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王牌:眼光狠、准,商业片与艺术片两手抓,均创佳绩。
●权力收入:几部重头影片都达到预期票房,《桃姐》获奖不断,《龙门飞甲》票房过3亿。
●权力支出:《我知女人心》和《不再让你孤单》票房失利。
2011年12月25日,博纳影业董事长兼CEO于冬率《龙门飞甲》主创在北京庆功,欢庆《龙门飞甲》十天票房破3亿元。庆功宴上,于冬宣称这部投资3000万美元、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大冒险”的3D武侠片“赚钱啦”———这想必是他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
一年前,于冬掌舵的博纳影业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微博)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影视公司。一年间,博纳投资或发行的电影达十余部,其中《财神客栈》票房破1亿元,《窃听风云2》破2亿元,《白蛇传说》破2亿元。在接受南都采访时,于冬说2011年的票房目标是1、2、3、4、6———分别指的是《财神客栈》、《窃听风云2》、《白蛇传说》、《大魔术师(微博)》和《龙门飞甲》的预期票房。前两部如期达标,第三部也接近目标。除业绩外,博纳在艺术片领域的影响也逐步扩大———前年投资发行的《打擂台》赢得好口碑,并在2011年香港电影金像中摘得最佳影片桂冠。今年3月才上映的《桃姐》未映先红,在威尼斯电影节和金马奖中大放异彩,擦亮了博纳影业在海外的招牌。据汤森路透I/B/E/S数据显示,市场平均预计博纳影业全年净利为1729万美元。
从博纳上市一周年的成绩来看,于冬其实算不上“春风得意马蹄疾”。梳理其2011年投资和发行的十余部片单,虽有《窃听风云2》和《龙门飞甲》这样的票房大片,也有因误判市场而导致的滑铁卢之片,如《我知女人心》和《不再让你孤单》。上市后,博纳影业的股票也从开盘价8.41美元下跌到6美元左右。去年9月,南都记者在威尼斯专访于冬,聊起博纳股价,他笑呵呵地说:“年底还有《龙门飞甲》和《大魔术师》,我对这两部片子很有信心,博纳的股价一定会回来。”可见,《龙门飞甲》的成绩对于上市公司博纳而言,其重要性远不止一部电影盈利与否。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曾形容于冬:“腰里永远挂着两手榴弹,随时准备好,瞅准机会往市场上扔。”3D武侠电影就是于冬新备的一枚手榴弹。作为“博纳上市后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于冬语),《龙门飞甲》投资3500万美元,比起国外的3D大片不算大制作,但在华语片中绝对属于大冒险。徐克接受南都采访时曾坦言,他的第一部3D电影计划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但当时几乎没有投资方敢冒这个险。随后他找到于冬,其时正逢博纳筹备在纳斯达克上市,没想到于冬欣然答应投资。于冬曾对《第一财经周刊(微博)》分析了自己投资该片的理性思考,直言是《阿凡达》的内地票房成绩让自己对3D市场有了充分信心。之后,他找到李连杰(微博)加盟,开出相当于电影制作成本1/3的、1200万美元片酬。在《龙门飞甲》正式拍摄前,他和徐克一起走访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3D技术公司,不惜砸重金让徐克先拍一部3D短片作为实验……如今3亿元的票房成绩总算给于冬和股民们吃了颗定心丸,也将让博纳2011年的年报有了更漂亮的呈现。
花长篇幅赘述于冬投资《龙门飞甲》的始末,因为这个决定过程充分展现了这位年仅40岁的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行事风格——— 想法大胆,但绝不冒进。从北影厂一位普通发行员到今天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从只有几个人的民营小公司变身成国内数一数二的民营电影公司,于冬只用了17年。这个当年到香港主动给各大导演递名片希望拿到内地发行权、被施南生称为“小于冬”的男人,已成为诸多香港导演最重要的合作对象。
2011年12月9日,于冬在纽约时代广场敲钟,庆祝公司上市周年,他的身边站着陈坤(微博)和好莱坞影星凯瑟琳-泽塔-琼斯。这被业界视为博纳进军好莱坞的一个信号。于冬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当年,我背着包,一个个敲开香港公司的大门;现在也一样,我背着包,继续一个个敲开好莱坞的大门。”● 方夷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