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我的少女时代》由著名的残疾女作家张海迪担任编剧。讲述了一个残疾少女方丹在窗口读书认识了英俊少年黎江的故事。两人相识后,每当方丹听见楼下的摇铃声,她就知道黎江来送书了,他们成为彼此忠实的朋友。后来,方丹随父母下放到了农村,她在大树下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还克服自身的病痛,刻苦学习针灸为乡亲们治病。春天,村里的孩子们用木轮椅,抬她过河去给人们治病;冬天,孩子们在风雪中推着方丹去救治病人……就这样,她用自己的爱心和热忱感动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看点一:故事纯美 残疾人的坚强人生
这部根据张海迪的小说《轮椅上的梦》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从故事缘起的一开始就保持了其纯净完美、以及真实感浓郁的特色。按照编剧张海迪的话说,“这部电影就是要在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的确,影片主人公——十五岁的小姑娘方丹的生活遭遇以及情感上的茁壮成长,都真真切切地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下生活的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坚强的方丹用无比的自信和贯穿影片始终的笑容,将一个完整无缺的纯美故事带给观众。
看点二:情感真挚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曾经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隐形的翅膀》,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电影制片人赵慧利,经她手发行的影片不计其数,但这位从影20余年的“老影人”却一直期望着能再拍摄一部能体现人间真挚情感的影片。“记得我小时候的生活虽贫苦,但我们精神世界是很丰富的。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让保尔的形象深入我们这一代人的内心,保尔给了无数人希望与力量。我们有保尔·柯察金的身影伴随成长,激励心智。可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要有这样的精神食粮。”
赵慧利的丈夫、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冯振志对此感同身受。“那是2004年初,我偶然在媒体上看到关于一名失去双臂的女学生自强不息,最终读完大学的报道。”冯振志深受感动。“很多孩子享受着富裕和安宁,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可是,怎样应对人生的逆境和挫折,他们怎样才能做到逆境中不消极沉沦,顺境中更清醒顽强?”夫妇俩在讨论那则报道时,决定拍摄一两部表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影。
于是,这部饱含着张海迪青春激情的《我的少女时代》,伴随着这夫妻二人同样的真挚情感应运而生了。
看点三:画面精致 重温那纯真年代
影片采用全胶片拍摄,从根本上就保证了电影的原汁原味的美感,故事所表现的时间从上个世纪的1969年到1973年,跨越整整五年。因此影片要求从布景、化服道、演员表演、人物的精神风貌、到音乐插曲的创作等等都回到那个年代。与此同时,剧本所表现的内容极其丰满,涉及到一年四季,需要拍摄春、夏、秋、冬里不同的风光。由于跨季节拍摄,影片的拍摄成本大幅度提高。但是为了尽可能地使影片的真实程度达到最佳,导演和制片人均不惜增加成本和加大工作量,众主演们亦是全力以赴。
尤其是冬季雪景,由于外景地在较为偏远的山西广灵县,冬天很少能下出剧本中所要达到效果的“美雪”来。剧组只好从北京租用几台造雪机,到外景地现场造雪。摄制组每天用洒水车拉上百吨的水,通宵达旦地造雪。为此影片的摄制成本大大提高。如此一来,影片所呈现出的精美画面却在极大程度上为故事的情感渲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导演和摄影师的精心掌控下,一幅幅田园美景,一笔笔绿树黄花,更展现了那个纯真年代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纯美。
看点四:表演淳朴 张力略显不足但情感动人
饰演方丹的李依晓在从影之前,是一名京剧演员,她自九岁开始学习京剧,并且获得新苗杯、宝钢杯和梨园杯京剧大赛金奖。为其日后的影视剧表演打下了深厚的功底。年纪尚轻的她却已经主演了有16部电视作品之多,如《北方有佳人》、《狙击手》、《母亲心》、《圣堂风云》等,并曾在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中获得最具潜力女演员提名奖。在《我的少女时代》中李依晓是第一次在电影中扮演女主角。由于包括她在内的主要角色都很年轻,对过去父辈们的生活已然缺少了解。要让他们演父辈们年轻时的生活,适当的培训和了解是必要的。因此,在拍摄开始之前,李依晓等年轻主演们已然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深入地“体验生活”,体会角色。主要是跟一些父辈人包括导演和编剧张海迪请教情节中人物的感受和生活经历。为了演好方丹这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李依晓更是话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来亲身体验。最终到拍摄时,李依晓的不懈努力以及张海迪的言传身教,让方丹这个角色真真切切地展现在大银幕之上,感动不少观众的同时,张海迪也为之动容,夸赞李依晓的用情真挚,和拍摄时的全力以赴。
另外,影片中几位饰演农村娃的小演员,更能让人们眼前一亮,为影片的故事走向和主演的情感发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文/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