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启幕的柏林电影节,中国电影《白鹿原》最后关头闯入主竞赛单元,成为角逐“金熊”的唯一华语片。一时间,《白鹿原》能否捧回“金熊”成为热门话题。
原著每年加印10万
1992年,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面世,这部50万字的小说,通过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纠葛,展现了陕西关中农村的历史变迁。到2012年,距离这部作品问世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这部小说先后被改编为话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而今年,这部作品又将在影院与观众见面。
《白鹿原》是一部讲述农村变革的小说,这在艺术创作中并不是热门题材,但这些年来,《白鹿原》却以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始终没有离开公众的视野。
1994年,《白鹿原》获得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2006年,小说被北京人艺改编为话剧,在话剧舞台上,濮存昕(微博)、郭达、宋丹丹(微博)等演员用陕西方言进行对白,依据原生态的地方戏曲、窑洞、黄土高坡营造出来的,一幅极为生动的陕西农村风俗画卷,都强烈地吸引着观众。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故乡西安,这出话剧在演出时都一票难求。
目前,这部小说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持续印刷。而当这部作品要被搬上银幕时,其间经历了数次换导演及演员的波折,原作的大胆描写如何在影片中呈现等话题也一直被热议。
小说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说:“对作家而言,作品最终要与读者完成交流;对我而言,获得最广泛的读者喜爱,是高于任何奖项的安慰。”
多轮打磨终获通行
被称为史诗性巨作的电影《白鹿原》自去年初杀青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后期制作阶段。从去年国庆到今年元旦、春节各个黄金档期,不断有上映消息传出,但却始终未在影院与观众见面。直至龙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天,这部电影经历多次修改打磨终获通过。
据《白鹿原》的执行制片人王乐介绍,这部影片四个多小时的初剪版本在业内人士小范围观看并提出修改意见后,进行了一次删改成三个多小时。后来邀请文艺界知名人士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先后经过了多轮打磨,其中的台词、角色都在不断修改中更加丰满。
电影《白鹿原》演员阵容强大,有张丰毅、段奕宏(微博)、吴刚(微博)、张雨绮(微博)等多位国内一线影星加盟。而陕西籍导演王全安,因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关注现实的创作风格在业内形成了良好口碑。特别是过去近十年间王全安与柏林电影节结下的“情缘”,也为这部作品“加分”不少。
早在2003年,王全安的电影《惊蛰》就在柏林电影节上参加了全景电影大奖单元。4年后,他的作品《图雅的婚事》再次征战柏林,并一举夺得金熊奖。
2010年,王全安又以电影《团圆》获得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对于这次入围,陈忠实说:“入围本身就是一种肯定,这是编剧、导演和剧组所有演职人员辛苦努力的结果。我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
影迷期待何日公映
在一些观众对这部电影翘首以待的同时,一些曾观摩过影片初剪版的文化界名人都对此片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认为,这部影片具有沉郁、浑厚的气象和博大的情怀,电影里没有胡乱编造,而是结结实实的东西,这种老实的笨功夫,这样的匠心值得赞美。
同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也认为,电影《白鹿原》是第六代导演的“突破之作”,他说:“第五代导演的作品还要借助一股冲劲儿,还达不到这份冷静客观和深度的层次。这部电影就是像土地和河流那样,静静地流淌,沉默地爆发,这是我们货真价实的史诗。”
然而在一部电影获得专业人士赞誉的同时,能否吸引多数观众走进影院也是考量其成败的重要标准。纵观导演王全安的作品,一直以创作小成本艺术影片见长。而这部总投资过亿元的电影,也被当做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
有专家认为,这部被一些影迷称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影片”的作品,将会在票房上成绩不俗。对《白鹿原》有较高的票房预期,不仅因为原著已经在观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而且这部影片从原作出版、电影筹拍,再到通过审查和柏林参赛,一直话题不断,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新华社记者 杨一苗
链接
名人评语
洪晃:虽然片子还没有剪定,音乐还没有,但是已经很好看。我那天超级困,有时差,居然聚精会神地看了三个多钟头没有音乐的电影,一点瞌睡都没有。我觉得是小说改编电影里最成功的案例。
崔健:它自然的生命力已经很旺盛了。我觉得导演王全安在编剧时就一直在修炼,既保持锐度又让我们能够接受,我觉得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可以说没有想到。长镜头运用得好,每一个镜头像一个独幕戏。我自己看的话觉得不要音乐也可以。除非为了商业,如果要加,就要加得特别好、特别准确。
刘索拉:她(指张雨绮)有很多脸部很细腻的表情,你能看出一个女人她放荡的一面,她悲剧的一面,包括她对爱情很忠实的一面,她有小表情,她不像有些这样题材里的女主角会表现得过了,她都表现得好。这个角色是非常不好演的,她给我印象很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