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旬有十余部影片上映,大多是国产小成本作品,但唯有许鞍华获奖无数的《桃姐》拔得头筹,口碑与票房均节节攀升。出人意料的是,大连华臣影城二七广场店尝试播放粤语版《桃姐》,算是前所未有。而观众对此也并未觉得“水土不服”,反而有很多真心热爱港片的影迷奔走相告,为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港片而兴奋。影城经理任敏向记者表示,今后会尝试继续放映粤语版港片,“月底上映的《春娇与志明》,相信会有更多人期待粤语版。 ”
影迷评价看粤语版港片更有味道
自去年在威尼斯风光无限之后,《桃姐》的口碑一直很好,之后在台湾金马奖和香港众多协会奖项中都是大赢家,更被看好是4月份即将举行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有力竞争者。
发行方博纳影业称,《桃姐》此次发行数字拷贝,有粤语和国语配音双声道,影院可自主选择放映版本。在东北地区,由于地域文化差异,选择放映粤语版本的影院寥寥无几,但对港片迷来说,相当一部分人期待看到粤语版《桃姐》。记者了解到,从上周日(11日)开始,华臣影城二七广场店首次尝试播放粤语版《桃姐》,效果出人意表,很受影迷欢迎。而两个版本差距确实不小,片中刘德华饰演的Roger的小学同学给桃姐打电话时,齐声念出的那段歌谣,国语远远没有粤语押韵流畅。
据了解,前来观看《桃姐》粤语版的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看就是比较资深的港片迷。其中有影迷向记者表示,“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都应该看原声版本,这样才够原汁原味,因为语言毕竟能够反映出当地的文化。 ”另有影迷表示,看港片最麻烦的就是普通话配音有时不给力,“有些演员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有些则完全由别人来配音,这样感觉不对,因为演员自己的声音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影城经理任敏表示,看到这样的趋势,影城会继续排映粤语版《桃姐》,争取每晚一场。
认知变化 粤语版从小众走向大众
近年来,随着港片复兴,许多香港电影人北上,影迷们对广东话的接受程度比以前有所提高。 2010年6月,同样由刘德华投资,新锐导演郭子健(微博)、郑思杰(微博)执导的小成本港片《打擂台》,首次采取全国粤语发行,本着怀旧而励志的精神,试图重拾当年邵氏时代的感觉,其勇气十分可嘉,可惜遭遇票房惨败。尤其在北方的很多影院,该片几乎就是“一日游”,便黯然退出档期,以至于它次年勇夺金像奖最佳影片时,有人惊讶这部影片竟然上映过。
同样是在2010年3月,彭浩翔(微博)新片《志明与春娇》在香港上映,被年轻观众热捧,3个月后引进内地。但由于该片荤段子和粗口较多,在香港被定为三级片,所以引进内地之后全部重新采用国语配音。重新配音的结果是,片中的都市大龄男女一下子变成了“小清新”,虽然看起来也不错,但毕竟损失了太多原有味道,难免有所遗憾。不久,导演彭浩翔进军内地拍摄影片续集《春娇与志明》,顺利过审之后,仍决定同时发行国语和粤语两个版本,发行方美亚向记者表示,目前在全国做试映都是粤语版本,受到影迷极大喜爱,许多人都表示一定要去影院看粤语版。
有院线人士表示,如今粤语版港片已经有逐渐脱离小众、走向普及的趋势,这也意味着观影将越来越走向多元化,无论南方北方,影院都应该更多了解当地影迷的需求,给予适当配合。 首席记者穆晨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