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研讨《乌鲁木齐的天空》:展现人性之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4日04:50  《中国电影报》

  由天山电影制片厂、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出品,华影公司全国发行,西尔扎提·牙合甫执导的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乌鲁木齐的天空》(以下简称《天空》),日前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办观摩研讨会。与会专家从艺术手法、叙事风格等方面对该片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认为其能以细节取胜,以小见大,所表现的爱情、亲情、邻里情“情情动人”。

  通过生活小事彰显人性之美

  张宏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

  天山厂近年来在故事影片的艺术探索、电影美学探索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影片《天空》更是在主题与价值体现上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观。在表现当代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同时,聚焦于新疆现实生活中多民族共处的底层,通过表现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彰显出人性之美。

  以小见大表现“晴朗天空”

  谷国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

  影片摒弃了过去一些文艺作品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手法,把概念意义上的民族关系还原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真善美。通过小院里各民族之间和平相处的“小”场景,生动表现出各民族之间形同大家庭成员般相处的新时代社会关系本质的“大”概念。主创人员经过和谐的创造,最后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突显主题——“乌鲁木齐的天空晴朗”。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人性人情美

  刘宾(著名评论家、学者,新疆自治区文联原党组书记):

  《天空》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根植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情意基础上的民族关系。通过对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新的历史,缔造美好、五彩斑斓现代生活的壮丽图景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各族人民是一家”的时代精神的重大主题。

  真实展现了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相处

  牛颂(北京市民委副主任):

  西尔扎提导演的另一部影片《鲜花》入选了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季少数民族电影展环节,今天看的《天空》同样是一部风格独特的民族影片。影片成功之处在于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而是真实还原了五六十年代新疆地区各民族之间不分你我的融洽局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我认为《天空》做到了《周易》中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影片中既描写了60年代较为沉重阴霾的“天空”,又有新世纪明快晴朗的“天空”的绘影;而内容又很厚实,具有包容性,与以往载歌载舞的方式不同,这是一部比较“接地气”、真实展现民族生活的民族影片。

  拍出少数民族性格

  章柏青(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少数民族影片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拍出民族的性格。《天空》中几个民族家庭男女老少,拥有着不同民族、职业、经历、语言,但却能够互相支持,相互帮助。面对同一种突发状况时,可以从每个人物待人处事的方式中清楚地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性格特征:精明干练的主任海里且姆,能言善道的公安巴图尔,热心助人的打馕师傅马合木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观众眼前。

  有着生活的深度和积淀

  伊明·艾合买提(新疆艺术学院原院长):

  《天空》不仅还原了历史的真正面孔,更把本真的东西表现出来,体现出生活的深度和积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没有不同民族的概念,影片表现的不是民族关系,而是人文关系,亲如家人的关系。

  历史与现实客观对比给观众以思考

  张思涛(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

  《天空》取材于乌鲁木齐市60年代和当今21世纪这样两个不同的时空截面,让观众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间来了解乌鲁木齐的天空,且只是客观真实地呈现,并没有刻意去剖析和批判历史,给观众更多的空间思考。

  穿越文化差异的屏障

  张卫(CCTV-6《中国电影报道》制片人):

  当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第一强调的不是民族性,而是人性,是怎样打动全球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观众。《天空》中这种人性美的理念,更能够超越时代、种族、地域,穿越文化差异的屏障走出国门。

  西部“暖流派”电影

  吴冠平(《电影艺术》杂志主编):

  《天空》是一部典型的西部“暖流派”电影,叙事宏大且细致,充满着无处不在的关怀和温情。犹如冰冷世界中的一丝暖流,拂过之处呈现一片生机盎然,这也许是将来西部电影发展的新方向。

  缝合和间离的创作手法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

  少数民族电影需要运用缝合和间离的手法。所谓缝合,就是和一般题材进行对接,以求拥有更多观众。《天空》既有民族大团结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时代主题,更重要的是有介入人性关怀、人文关注的普世性主题。而间离就是区别于一般题材所体现的特质。《天空》是一种深层次的间离,让不同民族的不同特性成为民族感情沟通的基础和桥梁。

  突破原生态叙事方式

  饶曙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天空》突破了原生态的叙事方式,通过具体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视角,折射出新时代的民族关系,以及如何随时代变革和社会进步而发展。它把我们人性内涵、人文内涵、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转化为一种鲜明的人文形象,利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电影画面,使电影达到较高水准。

  展现乌鲁木齐之美

  任华(乌鲁木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影片通过城市真实的场景展现了乌鲁木齐的美,《天空》的创作团队拍摄电影时带着一种感情,更带着一种期待,就是期望让外界更多地了解乌鲁木齐。作为一个乌鲁木齐人,我很感动和高兴,能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影片,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认识和了解乌鲁木齐。

  故事梗概

  20世纪60年代,为创建“四好大院”,汉民贾如云,回民马万喜一家,哈萨克民吾努别克一同搬进了原来只有维吾尔民马合木提一家和巴图尔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甜水巷1号大院。汉族年轻画家刘沛突然来到大院,却阴错阳差因意外事故导致右手残疾,而后大院里的每一个人尽全力保护、照顾这个受伤的年轻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深藏于心中的情感纠结被真情化解,乌鲁木齐的天空依旧那么清彻和温暖。

  专家点评

  《天空》塑造了多个可爱的人物形象,观影过后你会想象每个人的样子,他们的性格,说话的不同语调,不同的情感,都能给你会心一笑的感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电影艺术》原主编王人殷

  《天空》没有大场面,没有大明星,完全是以一种小片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从制作、发行到导演、演员,无处不展现出这是一个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好作品。

  ——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赵葆华

  悲的地方,让人泪流满面;喜的地方,惹人开怀大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

  《天空》遵循了“塑造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本质特征”的规律,通过时代的变迁、人物的命运及人性的真善美,自然地传达了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相处。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

  《天空》体现了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也包括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中“现代性”的成长,即用各民族“多元”的个性展现中华“一体”的共性。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皇甫宜川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