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没有票房就没有做导演的可能

2016年04月06日 16:20 法制晚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在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当下,没有票房就没有做导演的可能。昨天,导演陆川在一场围绕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与挑战的活动上如是说。

陆川也谈了自己对商业片的理解 陆川也谈了自己对商业片的理解

  法制晚报讯(记者 田婉婷)在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当下,没有票房就没有做导演的可能。昨天,导演陆川[微博]在一场围绕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与挑战的活动上如是说。

  票房保证做电影的机会

  昨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主席皮尔斯·韩德林与中国导演陆川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举行了一场“对话加拿大——中国电影行业:现状与挑战”的活动。著名导演谢飞[微博]、华谊兄弟[微博]电影有限公司CEO叶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平、演员吴若甫也出席活动。

  此前擅长拍摄文艺片的陆川近年来也尝试拍摄商业片,例如《王的盛宴》、《九层妖塔》,电影上映后褒贬不一。

  对此,陆川也谈了自己对商业片的理解,称拍商业片是让自己尝试不同的种类。“如果不做《九层妖塔》,没有票房的保证,我就没有机会在中国做电影了。”对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化的环境,陆川表示,没有票房就没有做导演的可能。

  艺术片出路是电影节

  此前,陆川的《南京!南京!》和《王的盛宴》曾分别在34届、37届多伦多电影节上展映。

  陆川说,目前中国的商业电影导演面临一个很好的时代,但对于艺术电影导演来说,环境比较糟糕,“如今的成功标准很单一,票房成了唯一依据,艺术片按理应该有自己的存在空间,但现在做艺术片的导演越来越少,艺术片唯一的出路可能还是电影节。”

  对于如何报送电影节,陆川认为需要专业团队去做,“国际电影节相对而言喜欢老少边穷的题材,或是边缘化、反映人性极致的,但是否一定能入选,有很多其他的考量。”而如果中国电影人把宝押在电影节上是不现实的,“电影人押宝在此,实际上是挺悲惨的,会被电影节策略所绑架,会限制自己的创作自由。如果一些中国的年轻导演愿意做文艺片表现当下,其实有很多题材滋养,但这样的电影并不能保证被电影节选中,因为中国的当下未必是国际电影节印象中的中国。”

  面对这种窘境,陆川认为:“但是实际上艺术片,或者说有良心的,或者说是有情怀的电影还是应该是电影产业中间的一部分,应该是有一个它自己的存在空间的。”

  文/记者 田婉婷

(责编:小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锋菲没有性生活才叫对孩子负责任?

当抨击王菲为孩子不能谈恋爱时,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对孩子好。[详细]
锋菲没有性生活才叫对孩子负责任?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