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聚焦》故事讲述《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组的编辑和记者,披露美国天主教试图掩盖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
马克-路弗洛饰演的迈克和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萨莎在片中有一场交叉进行的采访戏。迈克采访的对象是一位瘦瘦的内敛直男,脸面粗犷,沉默寡言,已成家有个小儿子,眉头带着压抑和痛苦。迈克以一个冷静的观察者身份进行采访,眉头紧锁,略显严肃,问题犀利且直接,手里拿着笔记录对话,而眼睛就像摄影镜头,将采访对象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他一眼瞥到对方胳膊上被烟头烫过留下的一串伤疤,被访者慌忙收起了手臂,并再三叮嘱迈克不要透露他的真名。
萨莎采访的对象则是一位带着紧张和羞涩、爱说话、性取向为同性、胖胖又有点娘娘的男子。萨莎如约抵达采访地点时,他紧张地站起来迎接,不小心打翻了咖啡杯并连声道歉。萨莎不需要过多追问问题,这位采访对象的倾诉欲非常强烈,将自己过去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并积极的与萨莎互动。他在感情上略显拘谨,装作轻松的样子,但说到伤心处情难自已,萨莎又不得不扮演姐姐的角色进行安慰。
这两个采访对象都是事件受害者:在儿时遭遇神父的猥亵。两个角色都展现出非常典型的非正常举动,生动的阐明不堪经历给受害者带来的一生挥之不去的身心伤害。当然更大的意义在两组采访的对比上,被访对象一直一弯、一瘦一胖,一沉默一善谈,一理智一感性;两位记者一严肃一温情,一犀利直追一温和善诱,迥异的采访风格相映成趣。
还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可以剧透,迈克和萨莎的团队里另一名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自家周围就住着一位神父是猥亵儿童的嫌疑人,他赶紧把这家神父的房子打印了出来,并贴在冰箱下层,写道:“孩子们,不要靠近那所房子,以及一位叫XX的人。”记者这个职业的形象突然变得生动了起来。PS:剧透不影响观感,尽可放心。
所以,《聚焦》是一首唱给记者、编辑赞歌,刚才所说的细节都是重要组成音符。迈克、萨莎、罗比(基顿饰)以及他们的队友通过大量的采访、查阅资料以及实地探访,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拿到证据、确定真相进而完成稿件印刷成报。可以说,这部电影详细记录了一个报纸媒体的报道组在大选题采访上的操作流程,并借此探讨媒体的权力有多大,从业者究竟应该负怎样的社会责任——
基顿饰演的罗比在与采访对象交流试图套出一些内幕的时候,多次被劝导:这些人都有他们的信仰,你怎能击碎这些信仰;看看周围的这些人,他们对波士顿这座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性侵事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何必还要旧事重提揭旧伤疤……面对长达数十年的几十起神父性侵男童的真相,报还是不报,要不要继续刨根问底,要不要借报道去挑战一个阴谋,或者说挑战某一个腐败的制度,这些始终是他们最纠结的地方。
马克-鲁弗洛在发布会上阐述媒体报道的意义说道,就把这部电影当做一个案例,摧毁世界的谎言!
小编想起主编大人曾经说过的话:虽然娱乐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很难去影响社会,但新浪娱乐并不是不可以。她曾是一名资深记者,最引以为豪的一篇报道,就是独家揭露电影产业偷、漏、瞒票房的现象,这篇报道催生了新的科学的行业规范,真正落实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所以,坐在《聚焦》媒体观影场看片的媒体人无疑是幸福的,遇上这样一部记录自己职业的电影更是倍感亲切和熟悉,影片里阶段性策划讨论会、通过私人闲聊套出线索等等都是一个现实媒体团队所必有的情境,这些情境多半都曾亲身经历。在传统媒体行业日薄西山,今年某报纸倒闭,明天某杂志停刊的当今,《聚焦》显然把传统纸媒的真正价值摆上了桌面。它依旧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记者、编辑尚有巨大的空间有所作为,“铁肩扛道义,妙手著文章”决不是什么空话。
综上,再回归电影本身,听起来与《水门事件》所探讨的主题别无二致。但二者在作品风格上还是有很大区别。《水门事件》更侧重于一件历史事件的纪录,它细节庞杂,人物和线索众多,比如它采用了大量的深焦镜头试图通过细节讲明白故事。而《聚焦》则完全是讲述一个媒体如何报道一个重大选题的过程,这些记者的言行举止才是它关注的重点,因此,它是一部依靠人物对白推进剧情的“话唠电影”,以拉背镜头取中景和中特写为主。不过,不用担心“话唠电影”普遍枯燥的缺点,《聚焦》很好地规避了枯燥,加入了非常多刚讲过的那些精妙设计,商业元素很足。
靠对白推进剧情,尤其考验演员的演技,这部电影的主创基本没有一个掉链子的,瑞秋-麦克亚当斯和马克-鲁弗洛都演得非常棒。马克的表演风格多少还有些《再次出发》和《复联》浩克的style,加上全片也没几处精彩moment,不知是否可以入围明年的奥斯卡演技奖。
威尼斯电影节现场给予这部电影两次掌声,一次是电影结束时对真实事件的介绍(媒体改变了社会秩序),一次是导演名字显示时向他致敬,预计它也会是明年颁奖季和奥斯卡的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