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十个香港人,就有一个睇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台湾作家九把刀首度执导的电影长片《那些年》自10月20日在香港上映后,延续了该片在台湾的卖座热潮,不断刷新香港各项票房纪录:上映短短12日(截至11月1日),票房已冲破3000万港币(约合2454万元人民币),成为本年度暂时最卖座的2D华语片,入场人数也已超越《3D玉蒲团之极乐宝鉴》。
这部仅仅是刻画了年轻男女情窦初开的电影,为什么如此大热?此前香港资深影人文隽(微博)在本报专栏中称,“从《那些年》的‘成功’去回望港产片近年的‘失败’。主要原因是,编导们都只懂计算地去拍片,计算明星效应,计算成本,计算绰头,计算市场……却没有从‘心’出发,真情实意去拍一部忠于自己,忠于感觉,忠于赤诚的作品!”他表示,“《那些年》给我们的启示,原来,这种‘忠于’才是最可贵的!”
本报10月25日曾大篇幅报道该片登陆香港的火爆情形,同时登载“电影看点”、“导演专访”、“观影贴士”。由于该片尚未通过广电总局审查,已有心急的内地影迷专程赴港观看《那些年》。今天,我们再通过一批图片展示电影的台前幕后:看过电影的,可以看到创作中的乐与苦;尚未观影的,也可以提前一睹《那些年》里的青春光影。
“我想当一个很厉害的人,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会有一点点差别。”九把刀这次说到做到。
———编者按
圈中人推荐
焦雄屏(微博):这部电影是我今年最喜欢的(华语片)。《那些年》在包装上头,有商业电影的一些元素,但是它本质其实达到了非常真挚的一些东西,这个是电影成功的地方,因为大家的共鸣是发自内心的。
黄晓明(微博):(10月)28日,在香港看了九把刀导演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觉得特别好。这样的电影让我看到华语片的希望。
杜汶泽(微博):我没有六英尺高,我没有九把刀。我要加把劲,要做真正的电影人,老了不要沦为在北京骗钱假装大导演的港怂电影经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样的电影,才算是真正令人感动的华语电影!
一哥黄斌:这些年,很少有一部电影,看完了还一直沉浸在那种浓浓的情绪中走不出来。它是私电影,有太多生命底子里的创作,所以不可复制,所以直指人心。
傅华阳(微博):绝对是我这些年看过的投资最小、卡司最少、流泪最多、震撼最大的华语电影。恭喜台湾电影又一次涌起高峰!回想起侯孝贤、杨德昌们给我们留下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教科书式的那些经典,皆因超越浮华、感恩生活。香港影院掀起从未有过的国语电影热浪,真情无疆界,好戏共传扬。
本版部分图片来自九把刀:《再一次相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创作书》
(责编: 山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