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绝症的都市白领叶蓝秋,没有在公交车上为一位老大爷让座,过程被传到网上,由此引发一场人肉搜索,牵连数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这部名为《搜索》的影片,是导演陈凯歌职业生涯的第十三部故事长片,故事主题瞄准“人肉搜索”,时代背景对准当下中国。这距离他的上一部现实题材影片《和你在一起》,已有10年。《搜索》投资4000多万元,上映近3周,票房已经突破1亿元。虽然还算不上陈凯歌的最好成绩,但能听到观众的首肯,陈凯歌“深感欣慰,深感满足”。
为何再度涉足现实题材?为何影片风格如此“非陈凯歌”?日前,陈凯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坦陈他对于现实主义题材、对于中国电影的寄托与期许。
“现实题材电影,能让国外了解一个真实、‘活着’的中国”
记者:10年重返现实主义题材,是什么打动了你?
陈凯歌:很多人认为拍摄现代题材的电影风险高、限制比较多,所以绕着“现实”走。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很多外国朋友告诉我:你们的经济成了全球第二、火箭也飞上了天,可我们还是不了解中国人是什么样的。现实题材电影,能让国外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活着”的中国。也能让中国观众获得对现实的思考,这是电影人的责任,也是电影人回馈社会的方式。
记者:《搜索》展现了技术对于人的影响和改变,为什么选择网络技术作为落脚点?
陈凯歌:当代科技的进步是几何级数的,社会伦理、现实法则还没有跟上科技进步的速度。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是为了大幅提高生产力,便捷人与人的沟通,反而让人越来越孤单,这是一个悖论。《搜索》所表达的问题不是中国独有,而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记者:单看影片,陈凯歌电影所具有的那种特质被弱化了,你是否在创作中有意“去陈凯歌化”?
陈凯歌:一个人的创作特质就好像DNA,要想把它去掉,挺难。时代不一样了,观众群体也不一样,因此我想“求变”。
我更关心的是,这部电影能否真正抓住观众。假设一开始就考虑电影要负载什么诉求,故事的生动性就会受到影响。毕竟,电影归根到底是服务于观众的。《搜索》上映以来,我一直在关注观众的评价,微博上的一些评论,虽然只有几十个字,却很精准。观众对于电影人最好的评价不是专业技能和手段,而是能不能抓住人心,让观众与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我由衷地感到,千万别小看观众,因为是他们在教会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不过,这也不等于说观众没有留给你空间去表达自我。
“很多中国电影做着把电影最小化、把商业最大化的金钱游戏”
记者:中国电影目前存在诸多不令人满意之处,其中一个原因是否在于,电影创作并没有真正把观众需要摆在首位?
陈凯歌:电影创作,不能只剩下单纯的商业行为。电影的价值(包括商业价值),都应该通过电影自身的价值去实现。观众感动了,被电影吸引了,这就是电影所能产生的最大价值。但现在很多中国电影在“装聋作哑”,做着把电影最小化、把商业最大化的金钱游戏,这个必须转变。
记者:今年,国内引进美国分账大片从20部增至34部,中国电影立足生活面向当代,是否视作中国电影的一种生存方式?
陈凯歌: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尽管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但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与我们毕竟还有很大差别。我对中国电影有信心,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殖民地文化养育起来的民族,也不是一个人口稀少、历史短暂的民族。我们应该在接受好莱坞电影的同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去接触现实,带着作为电影工作者最大的善意去观察、精彩地表达生活,使我们的故事引起众多观众的共鸣,这不容易。
谁都难以拿出一个能够抵抗好莱坞电影的锦囊妙计,我们要学会的是习惯与好莱坞电影共处,不拒绝、不排斥,并在共处之间找出可能的平衡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