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的3D儿童奇幻冒险片《雨果》将于5月31日登陆内地银幕,该片斩获了奥斯卡的5项大奖,尤其是该片的3D效果,获得《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赞叹。近日,马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网络采访,他透露说,其实片中的小雨果有他本人的缩影。
结缘“雨果”
马丁·斯科塞斯成长于纽约市,从小体弱多病,内向、孤僻的他对艺术和神学产生了兴趣。幸运的是,父亲常常带他去看电影,电影成为他精神上的“避难所”。大概10岁那年,他看了电影之父乔治·梅丽爱的《魔盒》,从那以后,产生了“可以拍部电影”的想法。因此,当小说《造梦的雨果》送到他的书桌上时,斯科塞斯发觉这个故事能够引起极大的共鸣,他说:“这个孤独孩子的脆弱处境令人心动,我在想,雨果就是我童年的缩影。也许,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是孤独的。在念故事书给我女儿听时,我们重新体验这部作品,所以这像是重新发现艺术作品,然而是透过一个孩子的目光。”
挑选演员
斯科塞斯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擅长表现意大利籍美国黑社会的题材。而这部《雨果》仿佛是其脱胎换骨之作,整部片子自始至终都是暖暖的金黄色调。影片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展开,很难想象,70多岁的老导演是怎么保持这份童真的。斯科塞斯表示,以儿童视角拍摄影片,最大的挑战是找到合适的“小雨果”。“因为他是电影的中心人物,多数的场面里都有他。”斯科塞斯找来许多小演员来试镜,最后中选的阿沙·巴特菲尔德在选角初期就参加了这个角色的甄选。马丁斯科塞斯回忆说:“阿沙试演了两场戏,我立刻就确定是他。”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巴黎,小演员起先担心不能演出那时代孩子的样子,不过斯科塞斯则认为:“孩子的本质、需求、追寻、行为都是普遍的现象,并不限于某个时间或地点,而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因此这部电影发生的时间并不重要,只要表现出天真模样就行。”
热衷3D
当大导演们一个个投身3D电影拍摄时,斯科塞斯也没闲着。他说:“我对3D技术十分热爱,以这种方式观看角色,会使他们跟我们更为亲近。再说这又是一部魔幻儿童片,所以以3D形式拍摄再合适不过。”斯科塞斯坚持要拍摄一部货真价实的3D片,而非采取2D转3D的形式。他很想把1980年之前所有的影片都拍成3D的。他认为,3D电影将成为业界的一种新规则,“如果能开发出不用3D眼镜就可以看3D电影的技术,那3D电影有可能永久取代2D电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