆档,只把我们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好就行了。我承认这是一个很冒险的事情,不过我愿意去做,大家可以踩着我的尸体前进,继续把这件事情做好。”

  争议四:广告雷人

  回应:当喜剧段子看吧

  因为剧情需要,《西风烈》中植入了某品牌吉普车,高群书自信这个植入可媲美007系列影片,但另一种止泻药的出现却成了全片最大的雷点:伏击杀手时,警察“牦牛”突然肚子疼,倪大红递给他一盒止泻药,台词是“专治拉肚子”。

  对此,高群书颇显无奈,“导演不能完全左右一部电影,片方也需要控制成本。”他透露说,当时片子已经做完,广告商看后不是很满意,于是片方就找到了他,“他们让我补救一下,否则就算违反合同。我也没办法,所以就有了这个段落,大家就当一个喜剧段子来看吧。”不过,高群书认为这次“实践”很有意义,“很多人看后不买账,下次再有人让我这样植入肯定不行了。”

  高群书这样定位自己的身份,“我作为一个打工的,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你也得考虑别人的利益,因为电影说到底是商业的东西,只能妥协”。

  争议五:文艺腔调

  回应:这不是惺惺相惜

  有些观众认为,影片最后,吴镇宇饰演的杀手麦高和段奕宏饰演的警察向西都落了泪,让人难以理解,文艺腔有些过分。

  高群书认为这个段落并不文艺,“这段戏不是吴宇森电影中男人惺惺相惜的英雄情结,两人都是为了自己流泪。吴镇宇那时已经意识到自己在为自由而战,他不是为段奕宏流泪,也不是为了死去的人流泪,他是百感交集;段奕宏最后也流泪了,因为两个人面对现实都百感交集。理想主义者面对现实是痛苦的,总是碰得头破血流。”

  信报记者 唐雪薇

  娱记酷评

  豪气的高群书需要反思

  唐雪薇

  电影还未上映,高群书就在微博上高调宣称,他只接受《西风烈》的两种评价:一种是喜欢,一种是不喜欢。和一帮朋友看过后,发现还真出现了两种看法,一种是不喜欢,一种是非常不喜欢。

  平心而论,《西风烈》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它第一次让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中国内地警察可以有超人一样的身手,他们会飙车、会扒车、枪法如神,这些我们以前只在香港和外国的警匪片里见过;他们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会为命运不公,会头脑发热,甚至会大说粗口,而不是神一样的永远一脸大义凛然。这是《西风烈》带给我们的可贵的闪光点。

  这部电影的问题出在了它的意识方向。片中充满了一种自大狂式的想象,到处都有“是男人就该怎样”的膨胀,那些无节制、不加筛选的追逐打斗,在结尾处的万马奔腾被发挥到极致:那么浩大的排场居然只为了反派一人倒挂在马肚子上瞒天过海,实在有点外强中干。

  高群书的气势让人敬畏,我们需要他这样有豪气的导演,但在接受批评之外,他更需要作出反思。事实上,对于各种非议,高群书并没有当回事。如他所言,“《西风烈》现在还只是照抄、临摹的阶段,没有创新,临摹好,卖个好价钱就行了。”可是,没有创新价值,只图卖个好价钱,还怎么谈拯救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不需要对好莱坞亦步亦趋甚至照搬照抄,更不需要通过照抄好莱坞来赚取票房。实际上,好莱坞十分注重电影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好莱坞拥有成熟的电影创作方法和技巧,这些才是值得中国电影界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