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被影评人盛赞为“国产电影救星”的《钢的琴》终于公映,导演张猛(微博)却在此时病了。
张猛的这场病,很容易被联想到是压力太大。照理说,左手举着东京电影节两项大奖,右手揣着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头顶微博各名家的溢美之词,《钢的琴》应该能坐等票房。可从首周末300万的票房来看,电影院和观众并没有给这位“救星”太大面子。
与同期热闹上映的《武侠》等商业片相比,《钢的琴》基本被电影院“抛弃”。“这么好的电影,一个厅只有8个人。”观众朱女士至今仍不愿相信这样的场面。难道电影节得奖、观众好口碑、“国产片救星”这些噱头,对影院没有任何意义?影城一位经理无奈地说,“片子太多,影厅有限,无能为力。”
事实上,成本投入也不完全决定影片质量与影片的上映命运,《观音山》算不上是大制作,投入不超过1200万元,充其量算是中等成本制作,但《观音山》舍得“吆喝”,在推广方面仅仅是机票钱就支出了40万元。再往前看,当年《疯狂的石头》也算不上大制作,但票房和影响力都相当不错,除了影片质量有保证外,它们还赢在了宣传推广上。
不少人喜欢把一些关注度不高的影片称为“一日游”或“打酱油”电影。“一日游”相对客观地描述了这些影片的生存现状,但如果真说它们是来“打酱油”的,就亵渎了这些小制作影片坚守的价值。大量小成本制作的电影里固然掺杂了“企业形象片”的杂质,但谁能否认这其中还囊括着众多优秀的、带有文艺色彩的小众电影呢?
那些体现着纯粹个人风格、不为讨好市场而改变自己的电影,好似别致孤独的灵魂,在这个俗世里坚守着清高与自我,甚至寂寞。没有市场并不代表它们不优秀,反倒是院线并没有给足它们应得的放映空间。
7月21日,《变形金刚3》将登陆影院,这对同期上映的所有国产电影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强敌来袭,我们希望更多真正爱电影的人,为《钢的琴》这样有坚守的真诚之作,再添加一点票房。
好电影,不该落到只有好口碑的境地。
唐雪薇
(责编: 柳星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