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影节至此落下帷幕,这是本报记者第三次参加上影节,无论对其变化的体会,还是与中国其他电影节的横向比较,都能感受到上影节“国际化”的含义。比照北京电影节所谓“国际”的贻笑大方,比照金鸡百花电影节在不同城市举办时难寻规律的“地方特色”,上影节的整体质感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相得益彰。而当你站在主会场上海影城中,看到人山人海的愿意以一部60块钱的价格看国外展映片的影迷,看到毫无明星的文艺片动辄满场,你会为拥有这样的电影节,和这样的影迷而感到幸福。
但就此认为上影节很完美,这显然不是记者想表述的东西。作为一个诞生在中国的电影节,网友和记者连年吐槽的东西依然迟迟无法改变:开幕式永远是挤破门的秀场,没奖拿的闭幕红毯永远星光黯淡;国产新片推介会扎堆,时间与更有话题性的主题论坛永远冲突;参赛片很“国际”,但真正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影人来沪的少得可怜。中国导演集体吐槽,国外剧组掌声寥寥,媒体记者疲于奔命——它的直接参与者们,脸上却看不出几分享受,更多的是疲惫与焦虑。而直到上周末端午节小长假,记者才得以抽出时间,在两天时间内看了6部参赛、参展影片。但记者更想说的是,如果有条件,大家应该来到上海,到这里看几场你只有在网上和盗版碟中才能看到的国际电影,感受一下对电影艺术的集体膜拜,这才是国际电影节的真正意义。本版稿件均由主任记者关力制电自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