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旅游卫视行者携手《转山》 谱写青春旅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8日17:14  新浪娱乐微博

  新浪娱乐讯 电影《转山》的上映再次将“转山”一词推到了普罗大众面前,这个交织着藏密文化与人性苦旅的词汇在传统旅行没落的今天,逐渐成为了更多人讨论的全新寻找自我的方式。这不仅因为西藏独特的地域环境,人文气息,更因为在城市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逃离钢筋森林,希望找到真正的自己。

  “旅行的意义”是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的视觉切入点,无论是敢为天下先的“搭车去柏林”系列,或者是突破传统电视栏目模式的“谁借我厨房”系列,以及马上要热播的全新公路电视节目“一路向南”系列,这些旅行模式虽然在不断的变换,但是构筑在旅途中“行者”身上的精神价值却始终如一——去寻找真正的自己,而无论形式是什么,这场寻找之旅的途中,你我皆行者。这是“行者”经过7年的摸索逐渐建立的一条与现代社会人文契合的精神内核。

  你我皆行者

  “你我皆行者”的概念,让电影《转山》与“行者”的合作变得更有意义。

  当电影《转山》的出品方太合影业找到旅游卫视“行者”栏目寻求合作的时候,对方曾明确表示说:我们希望电影的幕后故事也能体现“你我皆行者”的概念文化。

  从台北一路拍到珠峰,行程跨越3000公里的直线距离,超过80人的电影摄制团队平均年纪却不到30岁,与神山卡瓦博格的不断交锋,为米拉雪山搭建高空风马旗……这些极具戏剧冲突的内容让这部小成本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承接了太多的“行者”态度。从导演到演员,经历过这些拍摄之后的认知与改变都与电影本身的精神内涵一气呵成,因此,旅游卫视“行者”特别打造了一部“不走寻常路”的电影幕后解密特辑——《转山之残酷青春》。呈现的不仅仅是电影的制作过程,更是人人心中对于沸腾青春与残酷人生的注解。

  转山之残酷青春

  电影《转山》的拍摄历时半年,在与旅游卫视“行者”达成合作意愿之后,转山出品方拿出了超过500小时的拍摄素材,在历经两个月的打磨之后,一部《转山之残酷青春》系列在11月7日晚22点20分正式登场。

  不同于以往的电影幕后制作方式,根据电影《转山》在地域与风格上的独特性,“行者“《转山之残酷青春》系列将采用地域与事件跳跃结合的方式进行素材重组。还原被删的床戏,重组主角张书豪经历的坠崖,打狗,摔车等等高度危险的戏份,更将导演杜家毅与演员张书豪在拍摄过程中火药味十足的对峙场景第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一系列的情节打通构架,不仅让电影《转山》的拍摄历程生动再现,更让导演口中“这是所有人的转山”得到更人性化的呈现,而在这一系列的背后,“你我皆行者”的全新精神内核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持。

  觉醒与回归

  电影《转山》的独特拍摄方式给予了《转山之残酷青春》系列全新的创作灵感。

  在拍摄中,导演杜家毅破天荒的采用“顺拍”的方式进行,即完全按照剧本逻辑顺序的设定进行拍摄,不回头,不跳拍。同时更随时随地的根据当时当刻的天气状况修改故事脚本。这一做法不仅让演员颇感压力,更让演员的情感脉络与全剧组的人紧密相连。因为,这不仅仅是张书豪一个人的转山,更是所有人的转山。

  在《转山之残酷青春》系列的呈现中,围绕“流浪”“骑行”这一热点不断展开,更让在骑行届菜鸟级的台湾演员张书豪的觉醒过程全面呈现,同时在盐井女扮男装小演员与来古冰川的转山母女等等有意思的角色,都会在“行者”《转山之残酷青春》中有大量的笔墨,进而弥补电影中被删的细节。

  与电影《转山》的精神异曲同工,关于梦想与坚持也始终是“行者”每个系列的贯穿情感核心,而借助“你我皆行者”全新口号的突破,不仅让更多的人看到电影的真诚,也让更多的人在这场“残酷青春”的日志里,读到自己曾经或现在或未来,对于梦想,对于坚持,对于自我,对于人生的全新尝试。

(责编: 水门汀)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