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钢的琴》《转山》接连公映 70后导演挑起大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2日15:55  法制晚报微博
《钢的琴》《转山》接连公映70后导演挑起大梁左起:《Hello!树先生》、《星空》、《钢的琴》、《转山》、《失恋33天》

  “畹华(梅兰芳,字畹华),你的时代到了!”在陈凯歌(微博)执导的电影《梅兰芳》中,有这样一句对白。当时,杜家毅是这部影片的制片人。

  三年之后,杜家毅捧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转山》,不但得到业界一致认可,还在刚刚闭幕的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竞赛单元“艺术贡献奖”;相比当年《梅兰芳》的毁誉参半,也许现在我们可以说:“杜家毅,你的时代到了!”

  其实,不光是杜家毅的时代到了,大量青年导演的时代也都到了。除了《转山》,本月即将公映的《Hello!树先生》、《星空》、《失恋33天》等片的导演都是70后,年龄不满四十岁。

  业界认为,在年轻观众主宰市场的大环境下,青年导演将从此前的“弱势群体”变成“中流砥柱”,推动着整个中国电影前行。

  市场表现

  青年导演突然崛起

  2005年前后,《疯狂的石头》导演宁浩、《可可西里》导演陆川(微博)等人被看成是中国电影新的希望,但当时像他们这种人还凤毛麟角。

  短短几年之后,大量青年导演崛起,徐静蕾(代表作《杜拉拉升职记》)、金依萌(代表作《非常完美》)、李玉(微博)(代表作《苹果》、《观音山》)、张猛(代表作《钢的琴》)等人都在最近几年捧出了佳作,要么票房取胜,要么口碑喜人。

  而本月,则将有大量青年导演的作品面世,明天即将公映的《转山》和《星空》,4日即将公映的《Hello!树先生》和《失恋33天》,无一例外均是青年导演的作品——其导演的年龄均不超过40岁,这在近十年的中国电影史上极为少见。

  有望成为“中流砥柱”

  10年以前,如果你说一个导演是“青年导演”,那基本等于说他是弱势群体,因为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长期被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微博)以及詹姆斯·卡梅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迈克尔·贝等好莱坞大导演霸占,青年导演的作品甭说票房过亿,连过千万都难。

  但最近几年,风云突变。2005年,宁浩《疯狂的石头》投资仅300万,票房超过2000万,引起业内震动,吹响了青年导演向中国电影进军的号角。随后,陆川的《南京!南京!》、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金依萌的《非常完美》等片均票房过亿,青年导演开始在“亿元俱乐部”里频繁出现,改变了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大导演一统天下的历史。

  但另一个问题是,不管大牌导演还是青年导演,中国的本土电影一直毁誉参半,难有口碑佳作。2011年,张猛的《钢的琴》站在了改变潮流的风口浪尖,获得业界和观众的一致赞誉。尽管票房并不喜人,但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产电影只能被人骂的局面。

  而本月即将公映的《转山》、《Hello!树先生》等片,上映之前都在业界获得了较好口碑,上映之后有望成为国产片中的主打影片,直接与好莱坞大片对抗。

  青年导演,正在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并向“中流砥柱”靠近。

  成员分析

  各有经历拒绝肤浅

  “你们确定要把一个奖颁给一个从来没有学过电影,仅凭对电影的执着和热情拍片的人吗?”在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颁奖舞台上,杜家毅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曾这样反问。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之所以不受观众欢迎,除了制作质量比较粗糙,最主要的就是没有想法、深度不够,目前正在上位的青年导演们试图改变这一局面,无论是张猛的《钢的琴》,还是杜家毅的《转山》、韩杰(微博)的《Hello!树先生》,都被认为是很有想法的作品。

  而记者采访发现,上述影片之所以能“有想法”,与其导演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些导演都不是电影科班出身,均有曲折的从业经历,绝非好高骛远或者浅薄无知的小子。以《转山》的导演杜家毅为例,他19岁就独闯北京,做过演员、主持人、编剧、制片人。

  杜家毅虽然非科班出身,却很有表演天赋。他曾在电影《洗澡》里饰演苗壮一角——就是高唱《我的太阳》的那个胖子,虽然只是个配角,但颇为出彩,引起不少关注。随后他又担任《梅兰芳》、《心中有鬼》等片的制片人,并和黄觉(微博)一起主演了何平(微博)的电影《麦田》,最终在今年捧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转山》。

  “好电影是不会装的,我想让观众看到我作为一个电影人的诚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杜家毅如此形容他的《转山》。

  而《Hello!树先生》的导演韩杰,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随后又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影视制作专业学习,2002年毕业。在电影圈里经历了将近10年的磨练,他现在终于出人头地。

  业内说法

  青年导演是“电影科研队”

  大量青年导演的上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可惜的是,其作品的票房并无保证。

  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有时候青年导演的作品并不卖钱,但他们的电影大多很有想法,颇具实验性:“他们相当于是一个产品的科研队伍,从长远看,中国电影的发展要靠他们。”

  第六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的主席王小帅也呼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新人导演,给予新人充分的创作自由,保护好电影界的新人,不要拿票房高低来衡量新人的作品:“青年导演是华语电影的未来,如果在他们创作生涯的初期就套上票房的枷锁,会扼杀他们的电影才华。”

  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台湾和香港的知名电影人李行、陈国富、曾志伟等,也都非常注重对青年导演的培养。

  而不少院线人士则表示,在目前年轻观众主宰市场的前提下,如果青年导演的作品能够“有想法”,并能保证制作水准的话——这需要充足的投资,它们将成为市场主体,为中国电影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文/特稿记者 喻德术

  近期已上映或即将上映的70后导演的新片

  制图/周建文

(责编: 虫虫)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