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兜涂鸦刘德华 麦家碧杨学德讲述幕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7日14:45  南方都市报微博
  ▲杨学德(左)与麦家碧(右)的画风迥异,有点屠夫遇上了小乳猪的感觉。他们用了三年来完成这次试验,麦家碧希望这种冲撞,加上音乐元素的增加,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南都记者王子荣摄   ▲杨学德(左)与麦家碧(右)的画风迥异,有点屠夫遇上了小乳猪的感觉。他们用了三年来完成这次试验,麦家碧希望这种冲撞,加上音乐元素的增加,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南都记者王子荣摄

  ●麦兜最新电影7月10日公映,这只港产小乳猪继上次上武当之后,这回要四处卖唱,途中遇到了许多奇人。

  ●南都鉴定:麦兜身边的奇人,由新画家杨学德执笔,他为这部小清新的电影带来“小混混”之风。粉丝们会期待这份新鲜感吧?

  今年暑假,麦兜7月10日归来。由于幼稚园不堪经济重负,面临倒闭的危险,麦兜、阿May、得巴、阿辉等有爱的同学又无法坐视不理,他们在校长的带领下组成了“春田花花合唱团”,只卖艺不卖身,四处献唱养园糊口。这一路,小乳猪结识了不少新朋友,甚至帮大名鼎鼎的“华仔”伴了唱。

  细心的粉丝一定已经发现,预告片里的这一幕似乎有点不对劲:华仔不太像麦兜动画里惯有的形象,原本熟悉的香港图景在新电影里也有了变化。怎么新增角色的画风会和原来区别那么大?麦兜身边那些很丑的人是谁?

  莫怀疑自己的眼光,也别急着被吓跑,这些丑人背后的怪叔叔,可是麦兜的“父母”谢立文和麦家碧专门请过来的香港漫画家杨学德。他在新片《麦兜当当伴我心》里和麦家碧一起担任美术监督。最常用于形容麦兜这位“契爷”(即干爹)画风的形容词分别是:骑呢、麻甩和核突,普通话的意思就是另类、奇怪、恶心。哦,还有一个,“完美的丑陋”。

  听上去是不是很像乳猪与屠夫的组合?看起来如此不搭调的合作是如何达成的?南都记者近日赴香港与他们聊过。谢立文说,这正是他此次实验的核心———用最粗鲁的方法去讲一个温柔的故事。

  焦点疑问

  麦兜的干爹是谁?

  杨学德,他的漫画“像一碗猪油捞饭”

  梁文道写过,“杨学德多年前的《锦绣蓝田》是香港漫画史上的经典,以一种阴郁但又吊诡的七彩斑斓的色彩、宏观却又不失细致的视野,呈现出一幅早已失落、可是伤痕仍在的屋邨生活风情画。”香港漫画家小克剖白表示:“我的漫画只是一碟焗猪扒饭,杨学德的漫画却是碗老抽猪油捞饭……我是方便无比、无处不在的‘大家乐’,他是只有挑剔的老飨光顾、留守旧区的地踎小馆子。”谢立文也说,“我觉得他是香港最好的漫画家之一。我看别人(的作品)好不好只看一点,就是他是否唯一的。杨学德的漫画人物是很独特的,是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语言的,这已经很难。”

  胃口吊到这里,杨学德究竟有什么来头?

  70后漫画家,中学毕业后修读平面设计及插图,28岁才投身漫画但上升快。独立漫画人举步维艰,2002年他自资出版首本人漫画集《锦绣蓝田》,在圈内获评价颇高。2004年起与小克于《东touch》杂志连载漫画专栏,后集结成《标童话集》系列。2008年起,在《太阳报》连载四格漫画专栏《不轨剧场》,之后亦结集成书。不过,由于他的作品常常书写香港当下的政治、经济与生活,又是地道的广东话夹杂英文潮流语,目前并未大规模引入内地。所以杨学德这个名字尽管在香港本地颇有影响力,内地读者和观众却并不熟悉。

  干爹有什么新贡献?

  画小混混,还画了很多版的华仔

  在《标童话集1》里,杨学德曾经“悔恨”地回忆道,“当时的《东touch》总编辑金成在邀稿时只抛下一句:”我要一个屋村仔的故事。‘这个漫画专栏便给定性成现在那么’草根‘、’麻甩‘的格调,害我最初妄想以爱情/感性故事来吸引女读者的企图彻底破灭。“

  从目前《麦兜当当伴我心》发布的剧照来看,杨学德画的那些胡子拉碴的小混混、浓烈到令人刺目的色彩,如果不是搭配在麦兜的身旁,只怕是不把女性观众吓跑就算功德无量了。所以画刘德华的时候,连他自己都压力山大,“华仔有很多fans,我怕会被杀。”麦家碧则对南方都市报透露,“他画了很多很多遍,之前的更丑,现在这个已经是改过好几版以后的了。”

  结缘始末

  结缘谢立文要做实验,粗鲁地讲温柔的故事

  原来在杨学德2002年出第一本漫画集《锦绣蓝田》的时候,麦家碧就已经注意到这个人,“通常我是习惯跟他们保持距离的,很害羞地到书展给他签名,但是后来因为有机会跟小克认识,就让他介绍我们认识。”(注:杨学德与小克是好友)那次见面在麦兜的旧工作室,麦家碧淡定自若,杨学德却紧张异常,他心想着终于可以和漫画界的“传奇”见面,竟然好像不会说话了一般,傻傻地站在小克身旁听他们聊天。

  彼时他们还只是惺惺相惜,真正的合作直到三年前才启动。当时《麦兜当当伴我心》(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香港译名叫《歌声伴我心》)还叫《猪肉卜卜处处闻》(经典音乐剧《Soundof M usic》的香港译名叫《仙乐飘飘处处闻》),谢立文希望在他的第五部电影里做一个大胆的实验:用最粗鲁的方法讲一个最温柔的故事。他想到了杨学德和他笔下那些“衰衰格格”的人物,马上发出了邀请。

  杨学德的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我觉得怎么可能呢?(我的风格)怎么可能配一个麦兜这样的character(角色)。”转念一想才决定:“为什么不试试?如果可以试出火花,就是美好的一件事,当然要试啦。”

  磨合推倒重来时有发生,三年间不停地改善

  确定合作之后,杨学德先仔细研读了剧本,看看哪些地方有可深挖的潜质,然后才“放胆去试”。他和麦家碧分头完成角色设定,手绘每一个动作,交给同事,再由他们配在一起。至于分工,杨学德透露,当然是“重口味的就是我,小清新的就是她”。共同接受南都采访的麦家碧也大笑着在一边帮腔,“对,幼儿园里的就是我,其他所有都是他。”

  不过,分工归分工,实际操作时也可灵活对调。比如麦兜这次跟合唱团去了不少地方,他遇到的人或者动物原本都属于杨学德的领地,比如麦兜在外面遇到的小河马。但他画出来的版本让麦家碧觉得“放在麦兜旁边太凶了一点”,于是自己接手,“尽量尝试让他变成一个比较可爱的孩子。”又由于画的时候谁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因为他(杨学德)的颜色很艳丽,又很邋遢,做的时候想象不到出来的情况会怎么样,”推倒重来的情况常有发生,“所以做了三年,尤其是最后这半年,不停在改善。”当时他们觉得,这部新片距离全部完工似乎遥遥无期。他们已于本月中完成了收尾工作。

  成品两种另类的撞击“老土”小清新变cult了

  目前距离影片上映还有小半个月,谁也无法预测这种粗鲁和温柔的结合会给观众带去什么效果,是温柔地融化他们,还是粗鲁地杀死他们?首次触电的杨学德有点紧张,“我很担心。”他用他不太灵光的普通话一再解释,“我们虽然人物画得奇怪,但电影要做的是很高水平的美术,所以视觉效果很美。”麦家碧倒是如麦兜般一如既往地乐观,笑眯眯地表示毫不担心,“我相信内地观众的接受度很宽,”她甚至“批评”麦兜的“那种清新是有点老土的”。杨学德随即补充:“但那不是真的老土,是反映人生的无奈。我的思考方向和他们相近的。”

  有人说,这次杨学德的加入,预示着他从独立漫画跨入主流。但他自己却觉得,“一种另类加入另外一种另类”的说法会更准确,麦家碧也不认为麦兜已经是主流。南都记者请她形容杨学德加入后的麦兜画风,她认真想了一会儿回答———cult。她希望这种“特殊”的品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而不是成为某种小众的乐趣。记者问杨学德,为什么不走远一点,干脆把麦兜也变成你的风格?他连忙摆手,“不能不能,我不能破坏它一直以来的形象。因为它是很多人、尤其是80后心目中的经典。我已经破坏了刘德华,不要再破坏他们童年美好的印象。”麦家碧透露,麦兜以后的电影还可能与新的漫画家合作。

  采写:南都记者简芳 实习生李佳 冼志荣

(责编: sammi)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