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千源本色演出《钢的琴》:我差的是宣传(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7日12:57  南方日报微博
王千源本色演出《钢的琴》:我差的是宣传(图)
王千源(微博)在《钢的琴》一片中本色演出。CFP供图

  这是一个被大家忽视了很久的人。自从去年东京电影节得到了影帝头衔之后,王千源和他主演的《钢的琴》就成了电影圈里的一种现象。一方面是很好的口碑和不断的奖项——到现在为止这部电影几乎成为内地今年口碑最好的电影,并且获得了无数圈内人的肯定;另一方面则是惨淡的票房和更加惨淡的人气。哪怕获得了东京影帝,依然没有人愿意报道王千源这个人。哪怕是被诸多媒体人评为上海电影节最受媒体关注的电影,也依然没有人愿意给他一个豆腐块一样的采访。如今,王千源和他的《钢的琴》又入围了金鸡百花,同样还入围了金马。而在记者对他的采访里,似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矛盾:作为演员,王千源在谈到他的表演,谈到《钢的琴》的时候显得无比诚恳,而作为明星,他在对待自己的名气和整个行业的时候,又显得有些偏执。或许,这就是他一直在努力又一直没有被更多的人认可的原因?

  靠谱的演员:本色演出《钢的琴》,不用体验生活

  南方日报(微博):看你的形象和说话的感觉,好像你跟《钢的琴》里面的陈桂林的角色相差不是很大。这回算是本色演出吗?

  王千源:你想象得太对了,更像本色演出。我觉得我就是陈桂林,每一个人身上也都有一些陈桂林的影子。假如说一个人有家庭,他对孩子的人生、梦想,都有一些规划。我演的这个陈桂林,也许就像生活中没有得奖的我一样,也许就像一个卡车司机一样,也许就像一个超市的收银员一样,是很大众化的。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我们对自己家庭、自己对梦想的那种爱。所以我承认你说的陈桂林是我本色的表演。

  南方日报:也就是说,在《钢的琴》你没有过多体验生活?

  王千源:《钢的琴》还真没有体验生活。这个戏更多的是回忆,我是东北人,戏里穿绿毛裤,小时候我也穿绿毛裤,所有东北人都这样。还有过年放鞭炮,因为外边太凉,他们过年半夜放鞭炮大多在阳台,所以戏里陈桂林那个绿毛裤,鸡心领的衣服我都还算习惯,而且一穿上就来感觉了。戏里那个小胡子也是,我舅舅、我叔叔他们,在我小时候,他们都很流行那种上胡,就是嘴唇上边留一撇胡子。

  我也不是不想去体验生活,这次是真没有时间体验。因为在拍这个戏之前,我刚从那个电视剧《我是真的》剧组出来。当时《钢的琴》导演张猛给我六天时间准备,但我三天就进组了。因为我琢磨了一下,就把我小时候对东北的记忆、一些回忆放进角色里了,然后再结合我的世界观看待这些人的这种态度,结合剧本展现出来。

  南方日报:但是《钢的琴》给我的感觉依然有点像十几年前张艺谋的《幸福时光》,都是在东北的事情,都是下岗工人阶层,都是一个卑微的人在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

  王千源:《幸福时光》我没看,我只看过片段。是赵本山演的吧?而且我觉得《钢的琴》也不太像,因为我们除了表现陈桂林这个角色之外,还想表现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当年多有力量啊,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在沈阳,每天中午放学的时候,路过那个教学仪器厂,每天出来下班的、拿着饭盒的都很多。现在我们几乎看不见这种工厂了,这种工人阶级慢慢地失去了,取代的是电脑了,那种高科技,那些东西。我们主要想表现的是这种个人情感的变迁。以前肯定是工人阶级有力量,但现在都是这种高级白领的力量。

  南方日报:据说你以前还演过不少稀奇古怪的角色?这些角色对你磨炼演技有帮助吗?

  王千源:有!有很多。我就是一个演员,一个专职的、一个常年付出劳动的演员。所以不管是小品、电视剧,一切演过的角色都会对我有帮助。包括以前我在毕业的时候去儿艺演过很多戏,对我来讲,这种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你工作的那种热情。我在那里演过大树、演过狐狸、演过门,连旋转门也演过,演过山……比如说演一条山脉,我们几个男的,他胖吧,他就做底座,然后我们就抱着他的腰、搂着他的肩,几个石头组在一起就是一座山;那还不是最痛苦的,“儿艺”的那帮女演员,演小松鼠、小白兔的,尽往山上跑,踩着我们的肩膀啊,然后边跑,半山腰她们还踢大灰狼,所以说我那时候经历了很多,你看大灰狼我都会演、动物我都会演,所以说对演人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南方日报:但披个虎皮演动物,不比演人简单吗?

  王千源:你说错了,动物是最单纯的,现在人复杂了,演简单的才不好演。你说叫你演你孩子的天真的眼神,我给你50万。我想就算你演孩子翻白眼都演不出来。人有时候有些气息,他常年的像灰尘一样就蒙到身上了。你有了这种价值观和取向你就演不出纯洁的东西了。为什么演员要打开天性,他就是不要让你有顾忌,要你哭就哭,不要问为什么哭,要你笑你就笑,你别问为什么笑。

  不靠谱的影帝:我没有瓶颈,也不需要突破

  南方日报:《钢的琴》票房很一般。你觉得陈桂林换个大牌明星来演,票房能高一些不?

  王千源:应该能。显而易见,如果是葛优或者是姜文老师来演,这个片的投资或者宣传的程度,你们媒体重视的程度,都肯定不一样。举个例子,一开始我们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去银行贷款,银行问王千源是谁?根本不愿意贷款。这就是名气的差距。我觉得你(指记者)要拍片那就更不行了,估计没人愿意给你投钱,你只能拿DV来拍零成本电影了。现在都是商业运作,换个大明星,应该票房会高一些。

  南方日报:但是,葛优也是影帝,姜文也是影帝,你也是东京影帝,你难道不会觉得不服气?凭什么都是影帝,他们的票房号召力就比你大这么多?

  王千源: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看的,你要是老把精力用在想这种事情上,对你的工作是没什么好处的。我不跟任何人比,因为我的父亲也是演员,我比我父亲那一代的人更优秀,我还不到四十岁,他们都是七老八十了。人比人气死人;要跟自己比,我第一年毕业的时候只能接一场戏的角色,慢慢五六年了我演成了男二号、男三号,前几年我开始演男一号,现在我男一号演得稍微多一点的时候呢,又有一个世界性的奖项,对我来说我已经很足够了。

  南方日报:去年的东京电影节拿了影帝,你有没有自我警醒一下,提醒自己不要太膨胀,不要太虚荣,保持平常心之类的?

  王千源:虚荣?我想我还没有,我觉得我很朴实,一样挣完钱都交家里边。得奖对我来说,心态无非是更自信,因为以前都是拍电视剧比较多,以前一般是导演、观众认可,从来没有片子参赛。那么这一回,无论在东京也好,或者在上海电影节媒体奖也好,我觉得都是一种肯定。觉得自己的表演方向、表演的尺度,都是相对正确的。可以以后按照这种道路继续探索、摸索。

  南方日报:摸索?你是否觉得自己现在开始进入演技的瓶颈期了?觉得在哪方面需要突破?

  王千源:我的瓶颈啊,说实话就是我需要更多能让我出现瓶颈的戏。突破,就目前我这个年龄来讲,有这么多戏剧已经突破了,我现在不需要再突破了。我觉得我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把以前的戏再反复地琢磨一下。对我来讲,有什么戏让我出现瓶颈,意思就是有什么戏能让我努力把角色更丰满地创作出来。我前几年去考了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了一年导演。我就是在想通过导演的视角、或者摄影的视角、观众的视角,看一看我的表演有什么样的变化。

  南方日报:那你觉得你跟葛优姜文这些影帝比起来,你就没有差距了?觉得自己有什么需要弥补的地方吗?

  王千源:我觉得我和他们的差距不是技术上的。这是两门不同的功课。比如,东京我获影帝了,然后,东京也有影后范冰冰。这是全中国自从有电影以来,唯一在国际舞台上同时拿到影帝影后头衔的时刻啊。但是回到国内,我看到去年的报道,只有影后范冰冰,影帝没了。我成为丢失的影帝了。大家问我是不是很怀恨在心。如果刚毕业,我会认为我是全世界最棒的演员,我会有一些不平衡。但是现在自己想一想,宣传活动也是一个职业,也跟演戏一样,需要你积累、需要你策划。人家这一方面做得好,没啥可抱怨的。

  南方日报记者 郑照魁

  实习生 黄欢

(责编: sisi)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