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影节创办人回应首届情景 缺乏人才资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7日10:38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李云灵 

  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在相当长岁月里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上海办电影节是几代电影人的梦想。

  从第一届于1993年在上海举行,电影节至今已经有19年历史,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从初生的懵懂走向成熟。昨日记者采访了当时与导演谢晋、吴贻弓一起参与创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上影集团副总许朋乐,在讲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伊始的艰难历程后,他感言,自从有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才有了与世界交流接触的机会,对中国观众、电影人而言,“大师”走出了装胶片的“铁匣子”。

  “学中干,干中学”

  谈及创办上海国际电影节初衷,许朋乐回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捷克、俄国都有电影节,当时我们也想过,如果我们也有中国自己的电影节(就好了),但是这个想法没那么强烈,那个年头出国门难,也没真正看到过国际电影节到底是什么样子。”直到改革开放,很多电影人走出去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们认为电影已经不是“铁匣子里面的大师”,“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交流很重要,中国电影要想有更大的空间,更好的发展,就要向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好的东西也要传递出去。上海一定要办个电影节。”

  于是,在条件完全不成熟的情况下,包括谢晋、吴贻弓、白杨、张瑞芳在内的电影人就开始策划举办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电影节。

  当时的想法是“学中干,干中学”。举办电影节首先面临硬件问题,许朋乐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还没有好的电影院,虽然有大光明、和平,但都是单厅,国际上已经有多厅影院了,如果没有更多的电影影厅,就没有展映的空间。”为此,时任上海电影局局长的吴贻弓决定创建中国第一个影城——上海影城,同时在影城边上建造了银星宾馆,“这才打下物质基础,我们的客人有地方可以住,有地方可以研讨,开闭幕式也有场所举办,多厅形式的影院也可以放映不同的影片。”

  虽然解决了硬件设施,但前期准备仍困难重重,首先是人员问题,当时缺乏专业的策展人才,“我们将上影和美影厂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各个委员会。谢晋和吴贻弓利用他们的国际影响,邀请国外电影机构。驻外文化参赞开始发出邀请,有的外国电影人听说中国办电影节很惊喜,也都表达浓厚的兴趣,但也有邀请的评委临时‘爽约’的。”

  更令这些电影人头疼的是资金,许朋乐表示,“当时成立了广告集资部门天天出去‘化缘’,企业对于电影节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即使有公司愿意出力,但也只是物质上的支助,很少有现金。有汽车赞助、航空公司赞助,这就够了,能承担我们邀请嘉宾的机票,其他赞助的都是实物,如八宝粥、火腿肠、饼干、中药保健品等。”不过,因为资金紧缺,也使得当时的电影节是真正意义上仅有电影的“盛会”,“对于参赛参展的影片,仅提供住宿交通,宾客没有吃吃喝喝。”

  首届就有30万人次观影

  1993年10月7日至14日,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于举行。主会场设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8家电影院为分会场。当时,有1100名中外宾客。导演谢晋、美国导演奥立佛·斯通、日本导演大岛渚、中国香港导演徐克、澳大利亚导演保罗·考克斯、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洛夫、巴西导演赫克托·巴本科组成国际评选委员会,在20部参赛片中评出了四项金爵奖和一项评委会特别奖,中国台湾中影公司出品的《无言的山丘》获最佳影片奖。

  那年,有30万人次的观众观摩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参赛参展影片和评委个人影片回顾展。共有16家海内外制片商在国际影片交易市场设展台,成交额达2700多万元人民币。电影节还邀请了著名国际影星索菲亚·罗兰、德博拉·拉劳、桃井熏等参加电影节活动。200余名中外记者对电影节进行了报道。经世界国际制片人协会的考察论证,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成功。

  更令许朋乐引以为傲的是,电影节虽然是初次举办,但不失权威性和专业性,他透露当时金爵奖评选时的小插曲,“评选过程中经过严密的三轮投票,当时由李保田主演的《凤凰琴》呼声很高,但是最终没评上,因为时任评委会主席的谢晋认为,影片讲述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故事,题材有局限性不够国际,我们是国际电影节,不是在中国办就有优先权利。”上海国际电影节坚持艺术性和国际性,得到同行的赞赏。

  事实上,在过去的14届电影节中,华语片仅有两次获得金爵奖最佳影片奖,除了1993年中国台湾影片《无言的山丘》捧得第一尊金爵奖奖杯外,就是2002年根据池莉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生活秀》(霍建起导演)获得第六届金爵奖最佳影片奖。

  “我们的交易量还不足”

  有了第一届的经验,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5年10月28日至11月6日举行,历时10天(电影节创办之初每两年一届。从2001年第五届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第二届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作为国际电影节必备条件之一的场刊诞生,“国际电影节都会有一本电影节场刊,但是中国当时制版设备很差,每天出本杂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为了与国际同步,策划了名为《每日新闻》的场刊,有一个法国志愿者,他完全因为喜欢电影来帮助我们,担任《每日新闻》的总校对,每天跟我们从早忙到晚,采访写稿,凌晨三四点送印刷厂,第二天早上8点又继续工作。”许朋乐回忆道。

  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7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举行,增设了中外电影业学术交流活动。当年电影节的专题是“中国女性导演作品研讨”,放映大陆的黄蜀芹,台湾的黄玉珊、王小棣,以及香港的许鞍华、张婉婷等女性导演的作品。这届电影还举行了导演张骏祥回顾展。举办到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被国际制片人协会确认为国际九大电影节之一。

  如今的电影节已经步入了成熟期,成为上海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本届电影节号称是“自1993年电影节创办以来阵容最强、质量最高、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这也让老电影人许朋乐非常欣慰,在被问及还有何不足时,许朋乐表示:“我们现在与其他国际电影节相比,硬件软件上都不比他们差,但是还有一个核心问题是市场上的差距,电影是商品,商品要通过市场来交易,很多片商为了广交商业上的伙伴而来,他们希望有一定的交易量,但是与其他国际电影节相比,我们现在门没完全打开,还处于准自由的状态,这就影响了整个电影节的运作,我希望我们能以更开放的姿态来迎接八方来客。”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