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近日,由朱赵伟导演执导、李学庭担当编剧,李树建、柏青领衔主演,青年演员王爱霞、王献光、郭付有、祁秋娥、刘晓光、吴江南等联袂出演的电影《清风亭》将登陆全国院线。
《清风亭》根据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改编,主题立意超越传统道德层面,立足人物命运情感,剖析深入,挑战80后90后道德底线。
风雨沧桑的清风亭上,一出养子悲歌让观众感动,《清风亭》讲述了张元秀夫妇在清风亭见到了弃婴,拣是不拣,两位年迈的老人能否把这个婴儿养活,这种悬念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待他俩把弃婴抱走,殷切企盼的观众才放下心来。在抚育张继保的过程中,张元秀夫妇对自己的养子倾注了天高地厚般的挚爱,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但张继保刚刚懂事之时,便向张元秀询问他的身世来历,张元秀意欲遮掩又难于自圆其说,这种思想冲突,也使观众揪心。张继保逃走,贺氏痛彻肺腑,同老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至撕打起来,这种冲突是出于对养子的极端的疼爱,让观众同情。当周桂英诘问年过七旬的张元秀夫妇,为何还能生育,张无言以对,这也是思想冲突。在清风亭前,张元秀夫妇面对中了状元的张继保,从求其相认到拒不相认,从充满希望到彻底绝望,以致二位老人当场身亡,这种把戏剧冲突推向极致的手法,正是《清风亭》的原创者和改编者的高明之处。上述一系列尖锐的戏剧冲突,使《清风亭》牢牢吸引了广大观众。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的传统道德是崇尚信义,宽厚待人。生活中,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是人之常情。中国人民,对于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之徒,历来都是痛恨的、唾弃的,视为不齿于人类的败类。《清风亭》一剧是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挞。朱赵伟导演将张元秀夫妇的“善”,与张继保的“恶”,作了鲜明的对比,或欲抑先扬,或欲悲先喜,且层层递进,步步加深,营造了戏剧情势,加重了悲剧氛围,深化了主题思想,强化了演出效果。当巨雷劈死张继保之时,观众心中的块垒才得以抚平。这种结局正是应了那句人们常说的民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是对80后90后丧失挑道德底线的最好诠释。
李树建演出《清风亭》数千场,到处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主要有赖于他非同一般的表演水平,此次将《清风亭》搬上大银幕,内容不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直指人性深处,传达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人类情感。《清风亭》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这种与人民大众抑恶扬善心理的契合。电影《清风亭》对80后90后的高台教化作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