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辛亥革命》纪念百年 张黎:重在体现历史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8日10:52  沈阳日报

  新闻回放:后天(10月10日)即伟大的辛亥革命(微博)爆发100周年……

  齐世明文:回溯历史,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段时间神州大地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一场开先河的民主革命,中国历史这个已然被封建国体霸占了2000余年的漫长书卷,终于迎来了她全新的书写者,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具有这些开天辟地的意义,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自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于其百岁之际,当代的文艺家也自然要浓墨重彩,予以歌颂之感怀之书写之。

  成龙、李冰冰(微博)等联袂献上的影片巨制《辛亥革命》适时推出,可谓打响了纪念辛亥革命百岁的“第一枪”。导演张黎自陈:“影片重在体现历史精神。”此“重”,决定了艺术创作者的态度,“精神”,则决定了作品的品质与精神向度。恰在这一字一词之间,才使得这部影片具备了一种“大真”:时代感的真实与通篇的真气;也正是因为作者们倾情表达的“精神”之“重”:为历史担当而不怕牺牲……影片甫映,便获得了相对客观的肯定与仍属“惯例”的赞誉。

  《辛亥革命》的电影语汇,沿续着近期历史性大片颇获好评的“轨迹”,影片主创“重在体现历史精神”,则不拘泥于历史细节,片中很多细节营造得相当动人。其实,艺术作品与历史典籍的表述和阅读,完全分属于两个独立的语境,可以也应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影片在大历史题材常态呈现的恢弘场面与全景叙事之外,笔者以为,最重要的还是写了活生生的人。曾为小说家的沈从文有一句创作经验谈:小说要“贴着人物写”。影视剧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眼下正走红的李冰冰饰黄兴(成龙饰)的红颜知己徐宗汉,两位大明星演绎的浪漫的战地爱情,并不见于浩瀚正史的只言片语,却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查一下历史,黄兴和徐宗汉并非虚构,而是实有其人。但片中的徐宗汉在广州起义只是街头慌乱的看客。在其后的各种戏剧冲突中,她除了眼泪还是眼泪,鲜有别的表现。而历史往往比艺术更真实、更生动,历史上的徐宗汉实为不让须眉的巾帼一杰,关键时刻,频频救助黄兴涉险过关,以机智、以勇敢、以胆识过人令人们赞叹。

  《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与《走向共和》已经证实了导演张黎处理大事件大场面的能力。此番转战银幕,拍纪念大片,他举重若轻,“治大‘片’若烹小鲜”,改变让他再次走向成功。

  说罢影视艺术,扫描一下文坛。刚刚落幕的本届茅盾文学奖,湖北著名女作家方方再次折戟。不过,值得她欣慰的是,其最新长篇小说《武昌城》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便赢得专家与读者“联袂”的掌声。

  记录“辛亥首义之城”武昌城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武昌城》以北伐战争武昌战役为中心事件,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小说分上、下两部,分别写城外北伐军的“攻”和城内北洋军的“守”。

  其实,方方早在5年前就发表了中篇小说《武昌城》,也就是长篇《武昌城》的“守城篇”。后来,促使方方把“攻城篇”写出来的,是因为一份名单,一份由众多年轻生命组成的“武昌战役第四军‘部分牺牲人员’名单”。这份名单让她震惊,铺纸挥笔,她仍感慨良多:“无论如何,我应该把这场战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我们经常路过的大东门,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小东门,曾经有如此多的人用自己全部的鲜血浇灌了这片土地。我们应该记得他们,记得他们为什么而死。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正是建立在他们的生命之上……”

  辛亥革命过百岁,成龙、李冰冰拍了《辛亥革命》,方方写了《武昌城》……这个不朽的日子就有了文艺作品的“纪念碑”。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