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语电影圈里甚至好莱坞的圈子内,香港电影人江志强都有着响当当的地位。他不仅以私人的名义搭建起了国内和海外电影交流的平台,引进了几百部海外电影,而且他还是电影源头——电影院的最大拥有者。他的百老汇电影院线,在香港有14家影院,内地发展更快,不长的时间里属于江志强的影院就有18家,且走的都是高端路线。江志强还投资拍摄电影,最著名的《卧虎藏龙》敲开了中国电影进入好莱坞主流市场的大门,《英雄》刷新了中国电影至今还没有打破的海外票房纪录。但是,江志强从来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成功的电影生意人,他说,我愿做一个电影的记录者。因为我迷恋电影。
江志强很善谈,小小的个头,炯炯的眼神里藏着对电影的热爱。他引进《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时候,特意嘱托我多说说这部电影,让孩子家长老师都来看看,他眼睛湿湿地说,他朋友上小学的孩子,因为和老师冲突三年不肯去学校,看了这部电影,突然开口要求重新上学。“这是电影的力量,这个孩子从电影中获得了一份坚强,心理上有了承载的能力。”江志强说,我都愿意为教育工作者开免费场,看看令人心痛的教育现状,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这比赚钱更重要。
江志强是一个拥有财富的人,可他活得是一份平常。他下了飞机,常常直奔地铁,他说,北京交通太堵,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带演员出去首映,他把演员安排在头等舱,自己做经济舱。他的观点是,反正没有人认识他,不如把钱节省下来,让明星为电影做宣传。
江志强很会赚电影钱,可他又不以赚钱为目标。他说,别人只看到我成功的一面,其实很多电影我都是赔钱的。或者说,很多电影我知道不会赚钱,但我还是投资。这就是江志强不同凡响的一面。做生意的同时,还能保持住一份对电影的热爱。或者说,他宁愿赔进去的是钱,收获的是钱买不来的东西,这个体验在他心里弥足珍贵。
营造电影文化高档影院是方向
记者:你从新东安影城开始,在内地11个城市建造了18家多厅影院,但也不是每家影院都赚钱,你这样快速的扩张影院是出于什么考虑?
江志强:从生意上来说,我很看重内地的电影市场。但我并不想争第一,现在影院竞争很大,大家抢得太厉害,如果我们的经济下滑,我们的一些影院会垮,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要建立一个长远的眼光。现在深圳每一个地铁口都有两家影院,会有一些撑不住的。越在关口上我们越要有自己坚强的理念,才能在中国市场上生存。在中国有10000块银幕,每天面对的对手多得是,但是我不怕,因为我有坚强的理念,我觉得争第几名是没有用的,关键要做好每一件事情。
记者:你建造的电影院是品质最好的影院,你想给中国电影观众营造什么样的电影氛围?
江志强:把影院做好是我的一个目标,而不是最赚钱,我看的是未来。现在别人盖的影院没有我的好,但我要做到最好。我做的影院要拿奖,因为观众来影院不仅仅是为了看电影,他们是来享受的,要走进梦里的。看电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要给观众带来享受感,这是我要做的。我在香港、内地各做了一家艺术影院,专放一些文艺电影,我做高端影院不是为了急功近利地赚钱,我的艺术影院当代MOMA就是年年赔钱啊,我是为未来考虑,为观众创作一个观影氛围,观众来到影院可以看书、喝咖啡,让观众在影院里有享受感。
记者:现在影院越开越多,银幕速度每天都在增长,和海外比,你认为中国电影院缺少什么?
江志强:缺少一种文化氛围,或者说电影氛围。我建影院的时候,内地还没有好的影院,我先建立了多厅的新东安影城,当时是条件最好的。现在建立的金宝街的百丽宫、国贸的百丽宫,都是最高端的影城,它里面的观影设备是一流的,从音响到银幕到环境超过欧美影院了。将来有条件的话,影院也要分类,有动画影院、有儿童影院、有艺术影院等等。就像电影要做分级一样,不分级怎么来保护青少年们。
记者:中国是一个缺少电影文化教育的国家,在这方面,国外是怎样培养电影文化的?
江志强:电影是娱乐也是文化,不是没有文化的人才看电影,这是一种误读。中国电影市场是开始发展起来了,但是到影院看电影的人还是少数,我在香港出生,在海外念书,受的是西方教育,我记得我从13岁就开始跟着父亲泡在电影院里了。在国外看电影是一种常态,而我们至今还是少数人出来看电影,不少人过年才来影院,特别是现在不少年轻人泡在电脑上看电影,我敢说,那种对电影的享受大打折扣了。
我只想做一个电影记录者
记者:你在内地投资了不少电影,有大制作的商业片,也有中小投资的文艺片,有赔有赚,你投资影片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江志强:我不是专拍大片的人,我也拍过很多小片。我拍过很多艺术电影,都赔了钱。但是我还是计划在内地把一些另类的艺术电影引进来,我也会自己投资一些艺术性比较高的电影,这些东西即使赔钱,我也会觉得赔得很高兴。我在香港、内地的两家艺术影院都非常赔钱。当年拍《英雄》赚了,《小城之春》就赔惨了,《狼灾记》也是我投的,也赔惨了,我投资电影,看剧本,不看导演是谁。我从没有想过每一部电影都赚钱,还可以经营就可以了。
记者:明明知道会赔钱,为什么还会投资?
江志强:有的是因为我个人的热爱,比如《海洋天堂》,那些患自闭症的孩子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为此说服了李连杰(微博)(微博)加盟,影片赔了,但我心里还是很高心做了这样一件事。我对成功和失败从来都没有看得很重,就是抱着平常心,把每件事情做好。所以拍了一个电影票房很失败,我也不会受很大的打击;拍了一个很成功的,我也不会高兴到睡不着觉。
记者:你做影院,投资电影、发行电影,在电影圈内都把你看成是一个成功的电影商人,你怎么看待电影这门生意?
江志强:电影不作为一个生意也不行,完全作为一个生意也不行。必须中间有一个平衡才可以,否则只做电影,很快就赔光了。只当它是做生意,肯定也不行,电影是一个特殊的商品,他不应该丢掉文化的内涵,这也是我坚持做艺术影院、投资艺术电影的想法,我知道现在会赔钱的。
记者:你认为做电影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体制的因素真的制约中国电影的发展吗?
江志强:政策上已经越来越开放了,我有这么多年对电影累积的经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就花很多时间去买片,当时主要是做进口片在香港的发行,我看了很多老外的电影。这些累积的经验很难一句话讲清楚,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就是经验。电影从来都是一个赌博,人家说有把握都是骗你的。因为观众每天在变,现在你拿《卧虎藏龙》出来,也不见得会很卖,所以人家说我做了很多很成功的例子,其实是运气好,电影是不可能有百分百把握的。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剧本、最好的导演有时还是会不卖座,会不受欢迎的,这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
记者:作为电影的投资人、海外发行人,你怎样评价自己?
江志强:我投电影的原则完全是个人喜好。要拍留得住的电影,做快乐的事情,人不应该有钱才叫成功,应以幸福和快乐为标准,我追求一个东西做到最好,而不是最大。电影不单单是商品,电影是有梦幻能力的商品,可以改变人生。有时候我不觉得自己是老板,我是一个电影的记录者。
对话
中国电影的国际平台还是动作片
记者:今天是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发展就必然要有交流,作为中国电影拓展海外市场的先驱者,你认为需要什么样的本钱才能和人家公正地交流,而不是白送放映权来换取一种有海外市场的假象?
江志强:必须要找到大家公认的一个平台,你拍的电影人家看不懂,你怎么走出去?比如冯小刚(微博)(微博)的电影,在国内有了不起的票房,但是他就走不进美国的主流市场,这是文化造成的,冯小刚很好笑的喜剧美国人不喜欢,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障碍,还有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我说双方都能互通的平台很重要。
记者:你认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平台是什么?
江志强:我们看看好莱坞的什么电影在中国最有票房?中国的哪类电影能打入好莱坞市场?都是动作片。动作片是交流的一个大平台,从内容上,在中国最卖座的美国片也都是动作片,我们的电影也一样,也是动作片最卖座,动作明星在美国有票房。因为,有共同文化点才有共鸣,吴宇森动作片拍得好,所以美国人请他,动作片是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我们必须找到文化上的共同点来发挥我们的能量。
记者:你认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最需要的是什么?
江志强: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武侠片还没做到最大。还有可以发掘的余地和视角,我觉得中国的武侠电影将来一定可以把美国的漫画电影打下来。因为中国人多,中国市场大,什么都有可能。现在仅仅是刚开始,根本还没到头。从历史上看美国人拍功夫片拍不过中国人,拍不过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再比如,张艺谋的《英雄》,就是这些年中国电影海外市场最好的影片。
日本的动画导演宫崎骏,美国人就非常推崇他。我们的文化领域要宽泛一些,要讲究创意,不能闭门造车,中国人的创意不比老外差。《卧虎藏龙》、《黄金甲》、《十面埋伏》、《霍元甲》都是中国电影,但是《黄金甲》就很失败,《狼灾记》也很失败,打不进海外的主流市场,中国电影要在国际平台上多元化,现在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就是国际平台上的多元化影片。对于海外市场,我们要先去了解,不要自以为是,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起来了,未来是乐观的。
记者:除了中国特征的武侠电影,你认为还有什么样的电影更适合国际市场?有题材和表现方式上的局限吗?
江志强:在欣赏方式上,我们看外片,我听不少人说喜欢看带字幕的,认为那是原汁原味。现在中国学英文的人加起来比全球都多,英语是国际语言,可是美国人不喜欢看字幕,觉得累,我们有字幕的话很难打进美国市场。我认为,我们的电影超过美国人很难,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创意上下工夫,动画片要搞创意,动作片如果没有创新,也会在这个平台上被踢下来。
记者:什么是中国电影发展国际市场的正确运作方式?曾经犯过的错误是什么?经典成功的案例是什么?
江志强:张艺谋的《黄金甲》为什么在国际上失败?《黄金甲》虽然在视觉上拍得非常耀眼夺目,但是那是一个中国皇室争权夺利的故事,美国人不感兴趣,而《英雄》被国人批成没有故事的武打炫技,但是美国人非常喜欢,张艺谋的创新武打把美国的电影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所以中国电影既要适合国际市场,又要适合国人口味,两条腿都要走得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记者: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国产电影在国际上如何卖出票房版权的报道,真假难辨,你认为现在中国电影在世界的位置是什么?中国电影的自身定位是否准确?
江志强:中国电影都是和最厉害的美国电影比,看美国的票房纪录,而在好莱坞非英语电影的排行榜上,中国电影排第一位。但是,我们想办法拿到海外市场上的大多数中国电影,还是不行,不是你能拿出去,就是受欢迎的电影,在数量上大部分中国电影还是卖不出去的。
本报记者 陈滨 白继开摄
(责编: sis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