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彭于晏[微博]在台湾出生,13岁时,和家人移民到加拿大。他原本将成为一个商科毕业生,大二暑期回台湾时,因为参加甄选出演了偶像剧《爱情白皮书》,就此休学踏入演艺圈。小时候,彭于晏想过做导演、当飞行员,上中学后又想当篮球运动员,后来家人觉得去海外念商科比较有前途,“从小到大,我都是听家里人安排。”他有时会觉得没念完大学有点遗憾,但又觉得,“也许念完书可能就像我的朋友一样结婚有家庭,没那么多不同的体验,成长也不会那么快。”
彭于晏说,自己入行前的生活相当顺利,但入行后“有玩得好的时候,也有玩得不好的时候”。“玩得不好”是指2009年遭遇的合约问题:与经纪公司的合约未到期,但他以未达到“保证收入”为由提出终止合约。彭于晏形容这是入行以来最痛苦的一段经历,好在那个阶段碰到了“几个帮我的导演”。接拍《翻滚吧,阿信》时,彭于晏成天无事可做,也没有广告代言,看完剧本他很难过,“我对自己说:你,彭于晏,如今有个机会,你会不会用尽全力地去扳回来?”
2011年,彭于晏凭《翻滚吧,阿信》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谈及这个角色,他感慨颇多:“我不知道在演阿信教练还是在讲我自己内心世界的共鸣。它也许不是最好的电影,但一定是最难忘的,它让很多导演看到我是个演员,愿意为角色付出。”
这一年里,彭于晏参演的多部电影陆续上映,《爱》《太极1、2》《寒战》……近期与白百何[微博]主演的《分手合约》更因迅速过亿的票房而成为话题。拿到《分手合约》的剧本时,彭于晏也觉得故事结尾有点俗套,但他很快说服了自己,“爱情片终究还是这样的,同样的故事,就看观众能不能接受。”拍过很多偶像剧和爱情片后,他试图这次诠释得深刻一点,“我闭着眼就可以演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但现在我不能再去往小了演。”
彭于晏拍过很多影视剧,但在大陆,这些作品都敌不过一条口香糖广告给他带来的知名度,他说:“我是比较乐观地去看这件事。”在大陆拍戏时,他常听到剧组工作人员问,哎,这是拍口香糖广告的那个男的吗?“他们都不认识我,就直接说:哎,兄弟,吃饭;兄弟,加满。(注:广告中的台词)”
对于将来,彭于晏没有太多规划:“年轻时对自己期待特别高,特别希望被看见、被认可,很在意别人怎么讲你,但现在完全无所谓。那都不是我,随便讲。”
肌肉偶像?很好很开心!
新京报:被称为”偶像演员“,你介意吗?
彭于晏:不介意。反正我也不是超级实力派,我自己也不觉得是实力派,我就是一个在学习的人,还没有到那种想演这个、这个就来的阶段。做偶像也不是不好的事。
新京报:在百度上搜索彭于晏,第一个出来的关联词就是“肌肉”。
彭于晏:很好很开心!只要关注我都很开心,包括外形、电影作品啊。外形只是吸引大家来看。这是很健康的一件事。
新京报:看过你的资料,早期你还代言过女性用品和女性内衣广告。
彭于晏:不管代言女性用品还是代言男性用品,没办法阻止大家关注任何事,最终他们还是知道我是做什么的,不管是从口香糖那儿知道,还是从洗发水那儿知道(笑)。
新京报:有没有遭遇过疯狂极端的粉丝?
彭于晏:在台湾,大家知道我住在哪里,有人就来按门铃,我讲一讲,(对方)还是继续按。有一阵我把门铃拔掉,后来我搬家了。
我的粉丝都很乖的,我希望他们不要常常来接机或者买很多东西,那会花很多钱。我什么都不缺。
转型?我没有考虑过
新京报:这次与白百何合作的感觉怎样?
彭于晏:我叫她“白姐”,她叫我“小彭哥”,其实我比她大。合作起来很舒服,很容易就处成朋友。生活中她有不同角色,是好老婆、好妈妈,反而更吸引人。我甚至想要了解她多一点。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她,某种程度上她确实比我成熟。
新京报:能谈谈你的择偶标准吗?
彭于晏:我希望她是个好老婆、好妈妈,比较投缘的、可以一起成长的那种。身边也有人问为什么现在不找一个,嗯……我还是觉得不公平吧,对对方不公平。先做好工作再说。也许是没碰到一个真的很喜欢的,也许明天就碰到了,不知道。也有很好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络,但一工作就没办法联络了。
新京报:你最近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内地吗?
彭于晏:没有特别选择,谁愿意给我一个好角色,我就好好演。内地市场非常大、多元化,是我很喜欢的原因,能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而且我有家人在上海。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转型问题?
彭于晏:转型啊……我没有考虑过。这就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而已,对我来讲只有适不适合、做得成不成功。30岁就演靠近30岁的角色,好好把握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 速问速答
●男人最应具备的品质?
幽默。
●多少岁是男人最好的年龄?
我觉得我现在最好。
●最不喜欢哪款女孩?
不喜欢化很浓妆的,喜欢比较自然的。
●你最大的偶像是谁?
我妈咪。她永远都不会放弃、认真工作、爱家人,把最好的都给别人。她现在都还在拼,我都没有我妈拼。
●终极理想是什么?
能简简单单的、每天开开心心地过生活。结婚,生两个小孩,每天吃饱饱的。
●用三个词形容自己?
矛盾、神经病、好奇。
●最近比较推荐的文艺作品是?
《异乡人》(亦舒著)。不长,看完感觉可以看很多遍。
采写/新京报记者 勾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