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逻辑解决翻拍难题 参照徐克版威虎山

2015年08月31日 16:39 京华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无非三板斧:吆喝更多年轻明星参演,场面酷炫,故事商业化。具体可参照徐克版《智取威虎山》。

  一轮红色经典翻拍潮又将涌来,而且这次潮流将会更持久,诞生的作品相较以前也将会有变化。翻拍红色经典最大的好处是,曾经的红色经典是一个个大IP,它们具有几十年的知名度,大家都知道它们讲的是什么故事。想要吸引年轻观众也很简单,无非三板斧:吆喝更多年轻明星参演,场面酷炫,故事商业化。具体可参照徐克版《智取威虎山》。

  找明星参演以及制作上精益求精好实现,难就难在把故事商业化。用现在的眼光看,以前的红色经典在故事方面,多讲究功能性,在角色形象方面,也爱走高大上路线。但现在再拿以前的创作思维来讲故事,大家就不会买账了。

  故事的商业化会解决红色经典翻拍的诸多问题。首先影视作品的创作会重视逻辑,一些不符合常识或常理的情节,会得到修正;其次是投资者、制作者更多会从产品思维去对作品立项;最后,遵循商业规律生产出的“产品”在娱乐功能方面会很强大,观众很现实,影视作品失去娱乐大众这个基础,谈什么都是空谈。

  会有人认为商业元素是对红色经典的不尊重,这种观念太落伍了。影院里无人买票,电视里观众看到就换台,这才是对红色经典最大的侮辱。想让红色经典在当下赢得市场赢得观众,不做出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题材审查和表现手段的多样化方面,给予创作者的空间比以前更大了。

  商业化不是恶搞,不是娱乐无边界。商业化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它背后隐藏着人们的普遍价值观,隐藏着大众与娱乐产品建立的最大公约数。商业化的娱乐产品,是可以更好经受观众挑剔眼光考验的,因为本着服务消费者的选择,这些产品普遍融入了大众审美与情感。观众无法排斥与他们贴近的事物,对于翻拍的红色经典也是一样。

  除了商业逻辑,翻拍红色经典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事情要妥帖处理好,比如要尽可能地去除教化冲动,要寻找更扎实的故事立场,用更开阔的视野重新审视历史,让观众接近真相、了解真相。当人们意识到翻拍红色经典在真实度与真诚度方面,都给出了十足的答卷,大家一定会爆发出强大的热情。   (韩浩月)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用说人话的方式解读《聂隐娘》故事

无聊、看不懂、不说人话?不少观众看完《聂隐娘》是这个感受。[详细]
用说人话的方式解读《聂隐娘》故事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