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是功夫巨星李小龙诞辰70周年。
功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的一块瑰宝。由功夫文化派生出的功夫影视文化,也从中国起步,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枝繁叶茂,形成极具影响力的一大影视作品类别。
而此时,两部功夫片《李小龙》和《截拳道》来势汹汹,同场打擂。更引起人们对于功夫片的关注。扎堆纪念。我们也纪念,不光为李小龙,更为功夫片……
蕴含“中国功夫”的电影,既有功夫片也有武侠片,功夫片重在打斗、武侠片偏于侠义,两者虽有不同,却也不是泾渭分明,夹杂着交叉地带。不过无论哪一种,“功夫”都是里面的重要元素,功夫和电影,在几十年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曾经很缺少精彩的打斗
代表作:《黄飞鸿》《大醉侠》《独臂刀》
功夫片发源于中国香港,今日功夫电影取得这样的国际地位,最大的功臣是香港几十年来的功夫电影人。在香港电影发展初期受到了戏曲的极大影响,上世纪50年代,电影中的功夫元素最初还是借鉴京剧和粤剧的武打设计。那时候的功夫片主要以古装武侠为主,缺乏精彩的打斗和故事情节。
那个时代,关德兴的《黄飞鸿》系列必须提到。关德兴一共主演了60多部《黄飞鸿》,时间跨越40年,见证了香港功夫电影不断繁荣的历程。《黄飞鸿》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武打设计不断翻新。
真正打开新局面的是1966年胡金铨的《大醉侠》,真正让功夫电影大红大紫的是张彻的《独臂刀》。两部电影共同特点就是精彩的故事情节,同情节相比,功夫在电影里面还只是一种电影元素。
“英雄”早逝“小丑”登场
李小龙的出现把功夫片推向一个新高峰。《唐山大兄》的上映,把李小龙推向巨星宝座,开启了功夫片走向国际的新时代。从1971年开始到1973年,李小龙在短短三年时间内用了4部半的电影就让中国功夫名扬天下。
可李小龙英年早逝也让香港功夫电影前进的脚步有所停滞,功夫电影一度陷入了低谷。但香港的电影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后李小龙时代”的功夫片终于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那就是功夫喜剧。
在“李小龙时代”,功夫片的主角多半是不苟言笑的悲剧英雄。李小龙死后,功夫明星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找到出路。刘家良、张彻、袁和平、洪金宝、张鑫炎等人都相继改变了以往正气凛然的悲剧英雄风格,在功夫片中融入了许多的喜剧元素。“功夫喜剧时代”最红的明星无疑是成龙,袁和平导演的功夫喜剧《蛇形刁手》和《醉拳》让成龙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也终于从“李小龙第二”变成了“成龙第一”。
那段低迷而个性的时期
代表作:《黄飞鸿》《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
上世纪90年代,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香港电影陷入低迷,功夫片产量也逐年下滑。但那时又是功夫片最具个性的时期,也许因为大型制片公司都解体,电影创作者反而受到的限制更少。徐克、袁和平、成龙、李连杰等人拍出了许多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功夫电影。虽然那时功夫片的数量和热度都较鼎盛时期有所下降,但依然佳作不断。长久以来,《黄飞鸿》、《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咏春》、《铁马骝》、《苏乞儿》等影片一直是功夫片影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之后,成龙、李连杰、袁和平等功夫片领军人物相继远走好莱坞,甄子丹、赵文卓等明星转战电视圈,好莱坞大片打得香港电影没有还手之力,功夫片在上世纪90年代末陷入了低谷。
“后功夫时代”的电影梦
正当人们几乎要对功夫片失去信心的时候,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龙》横扫全美票房,居然还捞了几个奥斯卡小金人,这一意外的收获如同一支强心剂,大大刺激了日渐式微的功夫市场,也将国内一些大牌导演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张艺谋等众多导演都纷纷做起了武侠功夫梦。古装武侠商业大片的热潮来临。
这些电影也被称为“后功夫时代电影”,虽然还挂着“功夫”的标签,但是功夫元素已经抽空了,比如张艺谋的《英雄》和陈凯歌的《无极》。
这个时期,成龙和李连杰都开始走温情路线,武侠大片的奢华空洞很快令观众审美疲劳,直到一部小成本影片《叶问》,甄子丹硬枪硬马的真功夫,和荧屏上久违了的民族气节,都给呼唤功夫片复兴的电影人和影迷们打了一记强心剂。不过入行多年的甄子丹能否开启功夫电影的“甄功夫”时代,目前尚无定论,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相关新闻《李小龙》不玩功夫还原真实
由香港知名电影人文隽与导演叶伟民共同执导的电影《李小龙》昨日正式上映。和以往有关李小龙题材的电影不同,《李小龙》在功夫上的描写比较少,整体风格走文艺路线,更像纪录片。而导演也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李小龙。还特地请出了李小龙之弟李振辉担任联合监制,揭露了许多李小龙不为人知的秘密。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李小龙》中,还揭秘了李小龙的一段朦胧初恋,而这段初恋还是段“四角恋”。
除了感情生活,影片还从生活小事上描述了李小龙的个性。比如,李小龙从小喜欢打架,喜欢跳恰恰……
记者 张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