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90年银幕形象变迁:看猴王72变

2014年01月20日07:00  新闻晨报
1960年代美影厂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已成不朽1960年代美影厂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已成不朽
六小龄童与万籁鸣六小龄童与万籁鸣
六小龄童特意选出的一张他较为传神的悟空剧照六小龄童特意选出的一张他较为传神的悟空剧照
甄子丹版美猴王“变脸”工序多达25道,这里仅列出主要环节甄子丹版美猴王“变脸”工序多达25道,这里仅列出主要环节

  初步统计,自1920年代始,出现在银幕、荧屏上的孙悟空形象不下40个。然而,中国观众心目中的孙悟空,最具代表性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影厂出品的喊着“孩儿们,操练起来”的动画美猴王,一个是每逢寒暑假必重播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微博]版齐天大圣。而马年大年初一,《大闹天宫3D》将“梦回西游”,甄子丹[微博]版孙悟空首创3D真人形象。晨报记者分别专访动画片 《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师严定宪、六小龄童、甄子丹,勾勒孙悟空形象演变的时代脉络。

  借鉴戏曲剪纸,力求简练

  版本:动画片《大闹天宫》

  形象:脸似蟠桃,红鸡心,绿眉毛;鹅黄上衣,翠绿围巾,豹皮短裙,红裤黑靴。

  晨报记者 彭骥

  渊源:耗费十年光阴

  美影厂版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分上、下两集,分别完成于1961年和1964年,根据《西游记》前七回改编,色彩浓重,造型奇异,场面宏伟,突出了形象的装饰性和性格的典型性,堪称孙悟空形象艺术长廊的不朽之作。该片前后的1941年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2010年大型动画片《西游记》等,均难出其右。上海出品的动画“美猴王”,亦为后来的真人版孙悟空提供了蓝本。

  严定宪动情表示,入行五十多年,制作了三十几部动画片,“孙悟空”耗费了他十年光阴,“三部动画都是以孙悟空为主角的,还都是影院的长片。第一个是《大闹天宫》上、下集共120分钟,我作为设计组组长进行设计;文革后我又做了部《人参果》,是导演;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和特伟合作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金猴降妖》。‘孙悟空’占了我十年时间,所以我对孙悟空这个形象印象很深。”当年,20来岁的严定宪担任《大闹天宫》原画组组长,完成了“美猴王”这一关键人物的造型设计。

  故事:8人画出数万稿

  严定宪介绍,当年为孙悟空设计造型,尚无可参考形象,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戏曲上借鉴,同时参考工艺美术、民间剪纸等样式。对于这一“猴相人形”的神话英雄,造型上夸张处理,考虑到影像表达的便利,力求线条简练、形象突出。

  严定宪回忆,当年剧组请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知名装饰画家张光宇担纲造型设计。张光宇画了三个孙悟空造型,都相当不错,但导演万籁鸣还是觉得不太满意,要求严定宪在张光宇造型设计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一个孙悟空,主要任务是“做减法”,“张先生的设计,有一个三角形的脸,大家都不大喜欢;还有一张为了表现猴王的野性,头上插了很多野鸡毛,这操作起来又很复杂,因为这么多的鸡毛,人物一动起来,它们都要抖动、都要跳的。万老要从可操作性考虑形象设计,几百、几千个镜头都是孙悟空的,如果这个形象不够动画化、线条过于复杂,那几千几万张画下来,再操作是很难的。最后,万老提出了三点意见:形象突出,线条简练,色彩鲜明。我们仔细研究《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描写,因为人物形象我们画得很少,而孙悟空这样一个集猴、人、神于一身的形象从来没有搞过。大家把比较好的原画师都集中了起来,先后是八个人进行主要的原画创作。现在看孙悟空的形象是蛮简单的,但在当时从没有到原创,是很困难的。现在日本、美国的动画大片,原画动辄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我们那时只有八个人。”

  此外,最大考验是要“画出美猴王的灵气”。为了临摹出机灵劲,他们曾到京剧院学习武生动作,还请来当时声名显赫的京剧名角“南猴王”郑法详讲戏,“就是学习如何刻画猴子的耸肩、眨眼等各种小动作。郑老先生示范手要怎么放、缩着脖子、坐下来翘着二郎腿还要抓痒之类,启发很大。当时的念头是,孙猴子不能学米老鼠,那种‘猫和老鼠相撞,撞一下就扁了’,是美式做法,不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最终,经过反复修改,才有了最终为观众熟知的美猴王形象:脸似蟠桃,红鸡心,绿眉毛;鹅黄上衣,翠绿围巾,豹皮短裙,红裤黑靴。

  观点:动画表现广度更大

  谈及即将亮相的甄子丹版3D真人孙悟空,严定宪表示,他听说过,但因为还没看到,不好多说什么,但他始终认为,在孙悟空的形象上,动画片能表现的广度、宽度都大得多,这是真人表演无法实现的,“现在电影特效越来越发达,还能够3D化,但艺术形式不同,表现力还是有差别的。当然,让孙悟空多些形式,多些艺术探索是应该鼓励的好事。”

  演员五官为本,讲求传情

  版本:电视剧《西游记》

  形象:漂亮的猕猴五官,火眼金睛,表情传神,情感动人

  晨报记者 陈文

  渊源:上海人塑造出经典

  央视版真人电视剧《西游记》至今已过去20多年,这些年里出现过无数个新版孙悟空;然而,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版本能得到观众公认,或者超越当年六小龄童的版本。

  提到孙悟空,不能不提六小龄童。尽管他不是中国舞台上第一个扮演孙悟空的人,但他塑造的孙悟空,是所有影视形象中最经典的一个。巧合的是,六小龄童是上海人,和万籁鸣版《大闹天宫》一样,这两大《西游记》经典作品都和上海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故事:17年化身孙悟空

  六小龄童介绍,人演孙悟空最成功的例子,只有中国的传统戏曲。而追根溯源孙悟空的舞台形象,最早是来自于京剧、豫剧、粤剧、绍剧等戏曲艺术,自己拍《西游记》用了17年时间,成为世界的一个纪录,“一个演员用17年完成一个角色。现在呢?3个月就拍完了,出来的东西哪能跟我17年相比嘛。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没有教你怎么演孙悟空,因为这是很独特的形象。比如说,孙悟空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是很独特的,和正常人不一样,要体现他猴的动物性、神的传奇性和人的社会性。”

  六小龄童称,他饰演的孙悟空形象,火眼金睛,表情传神,情感动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当时的化妆老师王希中是根据中国传统戏曲中猴戏戏曲脸谱的原型,再根据他的五官特点,创造了一个荧屏美猴王,“包括面部,那是根据我们中国猕猴的五官而来,如果你弄成猩猩狒狒,他就不好看。还有美猴王得漂亮啊,所以毛发我们就没有用猕猴的毛发,而是用中国最漂亮的金丝猴的毛发,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动了脑子。”六小龄童回忆,为了孙悟空的形象,他前后拜访过万籁鸣不下10次,有了许多灵感,“万老先生说,除了中国戏曲特性,一定要突出电视剧的特性,那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所以你们小时候看到我被压五行山、三打白骨精被师傅赶走的时候,才会哭嘛,动画里没有这个,但人演就是要真情实感。”

  观点:尊重传统才能谋发展

  谈及时下诸多孙悟空形象,尤其是戏说、恶搞西游记的影视作品,六小龄童颇为语重心长地表示,他不反对娱乐,但娱乐也该寓教于乐,“你看万籁鸣的作品同样风趣好玩幽默,但是他有艺术在里头,而有的西游作品,只是为了一时的猎奇或者搞笑,连孙悟空和白骨精都谈情说爱了,我们中国内地影视剧又没有分级制度,孩子看了都问我,孙悟空西天取经的路上到底有几个女妖精的朋友啊,你叫我们怎么说?我们应该要弘扬正能量,积极把西游正能量精髓一代一代留给青少年,我想,要每个人尊重传统才能发展。”

  六小龄童认为,年轻人有超越前人的雄心是好事,但一定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创新;他也在尝试超越自己。对于3D版真人孙悟空形象,六小龄童有意尝试。他告诉记者,2016年是猴年,他也准备拍一部3D《大闹天宫》电影,他继续扮演孙悟空,“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要把西游文化的精髓,通过高科技,更好地一代又一代地传给海内外的观众。”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