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凯歌谈《赵氏孤儿》哲学观:怎样活着才合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18:23  金羊网-羊城晚报
text1 程婴夫妇(葛优、海清饰)
text2 电影里的程婴已经不是元杂剧里的那个程婴
text3 韩厥(黄晓明饰)
text4 范冰冰(右)戏份不多但气场够大

  将于12月4日公映的陈凯歌贺岁新作《赵氏孤儿》之前组织了数次内部看片,激起了圈内三尺浪。有人叫好,赞是陈凯歌的一次突破;有人喊闷,批是人文关怀的一种缺失。但或许,谁也没真正看懂陈凯歌在《赵氏孤儿》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从观影感受而言,已先睹该片的羊城晚报记者认同不少同行的看法:前半部分商业色彩浓厚,有观影快感;后半部分略显沉闷,人物情感有一些令人费解之处。但所有的疑问都在记者独家专访了导演陈凯歌之后得以解开,原来,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蕴藏了“陈氏哲学”。而观众如果带着这些解释去看片,应该会得出比仅仅“好”或者“闷”更为深刻的感受。只是,如果一位导演不能做到完全用电影语言让观众明白他的意图,这确实也是一种不小的遗憾。

  《赵氏孤儿》的哲学

  1、关键词:报仇

  “他的报仇,就是讨个说法”

  羊城晚报:跟同名元杂剧不同,程婴最终并没有让赵氏孤儿去杀掉他们共同的仇人屠岸贾,他报仇的目的只是有一天要让对方知道“这孩子是谁,我又是谁”。“报仇”这个主题跟传统涵义相比,有了很大的颠覆。

  陈凯歌: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太大的颠覆,主要是“复仇”这个词怕人家听着烦。但的确如你所说,在电影里,程婴没让赵孤一定去杀掉仇人。因为做剧本的时候,我觉得有两件事一定要解决好。一是为什么救,到底是义士的壮举,还是小老百姓的情非得已,你得给他一个比较结实的根据。我选择了后者。程婴是想报仇,但我觉得他的想法通俗点来说,就是把孩子养大了,带到仇人面前讨个说法———你厉害,你是大人物,你把人家全家都杀了,但我偏不让你杀这个孤儿。在我看来,最狠的报复不是杀人,而是杀心。最后他成功了,屠岸贾则在手无寸铁的程婴面前完全败了。

  2、关键词:敌人

  “放下私仇,敌人只是自己”

  羊城晚报:片中多句台词涉及“敌人”一词,程婴把赵孤送到敌人屠岸贾面前当干儿子,赵孤也会问屠岸贾:“干爹,你有敌人吗?”“敌人”这个符号在片中的涵义是什么?

  陈凯歌:我一直觉得,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有让大家钦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有义愤,无私仇。故事一开始,程婴跟这些事没关系,他为什么要管?这就是义愤。程婴是个有义愤的人,他看不过去有人把别人全家三百多口都杀了,他得做出点事来。但我所说的“敌人”,其实就是他自己。就像运动员,看上去你是让对手给赶超了,但其实不是,更多的是心理上败给了自己。一个人只要能打得过自己,他就无敌了。我觉得程婴是达到了,他把私仇给放下了,他的想法变成了:你杀我可以,但咱得说清楚。人有那样的血海深仇,日子一般都过不好,但你看他吧,每天把坏日子当好日子过,我特佩服他。他是在用时间去证明一条命有多珍贵,是用非暴力的方式面对暴力,用肉体面对武器,用自己的一条命去消解仇恨。

  3、关键词:命运

  “作为父亲,谁能真的献婴”

  羊城晚报:元杂剧中,程婴是赵家门客,为了救赵氏孤儿而主动献婴,但在电影里,他被改成了一个草根医生,出事之后他两个孩子都想救,但因为事情的一步步发展,他意外和被迫地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命运弄人”这个概念加进“赵孤”的故事?

  陈凯歌:我自己也是父亲,因此这个问题不用问别人,问自己就行了。你说,我献得出来吗?肯定献不出来。他的孩子是一条命,我的孩子也是一条命,为什么他该活,我该死?这个问题不解决,程婴这个人物就不可亲、不可爱,更不可信。其实程婴这样的人在我的电影里出现不止一回。张国荣演的程蝶衣也是这么个人,他感受到自己活着的环境特不合理,就想告诉大家,怎么活着才合理。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电影里可能都应该问一个事,我们的生存环境合理吗?从这个立意讲,程婴就不能像元杂剧里面那样是个门客。如果是门客,那你天天吃人家的饭,人家出事了,你担当一下是应该的。这样,故事就没什么普遍性。程婴非得是一个老百姓,这事跟他没什么关系,但他非得这样做。这才显得是环境太可怕。

  《赵氏孤儿》的细节

  陈凯歌说,剧情片靠的就是“真实”,“一旦哪个细节塌了,整个故事就倒了”。因此那些让很多人看了有疑惑的情节,其实陈凯歌不光有自己的解释,还埋藏了不少深刻含义。

  是陈凯歌错了,还是我们看不懂?

  海清喂奶,实写葛优心细

  羊城晚报:海清喂奶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但也会有观众觉得突兀。为什么有这个镜头?

  陈凯歌:程婴救了赵孤回家,第一句说的就是:“落地就没吃过东西,喂口奶。”你可以从中看出程婴这人心思多密。而且他没有分别心,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喂。这个情节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之后的情节作铺垫。它解决了为什么后来程妻被发现时,明明抱着的是自己的孩子,但她不说。因为喂奶这个情节已经在这里放着了:她嘴上横,不满程婴把麻烦带回家,但其实她内心还是非常认同程婴的。

  羊城晚报:程妻和孩子被发现之后,程婴错信屠岸贾的“我只是看一看”,把孩子递给了他,导致孩子死去。作为母亲的程妻当时为何顺从地把孩子交给丈夫,而没有挣扎?

  陈凯歌:程婴还是说了两遍“给我,给我”,她才给了他。帮助他们的公孙之前跟程妻说过,屠岸贾如果不肯定哪个孩子是赵孤,可能把他们都杀了,万无一失。你说她被发现的时候藏在墙壁里,抱着一个孩子,你说这个不是赵孤,人家会信?其实屠岸贾还是长了一个心眼,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抱着一个不相干的孩子?”这就是一个选择的时刻,如果不割舍,两个孩子都没活路了。她选择了牺牲这个,起码还能救下另一个。

  放弃复仇,还了孩子自由

  羊城晚报:程婴将赵孤放在敌人家,是否预测到没有孩子的屠岸贾会对赵孤万分喜爱?赵孤对仇人产生了感情,但最后还是把仇人杀了,这里面的心理变化,很多人都不明白。

  陈凯歌:我们做剧本的时候反复提醒自己,要让每一个当下发生的事都是真实的,不要主观地事先设定他会怎么做,而是让故事决定人物在这个当下要做什么。最开始程婴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孩子养大了,为我儿子报仇。这个特正常,但后来他觉得不对了,特别是韩厥说:“你对孩子公平吗?”这个问题其实是程婴回答不了的。在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他跟孩子说:“你去上学,爹不跟着你了。”这等于是把孩子的自由还给了他,不再绑架他,让他有机会去享受幸福。他真是一个好爹,他对孩子的感情大过了复仇的想法。结果也就奇了,赵孤就成了程婴的翻版。就因为程婴最后还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单独的人,而不是工具,最终赵孤作出了自己的决定,杀了仇人。如果一个劲地说你得杀他,这事一定做不成。

  羊城晚报:片中屠岸贾受伤之后,程婴是大夫,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报仇机会,为何他反而把药给了赵孤,让他救了仇人?

  陈凯歌:他想让孩子报答屠岸贾的养育之恩。这一点,没有心胸的人做不到。他就觉得,不能让孩子难过,让他救完了再说。我经常感慨,要是有一个像程婴这样的人正好生活在我旁边,那就太好了。

  羊城晚报:程婴是怎么一步步放弃报仇的想法的?

  陈凯歌:不经历大事,程婴永远是老百姓。但就像我很多电影里一样,很多人被命运捉弄之后不服气,他得想法子改变这个东西。很多人说喜欢前面的兵变戏,因为热闹好看,但我自己感觉还是后面的戏有难度。就像一种呼吸,你安稳地坐着,几乎听不出来。我喜欢这种感觉。程婴是想复仇,没做成,他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差点就成了施害者;屠岸贾相反,他想做好人,但也没做成。

  不是断背,韩厥信赖程婴

  羊城晚报:为何要设计程婴和庄姬之间有点小暧昧?如果不加入这一点,似乎也并不影响主题。

  陈凯歌:我的本意是说,凭什么庄姬会相信这个人?就是程婴把脉的戏,给她建立了一个感觉———这个人特体贴。女人都有直觉,知道一个人是否可靠。因此这戏表面写庄姬,其实还是写程婴。

  羊城晚报:听葛优说,韩厥也是喜欢庄姬的。因为这样,他才放过了赵孤。但这一点戏里面看不出来。

  陈凯歌:其实韩厥不是喜欢庄姬。就像一个人有事找朋友帮忙,这朋友是个官。他会说,这事如果会影响我的乌纱,免谈;如果不是,那么可以商量。庄姬用自己的死给了他一个台阶,让他不用担责任,他就帮了。这是个常理。

  羊城晚报:韩厥后来为何对程婴如此依赖?他天天晚上来找程婴,以致有看过电影的人说他们俩是不是有点“断背”。

  陈凯歌:韩厥为什么对程婴不离不弃十五年?因为程婴踏实,有安全感。连屠岸贾天天吃他的药都不怀疑,你说这个人可靠不可靠?韩厥对他不是有依赖,就是跟他在一起觉得舒服,生活都不一样了。我们生活里头不是也常有这样的体会?程婴就相当于我们今天那种最可靠的朋友,一种最稀缺的人。这种人对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安慰。

  羊城晚报:屠岸贾在发现庄姬死了之后很愤怒,对韩厥劈了一刀,这里面包含什么心理因素?

  陈凯歌:屠岸贾一辈子有两个目标———权力和女人。但女人死在韩厥面前了,他那一刀是宣泄,他本来没想让这个女人死。他杀了赵家满门,都不想杀庄姬。他对这个女人有占有欲,这个是可信的。

  “我不是老大哥,更不是老大,也不是大哥”

  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姜文的《让子弹飞》和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逐鹿贺岁档,人称“贺岁档三部曲”。这场票房之争又因为葛优在三部片中均有出演而显得格外戏剧化。作为“三巨头”之一的陈凯歌,如何看待这场即将到来的“你死我活”?

  《赵氏孤儿》的市场

  羊城晚报:三部大片争贺岁档,您是否作好了最好和最坏的准备?

  陈凯歌:其实我们做声音混录的时候,碰见过好几回。大伙儿聊天,拍照,特别好。我一直就是这个想法:我这么多年,就没跟任何人争过。我不是老大哥,更不是老大,也不是大哥。我没有争的心。

  羊城晚报:是否担心悲剧定位导致这片子在贺岁档不受欢迎?

  陈凯歌:不担心。因为葛优演的程婴不是悲剧人物,悲剧的人是屠岸贾。最后你甚至说程婴的结局是个喜剧也行。你就把这个主人公当成是世界上很难找到的一个可靠的朋友就行了,观众就能明白了。不用老提忠义呀,悲剧呀。

  羊城晚报:从市场角度而言,您是否看好《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

  陈凯歌:他们对自己的电影态度都挺认真的。既然这样,就肯定是有信心的。当然,虽说大家都在一个棚子里头录音,我不能说推门就进去。我自己就觉得,我们仨能这么坐着,还吃顿饭,还真挺难的,挺好的。

  羊城晚报:您是否可以认定,葛优在这部片中表现最出色,因为他这个角色对过去的喜剧路线最有突破?

  陈凯歌:不好说。他是一个慎重对待每一个角色的人。他不会在某一部戏里格外用力———他也不是用力的人,聪明人不用蛮力。我觉得三部戏他应该都演得好。当然从角色讲,程婴这个人物既平凡又独特,他的演绎在戏里面站得住。

  羊城晚报:相比过去的作品,您认为自己在《赵氏孤儿》中体现的最大成长是什么?

  陈凯歌:我觉得自己这么些年没多大进步,这是真心话,因为已经没有那种非要怎么样的心情了。我一直跟自己说,你想拍什么样的题材和想拍成什么样是一回事,环境和你自己允许拍成什么样是另外一回事。你得尊重这个客观事实。这样,你才能平心静气把每一个电影都当作第一部电影来对待。

  《赵氏孤儿》的演员  葛优(饰程婴)

  “有了葛优,这汤味道就好”

  羊城晚报:之前葛优在接受我们独家采访时说,那么多演员,您找了他,他就是您心目中最合适的程婴。但葛优过去演的非喜剧人物屈指可数。您为什么找他?

  陈凯歌:葛优有太广泛的观众缘了。好些人都应该琢磨琢磨,为什么有那么多观众都喜欢他呀?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赵氏孤儿》里用他的原因,因为他就是“可靠”的代言人。打个比方,今天我出门,就跟隔壁大叔说:“我把钥匙交给你,我老婆回来你给她。”大叔说:“行,这事我肯定给你办到。”就是这个感觉———可靠!葛优就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他能演程婴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一样的可靠。拍的时候,他也真的是把自己跟人物混一块,自个儿都分不出来了。电影怎样算是好呢?好电影都是一锅汤,土豆白菜西红柿,最后都看不见了,都化锅里了,没有什么单独的东西,你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锅汤。有了葛优吧,这汤味道就好,不烫嘴。

  海清(饰程妻)

  “有爆发力,演戏特别舒服”

  羊城晚报:片中程婴的妻子是母性的代表,这个角色为何找海清?您也看过《蜗居》?

  陈凯歌:我没看过《蜗居》,海清是人家推荐的。我觉得她在片子里就特像是葛优的老婆,也挺较劲的一个人。程婴救了赵孤回来,说:夫人,给咱们孩子也起了个名字,是前程远大的意思。她的眼神特怀疑,觉得这么危险还有什么前程?她就是一个市井的媳妇儿,我没要她特别三从四德,或者女中豪杰,就是一个普通人。找海清,一是因为她演戏有爆发力。片子里屠岸贾搜寻她和孩子,她藏的墙被打开的时候,那一瞬间,感觉特别真实。还有,她演戏特别舒服。生活中我见她,感觉也挺顺的。

  范冰冰(饰庄姬)  

  “她能演戏,不当自己美女”

  羊城晚报:赵孤之母庄姬死得很壮烈,为了让韩厥放过她的孩子,她哀求韩厥在屠岸贾面前假装不知道她已经生下了孩子,并挺着假肚自杀。你选范冰冰来演,是因为你觉得她在中国的女演员里最能演出这个气场?

  陈凯歌:我看这个角色的时候,最开始没想到她的气场大,我只是想,这女的真可怜。你说她开始多风光啊,但这个命说变就变了,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让人觉得,人哪,别在高处,太可怜。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正常的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自己的命换她儿子的命。选冰冰呢,是因为她能演戏,她可以不觉得自己是美女范儿,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处境尴尬的普通女人。她跟程婴说:“告诉孩子以后别报仇,过普通人的日子。”淡淡两句话,冰冰就把这个女人一辈子的经验都说出来了。

  黄晓明(饰韩厥)

  “他很焦虑,态度不是装的”

  羊城晚报:之前黄晓明在一些作品中的表现都挺受外界争议,您用他的原因是什么?这次他的表现怎么样?

  陈凯歌:晓明很焦虑,他想做个好演员,他在片中硬是要求在自己脸上开出一道血刀口来,我觉得就有点对天发誓的意思———非要做一个能演戏的演员。我老觉得他像张国荣。为什么呢?因为张国荣演《霸王别姬》的时候也有这么一种心态:大家都说我的脸漂亮,我得告诉你,我的戏比脸漂亮。当然,也不可能通过一部戏就脱胎换骨了。晓明还很年轻,有很长的路要走,得慢慢磨练。但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不敢说帮他,都是他们在帮我,包括晓明在内。我现在看到他的状态很感动,他的态度真的不是装出来的。

  王学圻(饰屠岸贾)

  “作品太少,否则能拼葛优”

  羊城晚报:很多人看片之后对王学圻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表现比葛优还好。在您心目中,他是不是唯一能跟葛优实力抗衡的男演员?

  陈凯歌:我老说王老师命好,当初《梅兰芳》里演十三燕,大大地扬名立万了。呵呵,开玩笑的说法。王老师吧,我一直说,他过去是“小人物演大人物”,现在是“大人物演大人物”。屠岸贾是大人物,他也是大人物,所以大家才觉得他演得像。我觉得每个演员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先是演戏,后来就是演人了。王老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人的际遇不同,如果过去王老师有更多作品,大家可能就觉得他跟葛优老师有得比较了。【本报独家】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