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带着席卷8亿新台币的影片《赛德克·巴莱》,导演魏德胜来到上海,为该片即将在大陆的上映预热。
大陆版本会有删减
对于大陆的版本,魏德胜说:“其实影片本来已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台湾版,4个半小时;一个是国际版,2个半小时。后者是根据观众反馈和内部讨论剪出来的,保留了故事的所有脉络以及人物的情感历程。对于台湾人来讲,他们对赛德克这个族群有大致的认识,需要的是原住民的生活细节。而对那些不认识这个族群的观众,需要的只是了解他们与日本的矛盾、冲突以及如何发生战争的就可以了。”魏德胜表示,原片中的血腥和暴力镜头都会进行删减和处理,“这两天审查结果会出来,我会根据意见再进行调整。”
最大感动:部落认同
“拍这部片子最需要的就是尊重,这个族群毕竟受过很多伤害。”魏德胜说,“放映那天我特别紧张,一直转着圈看他们的反应。因为影片组合了历史,肯定会有些虚构的人物以及事件顺序的错置,因为这样故事的发展会比较顺。我事先就写了信,让他们知道哪些场景是错的,让他们了解我的诚意。”那天晚上,电影放映到晚上12时多,平时七八时就回家睡觉的赛德克人一个都没有离场,“部落的认同是我最大的感动。”
多元思维产生奇迹
从《海角七号》引领出的“小清新风潮”,到“冷门题材拍出了主流价值”的《赛德克·巴莱》,魏德胜似乎总能走在台湾本土影片的尖端。而对于台湾电影,他又有着自己的看法:“要说台湾电影真正的复苏,我认为还太早。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初怎么会有契机发生。台湾电影,不是因为小清新才火。既然投资什么都赔,那就拍自己想拍的。拍想拍的东西,然后去找市场,而不是从市场里找自己想拍的,这就是多元思维产生的奇迹。”
本报记者 张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