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七问《辛亥革命》 张黎:“不要把我放火上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8日03:01  新浪娱乐微博
七问《辛亥革命》张黎:“不要把我放火上烤”电影《辛亥革命》首周票房1800万

  策划/新浪娱乐策划组   采写/陆姝

    9月23日,被认为是今年国庆档三部主打大片之一的《辛亥革命(微博)》上映,拉开了国庆档的序幕。首周三天收获票房1800万,虽然拿到了当周国产电影周票房冠军,但和1亿的投资相比,算不上是太好的成绩。

  票房虽波澜不惊,口碑却两极分化。在国内几大电影评分网站上,《辛亥革命》的评分在7分以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分数主要是由“满分+低分”取平均而来,即表明观众对影片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势。新浪微博上的情况也大致相同,赞孙淳(微博)、陈冲演技精湛、战争场面震撼的评论比比皆是,指其剧情松散如“流水帐”的亦不在少数。

  “因为他是张黎,所以可以体谅”;“因为他是张黎,所以理应更好”。——认可的人和不认可的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理由。作为曾执导《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一系列高口碑、高品质、高收视的电视剧的导演,张黎此番初登大银幕,又是拍摄自己熟悉的历史题材,观众的期望值自然颇高。

  面对高期待,张黎说:“《辛亥革命》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面对“主旋律说”,张黎大方承认《辛亥革命》就是主旋律,“我不明白有些人希望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什么?对历史的颠覆?还是言行的出位?显然这不应该是对这部电影的要求。”面对对历史探讨力度不够的质疑,张黎说:“不要把我放火上烤。虽然一直有人想在这个话题上把我放到炉子上。我可以明确地说,《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就是向辛亥革命致敬!纪念与缅怀是主要的基调。”谈起执导《辛亥革命》,张黎直言:“我没有被招安。不是妥协,是达成共识。”

  新浪娱乐抛出七大质疑,即使是面对最“心照不宣”的问题,导演张黎也没有“打太极”,反而毫不避讳,坦白到令人吃惊。采访提纲很短,张黎却以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回复,首次向媒体剖白自己的创作心声。

  ——质疑1:节奏像电视剧不像电影?

  ——答:“《辛亥革命》是中规中矩的电影”、“武昌首义段落有遗憾”

  所谓电视剧之节奏或电影之节奏实际上是节奏感。

  因为篇幅限制,我不得不压缩,又不愿意丢失人物的内心层次,所以很多情节不能从容展开,细节不能完全展开。我甚至觉得有些段落不够从容。有些地方若再慢一些会更好。

  当然,严格地说,《辛亥革命》是一部讲述历史进程的电影,自秋瑾之死,揭开整个辛亥革命流血牺牲的序,之后是广州起义、武昌首义、阳夏之战、建立共和,整个电影基本是四大块,重大历史节点不允许略过或虚写。我们努力在情节之间寻找关联,寻找内在的逻辑,并试图建立电影化的语境。比如我们确立了牺牲的主题,年轻人为信仰而牺牲的精神,努力建立黄兴和徐宗汉的爱情关系,建立孙中山和黄兴的革命情谊,袁世凯的窃国投机本性、清廷的无能、愚味以及退位的无可奈何等等,并且努力在镜头语言上营造电影的气质。战争场面的逼真、残酷等等。既要说事,又要写人,又要抒情,又要电影化,应该说电影化的程度是很高的。

  如果说有问题,我也承认,武昌首义章节。那么复杂的背景,孙中山、黄兴不在国内,也就是说电影中两个主人公都不在场,“主要的戏落在主要人物身上”,这一基本的叙事法则用不上。同时,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又那么复杂,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清廷紧急调湖北驻军镇压,武昌后防空虚,才有了起义的机会……很多事件不在一条线上,又不能违反历史事实,所以这部电影的创作条件是“先保事,后保人”,如果非要说《辛亥革命》不像电影,我也只能说是在这个段落里有些缺憾。

  有人说,如果觉得像电视剧也是像我拍的电视剧,因为我一直把电视剧当电影拍,而且拍得太好了(大笑),所以观众看到熟悉的影像风格时,觉得手法像,但长度又不过瘾吧(大笑)!

  我要说的是,《辛亥革命》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所谓规矩电影,就是主题、故事、情节、人物都应该是基本完整的,对白、台词,事件的进展、表演是完整的,有系统的,演员不论大小都要有戏,表演都基本在一个水准上。人物进出要有章法,不能太跳。同时,在造型、场景、道具上力求准确,如果你们说这不是电影,节奏慢了,那你们觉得什么像电影?PPT?MV?还是明信片? 

  ——质疑2孙中山有点“高大全”?

  ——答:“就是要展现这个高大的形象” 

  与其说孙中山这个角色处理上高大全,不如说孙中山本人就是这个样子。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者”,这个称呼不是随便叫的,也许今天的人已经不熟悉那种伟大人格和革命情怀了,不知道当时所谓革命意味着流血,杀头,被放逐,或者即使知道,但电影电视看多了,麻木了。

  我们在设计中,努力还原孙中山的革命者的气质,就是要展现这个高大的形象。对于孙中山这样的人物,不是把他们往日常生活,往柴米油盐的生活里拉,而是我们要尽量寻找感同身受的体验。

  ——质疑3《辛亥革命》就是传统主旋律?

  ——答:“当然是主旋律”、“我不明白有些人希望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什么?” 

  当然是主旋律,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拍这部电影的初衷。

  必须说明的是,《辛亥革命》是全国政协发起的、二十几家出品单位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做的纪念电影,是一部官方电影。辛亥革命是一场改变所有中国人命运的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从此,中国没有了皇帝。从此,百姓见到官员不必下跪,女人不用缠足,可以接受教育,等等……虽然反帝反封建到今天还是我们思想革命的主题,但毕竟完成了开创性的一步。

  如果观众觉得叙事和人物造型还是有很强的主旋律的感觉,那么他们说的是对的。我们传达的就是传统的,严肃的历史概念,故事和人物造型必须是严肃的、工整的。这部电影我们开始定位就非常明确,不在主题上、观点上寻找突破,而是在艺术上有所建树,克服既往的所谓的主旋律电影的空洞,注重故事,注重人物塑造。在制作上努力寻找和尊重事件发生年代当事人的精神气质,同时寻找革命与牺牲精神。我不明白有些人希望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什么?对历史的颠覆?还是言行的出位?显然这不应该是对这部电影的要求。

  ——质疑4探讨历史的力度弱于《走向共和》?

  ——答:“不要把我放火上烤”、“不是妥协也没有被招安”

  我看到了这种说法。有人说,比预想的要好看,但还是看出张黎的某种妥协。还有人说,对一般观众来说,已经够了,但对于了解历史的人来说,觉得不满足……

  我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什么意思。不要把我放火上烤。虽然一直有人想在这个话题上把我放到炉子上。我可以明确地说,《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就是向辛亥革命致敬!纪念与缅怀是主要的基调。同样,辛亥革命已经100年了,其进步性、革命性已经被反复证明,主题与意义上不允许有任何颠覆。我已经反复说过,十年前的《走向共和》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试图用电视剧的方式把当时的史学界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传达出来,从而对历史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通常有一个规律,先是史学界或思想界有一些新的资料,新的观点,然后是大量的书籍、电视专题介绍这些观点,这些东西可能要经过很多年的沉淀,然后在艺术作品中有所表现,这是一个规律。

  像《走向共和》那种在史料、观点、书籍还没有广泛传播开来的时候,突然有一部文艺作品用通俗的方式大规模全方位地展示普通观众不熟悉的一段历史,的确给人比较强烈的冲击。艺术形象的东西总是比文本的东西生动,鲜活,对有些观众来说一时难以接受,所以引起了一些争议。现在看来,那些史学界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常识、共识。

  观众这些年的艺术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分得清历史评价与情感表达、艺术塑造的区别,就象当年的解放区,《白毛女》第一次上演时,有战士举着枪上台就追黄世仁,要枪毙他。当年袁世凯的形象也让很多人接受不了,要掐死孙淳,也恨不得掐死我。现在说起来,都可以当笑话说了。

  此外,我还想表达一个观念,就是,一个艺术家,有责任用艺术形象传达正确的理念,正确的历史观,寻找历史理性,传达伟大的情感,并且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品格。这是艺术家的使命与职责。这个过程,可能有时与当时的政治条件、民众的接受程度不太同步,但只要是真诚的、严肃的、科学的,就一定会被接受,被承认。现在看来,对这段历史的讲述认真严肃的创作,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所以严格地说,不是妥协,而是达成了共识。我做这个导演是投资方和各方领导选定的,既不是我被招安,做了妥协,也不是领导的观念改变了,这是我们整个社会政治进步与艺术创作上的自信与成熟,在《辛亥革命》的这个主题上,并不需要突破与颠覆,如果有遗憾,只能说篇幅有限,层次不够细致,有些细节不能一一展开,人物塑造会受到影响。

  质疑5:传闻公映版和导演版大不同?

  ——答:“这个谈不上”  

  这个谈不上。如果说有变化,是长度,开始的时候是3个小时,主要的区别是很多细节、层次,包括成龙与李冰冰的激情戏。后来审查的时候删除了。

  开始我有一些小小的意见,这其实是对电影的本体的理解、对电影的商业性的理解,同样也对人物关系和人物的塑造有好处。但审查的时候也许领导考虑的是官方电影的严肃性,还有这部电影也许会有很多中小学生包场,这部电影我希望孩子们能看到,所以删掉也是对的。

  质疑6与《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比又如何?

  ——答:“这种比较很正常、是应该的 

  《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是献礼片,《辛亥革命》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纪念电影。同样作为官方电影,三部电影在主题的表达、人物塑造的严肃性、可信性上或者说对创作态度上的要求是一样的。所以观众这种比较很正常,也是应该的。这说明观众非常清楚怎么看这部电影。至于观后感,完全取决于观众的个体审美经验与个人趣味。说好说坏,我都非常感谢,因为毕竟是看了。

  ——质疑7如何看待两极化口碑?

  ——答:“很多观众会有先验的抵触”、“希望观众感受到电影本身的魅力”

  你说的口碑的两极化这个现象我同意,也很正常。

  一部电影总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但所说的两极比例更能说明问题,我非常关心观众的意见,也一直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我们还收集了很多院线信息。微博上的留言我也一直在看,那完全是个无拘束的表达,应该说比较真实,但我看到的,应该是八成以上说好,不到一成有意见吧。

  坦白地说,像《辛亥革命》这种官方电影,很多观众会有一种先验的抵触,觉得是在教育他们,给他们洗脑子。现在很多人,愿意表达个性,表达自我,拒绝教化,拒绝日常生活泛政治化,这非常正常。尤其观众在微博这种相对私人化表达的空间里的议论,也非常容易理解。我不认为是对这部电影的不认同,而是某种表达他们自我的特别方式。

  我相信看了这部电影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首先,这是一部严肃的电影,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里面的战争场面、很多文戏也是很经看的。在电影语言和我们做了很多努力 ,在人物造型、视听效果、表演、剪辑、音乐上做了大量细致的努力,希望在创作上回归“电影本体”,所以我也希望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在回顾这段历史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电影本身的魅力。回归电影本体,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希望观众能够体会到并喜欢这部电影。

   关于“辛亥革命”

  在答完所有提问之后,张黎“有感而发”,在文末写上了以下这段对辛亥革命本身、对《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理解和体悟,完整呈现如下:

  张黎:“反帝反封建依然是今天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命题

  最后,我特别想说的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革命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反帝反封建,反帝这个主题很好理解,但反封建是什么?向上是推翻帝制,打倒皇权,向下则是开启民智,唤醒麻木。革命所为何事?是给天下的孩子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天下人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在我看来,我们的国家文明进步,科学昌明。这对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那曾经是一个多么愚昧、封闭的民族,除了积贫积弱,更可怕的是麻木、冷漠、看客心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指被受虐者对施暴者的依赖)等等。中国的百姓历来是君臣父子,三纲五常,何尝有过青春?有过自我?直到今天,这个使命依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依然是今天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命题。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当时的革命者,从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纠结的任务,既要推翻皇权,又要唤醒民众,所以,这场革命从开始就困难重重,所谓“慷慨赴死易,唤醒生者难,登高一呼易,移风易俗难。”

  而他们最坚定的一个信仰就是革命、前进、牺牲、用自己的血证明和呼唤青春的中国,用、的生命撞击沉睡的心灵与死亡的大门。这样的主题,这样的表达,还不够深刻吗?

  我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告诉观众怎么看这部电影,但我作为一个导演,我希望我们的观众,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走进影院,观摩这部影片,了解这段历史,并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一些影响,我将会非常感谢。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