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坡坡
华语同志电影是一个禁区,一桩难题,一种少数,一片寂寞。可这又是一道彩虹,一盏橘灯,一幅画卷,一束春光!对,一束关不住的春光,顽强地投射在并不那么包容的华人社会中。
本期《青年电影手册》的专题部分,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尽量选择了对观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华语同志电影、电影人、电影节,进行评论、采访、记录。从往日暧昧历程中的《大路》,到时下男色盛开的《安非他命》;从中国内地第一部女同志电影《今年夏天》,到明星云集的香港制造《得闲炒饭》;和同志议题超有缘分的李安导演被我们仔仔细细地研究他的“同志细胞”,才华让人羡慕忌妒恨的田原则自己拿笔写出《蝴蝶》的前情旧事;许鞍华后悔自己的影片拍得太政治正确了,蔡明亮则有不一样的书写方式……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跨性别,酷儿,男人,女人……影像面前的人们显得格外平等。
但影像也折射出这个社会的不平等。时至今日,由于内地、香港、台湾三地不同的体制,导致发展进程上的严重不平衡。台湾地区已经有《十七岁的天空》、《刺青》这样叫好叫座的精品,同时也让人尝到喜剧片、青春爱情、文艺晦涩等不同口味。相比之下近年香港的电影市场鲜有赢得荣誉的同志电影,特别是对于女同志议题很少关注,倒是男同志市场经营得格外火热。如果再对比内地的状况可能更糟糕,一个导演也许要辛苦赚几年钱才能凑齐一部片子的预算,偷偷拍了然后拿到国外播几场,然后又发愁下一部了,具体原因你懂的。
幸得数码技术发展,也给了制作者新的思路和方向。《春风沉醉的夜晚》用小小的数码摄像机拍入了戛纳,主演之一吴伟也独家分享了拍摄的过程;崔子恩在采访中显现出了对资本主义的叛逆精神,用自己的理念制作新的电影;陈俊志则用低成本的方式跟随着主人公制作出一系列的抵抗社会压迫的作品。我们也不妨放眼世界远眺一望无垠的影展之海,据说几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同志影展正在进行,而本书也收集了其中的佼佼者以分享给读者。
我们要向这些人致敬,他们不止拍摄了一部同志电影,他们甚至也不仅以拍电影来跟社会对话。崔子恩和石头11 年之前一同走入湖南卫视(微博)《有话好说》的演播厅,我们很骄傲地说:中国内地最早通过电视出柜的男、女同志都是电影人;台湾的周美玲(微博)、陈俊志两位导演都曾致力于同志纪录片的创作,前者后来转战剧情片获得柏林“泰迪熊”奖,后者讲家族往事写成感人肺腑的传记书,两人都未曾掩饰过自己的真实性取向,并且常常与伴侣一起出柜大方晒出同性爱恋之幸福;台湾著名影片人李幼鹦鹉鹌鹑,曾用名李幼新的时候就出版过《男同志电影》一书,挥洒毫不掩饰的个性会在采访中体现;更要感谢本期封面两位人物关锦鹏(微博)、张国荣,关导演以纪录片《男生女相》走出柜子,哥哥则在演唱会对爱人献出《月亮代表我的心》,这给华语娱乐圈以震荡,也让电影人感受到了更丰富的空间。时至今日,包括洪荣杰、钟德胜、云翔等年轻制作者也不惮谈到个人情感。性取向成为自然不过的话题。
我们看到进步,也不停地给予自己反思的机会。特别是电影行业本来就容易变成中产化的游戏,发出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尤其重要,这需要我们关注性少数人群中的边缘,女性、跨性别、无产者……让影像的触角一直沿着边缘深入心灵。
随着社会发展,爱男或者爱女真正被平等对待,那个时候性取向的概念会越来越模糊,同志电影这个类型甚至会消逝。而我们应该庆祝撕掉标签的公平机会,如果有幸还能看到这些文章,你会发现这是一段颇值得回味的历史。
范坡坡 同志导演、作家、活动家。曾出版《春光乍泄:百部同志电影全记录》。纪录片作品有:《新前门大街》、《柜族》、《纸房子》、《舞娘》等。现任中国酷儿独立影像小组协调人,策划影展近百场。第22 届香港同志影展玲珑大奖得主,他也是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