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波
“这部电影现在是科幻片,但五六年之后,我觉得一定会变为现实。”读者杜丰兴奋地说。
美国科幻片《源代码》8月30日起在国内上映后,立刻成为网络新宠。昨天,本报特别邀请的20多位心理学、哲学、计算机专业的读者在杭州新远国际影城观看了这部电影。从映后的评价看,类似杜丰这样的IT人士对影片大多赞不绝口,普遍给了电影90分的高分。
IT男很兴奋:从技术角度来说没有漏洞
杜丰是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系的老师,计算机硕士。他告诉记者,早在几个月前,自己就已经在网上看过《源代码》,但昨天第一次在影院里看,反复咀嚼,发现电影更有味道了。
“这个片子从技术角度来说没有漏洞。导演借用计算机领域的源代码技术讲述了一个现实故事。计算机程序由源代码制造,男主角史蒂文上尉相当于入侵程序的木马。因为这个木马优先度高于程序,所以可以在程序里获取信息,反复调动程序。也就是电影里我们看到的,他可以N次穿越。”
在杜丰看来,导演反复让观众看到史蒂文回到过去,然后在8分钟里去找出爆炸案的凶手,其实是一个伏笔,或者说障眼法。“古德温指挥官不断对史蒂文强调,他在穿越时空里打电话,现实世界里是收不到的。但最后我们看到古德温受到了史蒂文的E-MAIL。其实。这代表这里的古德温和穿越后的史蒂文其实是在一个平行世界里,因为电影里有人告诉教授,他们制止了一起爆炸案,凶手被抓到了。电影里,史蒂文的每一次穿越其实进入的都是不重复的平行世界。”
哲学医学精英眼里:这片子甚至不算科幻
“电影还是蛮好的,但是走出影院后,就觉得这部电影比其他科幻片欠缺了人文关怀。在哲学领域,人是最重要的。”读者陈烈荣学哲学出身,也是心理学系研究生。在他看来,电影里不管是源代码还是穿越,其实都只是包装,实质说的原理和弗洛依德的梦境分析差不多。
“类似的测谎仪、脑电波检测,严格来说也是源代码技术。所以,我觉得这并不是科幻片,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可能,我带着科幻片的期待去看,所以有不少的落差。”陈烈荣给片子打了75分,“我还是更喜欢《阿凡达》。它对人未来的生存空间讨论比较多,而且更有深度和预示意义。这部电影讨论得不够。”
从医20多年的读者胡勤辛也认为带着科幻片的期待去看《源代码》的确会有落差。“我是做分子生物、基因研究的,电影里的源代码重组在逻辑上和我从事的工作非常接近。现实生活中,人的基因也是源代码,如果也可以排列重组,那样很多绝症就不复存在,这些都是医学领域的研究课题。所以,这片子我越看越不像科幻片。”
“这部电影的过程看上去只是机械化地重演8分钟穿越。但是,其实内容说的还是挺深的。我是谁,我在哪里,谁决定了我是我……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哲学系的在读研究生林先生说。
(责编: 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