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电影手册》前主编傅东:影评的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09:44  新浪娱乐微博
前法国《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傅东(资料图片) 前法国《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傅东(资料图片)

  对话/文 左衡

  很多人乍听到傅东的名字,都会误会他是中国人。不过这个误会在见到他第一眼时就会消除。魁梧的身材,粉红的白皮肤,半灰半棕的卷发,浓密的络腮胡须,挺拔的鼻梁,靛青色的眼珠嵌在深眼窝里。傅东只是他姓氏的汉译,全名让-米歇尔-傅东。他在咖啡室等待接受我们采访时,抓紧时间用笔记本电脑写他的电影评论,典型的学者行径。

  2003-2009年间,他执掌法国乃至世界电影界最富盛名的学术刊物《电影手册》,名噪一时。《电影手册》于1950年由电影理论家与影评家安德烈-巴赞(1918—1958)创办,这本刊物成为二战后法国电影理论的重要阵地。巴赞身边聚集了思想前卫的法国电影青年,其中包括特吕弗、戈达尔等,他们从影评界转入创作界,掀起了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影响之大波及全球。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人都受到新浪潮的洗礼。

  在今年的第四届“新人电影节”上,他的另一身份是台湾电影研究者,参与了“杨德昌电影回顾展”及相联的学术活动,他还主编过《论侯孝贤》。这不禁使人好奇,他如何可能在这两个学术领域都取得这般成就?新浪娱乐对话让-米歇尔-傅东,独家解密他横贯东西的“影评大业”。

  谈台湾新电影:华语电影文化的深刻变革

  新浪娱乐:很多中国朋友感到好奇,您怎么会和台湾电影结缘的?

  傅东: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注意到中国电影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1986年我来到了北京,那个时候开始看到侯孝贤和杨德昌的影片。同一时期,这些影片进入了法国的放映厅。我觉得发生在80年代的台湾新电影运动对于中国电影甚至世界电影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新浪娱乐:和台湾新电影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香港和内地的电影运动,为什么您对台湾给予了更多关注?

  傅东:当然我也注意到这一点,事实上我对香港和内地的电影现象也很感兴趣。不过我个人仍然认为,台湾电影特别是侯、杨的作品更有代表性。他们的影片表达了一种对社会深刻变革的思辨,并将这种思辨同艺术领域里的变革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构成了电影运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新浪娱乐:我看到您在文章里曾经这样说过:“通过侯孝贤的电影,我更好地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看到了我自己。”。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通过侯导演的影片,您看到了什么样的世界和自己?

  傅东:首先,侯孝贤的影片代表着台湾、更大些讲也代表着中国,它作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呈现在大银幕上,

  使得西方人能够体会和了解中国的情形。其次,他的一系列作品,如《悲情城市》《南国,再见南国》《戏梦人生》等,都表征了人类的生活处境,饱含着关于人生的哲理,可以引发其他人思考。他的影像表达主要通过关系的建立,比如时空的关系,人和自然及宇宙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思想和环境相互影响等,这些关系的建构形成了他的电影语言风格。

  新浪娱乐:您是否知道侯孝贤的影片《海上花》的美工是由内地著名小说家阿城担任的?他也是陈凯歌影片《孩子王》的原著作者。当时侯孝贤也很想拍《孩子王》,但陈凯歌已经先得到了改编权。阿城感到有些遗憾,因为他很欣赏侯孝贤,认为侯更接近自己原作的精神。

  傅东:我也很喜欢电影《孩子王》。陈凯歌(微博)的表达个人化色彩很鲜明,因为他本人有过和人物同样的经历。如果侯孝贤来做,那么应该会表达得更加客观。

  新浪娱乐:您去过台湾吗?如果去过,能不能谈谈您对台湾的印象?台湾的气质是否对台湾电影有显著的影响?

  傅东:我只去过台北,对此外其它地方没有了解。就城市来说,杨德昌对它的银幕呈现要比侯更贴近现实的台北,把握也更准确。侯孝贤的镜头语言更像绘画,是一种经过抽象化的表达;而杨德昌的镜语则是更加具像的纪录。侯的作品中,最能体现日常生活真实性的当属《童年往事》,但他以现代都市为题材的影片如《千禧曼波》,则远不具备同样的真实感,有如梦境。

  谈类型片:要在类型和原创之间找到平衡

  新浪娱乐:近几年,台湾电影行业有复苏崛起的新动向,就在这两个月,一批台湾电影的新人新作崭露头角,比如林书宇的《星空》和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您对台湾电影的新一代是否也有所关注?

  傅东:我近期看过一些,虽然还不能记全那些人名和片名,但印象颇深。比如戴立忍(微博)的《不能没有你》,我很喜欢。台湾电影一度很不景气,蔡明亮那时还比较繁荣,此后沉寂下去,没有突出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也没有什么影响。我很期待再次出现侯、杨这样重量级的电影作者,但似乎短时间里很难。

  新浪娱乐:您对中国内地电影及电影人的了解多吗?评价如何?

  傅东:内地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人和影片,很好地切实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但很可惜,中国观众看到的并不多。实际上,中国电影里那些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对世界电影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浪娱乐:或许您注意到中国电影目前商业片过多,不知道您对这些过度类型化影片的是否也看过一些?

  傅东:我不反对类型片,事实上我也很喜欢看优秀的类型片。它并不必然对电影发展构成阻碍。但如果大家都去搞一种或几种类型,那么就真的会造成不好的后果了。我们能够在类型片里保持原创性,关键是要寻找到平衡点。我们无法改变类型片是电影出品主流这一格局,但必须有所警惕和抗争,原创性是抗争最好的武器。比如现在亚洲的泰国、韩国、菲律宾等地区的青年电影人制作了很多恐怖片和魔幻片,并没有受到以往模式的限制,很有新意,这是很好的尝试。中国代表性的类型是武侠片,但它也必须有所创新,否则很难持续发展。再如警匪片,流行了数十年,更需要不断突破。

  谈《电影手册》:电影批评如何影响大众?

  新浪娱乐:现在我们来谈谈您曾经主持的《电影手册》。中国电影评论界面临一种困境,电影批评失去了曾经有过的实际影响力,一个表现就是学术刊物不为大众所知。《电影手册》今天在法国的生存处境如何?

  傅东:不但中国,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刊物对于大众来讲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当然法国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因为法国的知识界在社会上有相当的权威。这也是为什么《电影手册》60年来一直得以维持一定的销量和影响,这一点上我们比较幸运。

  新浪娱乐:如果法国的影评家对某一部影片发表了影评,那么读者是会信服还是有所怀疑?对影片的市场反应会有影响吗?

  傅东:我认为电影评论的首要功能是帮助观影的大众对一部部具体影片有所认识,进而建立一种总体式的判断,其次是促成包括大众和电影界在内的社会形成整体性的电影标准。我们现在不局限于评论那些艺术性较强、原创性较高的影片,而是把目光投向大众都会去看的主流电影,这对大众、对社会更能切实起作用。

  新浪娱乐:这些评论是只在《电影手册》发布,还是也会考虑通过网络传播?

  傅东:我们曾经有过网络版,甚至还有英文网络版。但很不幸,2009年我离开《电影手册》后,网络版停止了更新。至于对大众化影片的评论,实际上自《电影手册》诞生之日起一直是我们普及电影知识的重要工作。最早的一批工作人员包括特吕弗、戈达尔等,就把经典好莱坞的电影人如约翰·福特、希区柯克等引入电影评论的范围,当时的法国中产阶级并不看好这种做法,但今天这些电影人都被公认为电影作者。电影评论的工作就是这样,把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供大家了解和认识。

  新浪娱乐:《电影手册》的很多文章现在也被认为是电影理论的经典,比如那篇著名的《约翰·福特的“少年林肯”》。不过我们当时一边钦佩作者们的真知灼见,一边暗自怀疑,长达两万字的影评,大众是否有耐心看完它。

  傅东:呃,那篇文章确实很有趣。当然那是70年代的作品,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英气息。当时《电影手册》的读者不很多,我觉得看过的人就更少。当然我个人认为它很精彩。

  新浪娱乐:现在《电影手册》的读者有多少?

  傅东:我不能给出确切的数字,但每个月都会有两万册左右的销量。有趣的是,在新浪潮鼎盛时期,销量只有5000册。

  新浪娱乐:这对中国的同行几乎是天文数字了。

  傅东:我们还想要更多!

  谈网络话语:普通人的影评和专业影评应有平等权利

  新浪娱乐:今天中国网络上有很多电影评论,逐渐产生了一些影响。法国这方面情况怎样?

  傅东:情况很近似。很多法国人也把自己的意见在网上发布,从而影响他人的选择判断。我不赞成把普通人写的有关电影的观点同专业影评截然分开,他们应该有平等的权利。

  新浪娱乐:那么您觉得《电影手册》今后会考虑再次开拓网上业务吗?

  傅东: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开办网络多语言版,只是遇到各种阻力,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其次是需要寻找合作方,比如我们要办中文版,这就要在中国当地找到可靠的合作者,能保证资金、人员和执行等。

  新浪娱乐:这大概需要时间。中国目前有些学术刊物正在由国家主管变为企业机制,那时建立合作关系可能会相对容易。我们很期待这样的国际学术合作。今天很多法国电影研究的著作相继在中国出版,时机也许很快会成熟。关于电影文化氛围的培育,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些法国的经验给我们?

  傅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话语表达。要把话语权转交到观众和影评人手中,让大家有表达和沟通的欲望,这样才能促进电影文化的发达。此外,不仅要关注新出品的电影,更要重视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我有一个想法,电影文化要突破国家之间的壁垒。我关注法国电影,但我也关注美国电影,而现在我最想了解的是中国电影。我希望中国电影人不要给自己设置思维的限制,不要模仿其它国家的电影,要寻找自己的话语。

  新浪娱乐:您这次来,对中国当下中国电影人和观众的印象如何?

  傅东:中国电影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每年新增几百块银幕,大批新人投身电影工作,这将形成电影和大众的新的关系。我再次强调这一点,中国电影人不要被任何其它模式限制,无论好莱坞的还是欧洲的。希望能看到中国电影有更多的原创性。

(责编: zen)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