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尔冬升解读争议微博:不是抨击只是提个醒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9日11:43  南方都市报微博
尔冬升 尔冬升

  ●金像奖虽然颁完但争议不断,尔冬升导演也有意见要提,并引发网友热议。

  ●南都鉴定:一个奖项的赛果通常不会皆大欢喜,希望能在建议中改善不足。

  南都讯 “我最近闲着,明天午后有空,找人来访问我吧,微博写不了几个字!”17日凌晨,大导演尔冬升(微博)突然在微博“求采访”起来。原来,是因为16日晚他对于刚颁完的金像奖的一条“提意见”的微博,文中提到“如果这奖只有感性但失去了专业,会变成怎样?董事局成员必需深思!”,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网友热议,也让他主动“求采访”。

  于是,17日晚,南都记者电话采访了尔冬升。他澄清自己并非针对金像奖,也不针对任何人,而是想给有权为金像奖投票的业内人士一个提醒,在投票时要保持客观,不要太过于注重感性和情怀。另外,就他质疑金像奖评审的“看片率有多高”,金像奖公关与宣传经理黄德慧也接受了南都记者的访问,做出官方回应。

  ★事件回顾:

  16日晚,向来以不带V的网名“diver88”潜水、在签名档自诩“不谈电影只谈潜水”的尔冬升,突然发了一条关于金像奖的微博:“破个例,谈一下电影!我在金像奖评选事务小组呆过,也当过副主席,对这个奖一直是支持和包容,甚至偏帮。但这次之后,心里起了点疑问……如果这奖只有感性但失去了专业,会变成怎样?董事局成员必需深思!”这条微博发出后,尔冬升得到了一些网友的支持,同时也受到了一些网友的“围攻”。

  解读初衷:

  只是想让金像奖董事局做一些反思

  南方都市报:网友的力量实在了得,都把你炸出来主动“求采访”了。

  尔冬升:唉,我原本只是写了一段微博,认为金像奖董事局应该做一些反思。其实金像奖每年结束后的一个月以内,董事局也会召开会议,让大家提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在我作为导演协会会长,也会提出一些看法,交给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微博)用作内部研讨。但微博的特性就是这样,当我把这些看法写在微博里,就引来各种误读,……后来新浪把我这条微博写成头条,标题是“金像奖《桃姐》大赢尔冬升质疑”,别人如果不点进去看内文,还以为我和许鞍华有什么芥蒂呢!

  南都:你的微博向来都“不谈电影只谈潜水”,突然说起金像奖,大家都以为你是不是对谁憋了一肚子气。

  尔冬升:(笑)这怎么可能,我觉得《桃姐》得奖对我们香港导演来说意义很大。香港电影人里面有两个人我最敬佩,一个是徐克,另一个就是许鞍华。许鞍华的可贵,在于她会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像我这两年拍的东西很商业,都不是我最喜欢的剧本,我最喜欢的剧本还躺在我的电脑里!所以,《桃姐》能够成功,给我一个启发,让我觉得我电脑里的那些小众的、偏门的电影剧本,不是没有办法拍。它让我考虑,我的下一部戏,或在我做导演已快三十年的这个阶段上、在退休之前,要不要把有限的精力用来拍一些我真正有欲望想拍的电影。至于我为什么要发这条微博,其实是过去两三年累积下来的一个观感,而且不是我一个人的,业内很多人也都这么认为。

  解读质疑:

  想提醒评审团不要太情绪化

  南都:那你这条微博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尔冬升:我是提出我的疑问,这个奖正在变得越来越感性、越来越情绪化,而失去了一些专业性,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会怎样?我只是想提醒评审团和选民,能不能不要太重感情,而是从更专业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电影?至于这个奖如何去改良,目前我也没有新的想法,只是提出这个疑问而已。当然,奖都是人评出来的,人必然带有主观,所以金像奖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没有情绪化。我只是觉得当这种情绪化的趋势太过明显的时候,需要做一点修正和反思。

  南都:这种情绪化的加重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今天整个香港电影行业的不自信?

  尔冬升:我觉得是的!这和市场的调整、社会的转型都有关系,整个大环境不一样了。以前我们觉得自己很重要,我们的工业很发达,对香港有一种自豪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内地有那么多家戏院,那么多块银幕,那么多的座位,造就了那么大的内地市场,而粤语文化也不再是主流了,以前很多人唱粤语歌,现在粤语歌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小了……但我觉得这是大时代流变的必然,香港人没有必要因此悲伤啊。

  解读提醒:

  相当部分的选民是凭人情来投票

  南都:目前金像奖遇到的问题和它的评奖机制有关系吗?

  尔冬升:我那条微博不是针对评奖机制。金像奖的机制是复制奥斯卡的,采取行业内集体投票的方式,只针对香港电影评奖,大家只代表自己投票,投出来的结果是公平公正的。规则是没有问题的,但每个人要有身为评审和专业选民的自觉。相当部分的选民只是凭人情来投票,不会把所有参赛影片全部看完。我得奖时,还开过玩笑,说我之所以能得奖是朋友够多!

  南都:有人为《让子弹飞》叫屈,你怎么看?

  尔冬升:我觉得金像奖纯粹就是香港电影的奖项,这是历史原因决定并延续下来的。但现在如果准入限制继续放宽就会带来尴尬———有些电影虽有香港电影人的参与,但并不能算得上是香港电影。像《让子弹飞》,如果将要求改成一部片至少有8个香港电影人才可以入选,它就入选不了,就不会有入围了却注定陪跑的尴尬。

  南都:你监制的《窃听风云2》入围了但没得奖,你是什么感觉?

  尔冬升:李翰祥说过,一部戏如果已经在票房上得到好成绩了,那在得奖方面就可以大方一点,把奖颁给那些冷门的、有更多人文关怀的电影。作为一部商业片,《窃听风云2》既然在票房上成功了,那奖项就无所谓了。

  金像奖官方回应

  组委会有看片安排,但“监察是做不到的”

  在尔冬升导演提出“很怀疑看片率有多高”之后,南都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金像奖的公关与宣传经理黄德慧。她明确表示,“肯定会有人没看过,但大部分人都应该看过。”因为每部候选影片在正式投票之前,都有三次接受审阅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公映时,金像奖评选细则有明确规定,参选影片必须“在香港作首轮公开放映”,以本届金像奖为例,即为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香港公开售票、一星期内放映不少于五场的影片。

  然后,如果评审们错过了公映机会,又还想在大银幕上观看影片,组委会每年都会在最后一轮投票前,在香港的太空馆或者科学馆举办一场专门的放映。该次放映不仅针对评审,也欢迎感兴趣的公众。组委会除了内部通知各位评审,也会在《东方日报》等香港本地纸媒上刊登相关的放映信息,广而告之。最后,就算两次公开放映的机会均未赶上,候选影片的电影公司还准备了足够数量的DVD,以供有需要的评审拿回家观看。

  黄德慧强调,组委会对于看片“当然是有要求、而且有安排的”,“但你没有办法强迫每个人每部片都看,这个监察是做不到的。”

  采写:南都记者吴莎 简芳 统筹:南都首席记者 方夷敏

(责编: sunny)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