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影城回应偷票房现象:我们不约!

2016年04月22日 17:40 深圳晚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深晚记者采访了数十位电影发行、宣传、电商、第三方票务网站、深圳影城经理,他们一致表示:“制造虚假票房并不是普遍现象”。

央视调查捉妖记票房造假 央视调查捉妖记票房造假

  深圳晚报记者 李京蔚

  前日央视新闻频道与官方微博连发消息,点名批评了2015年全国票房冠军《捉妖记》票房造假的丑闻。除了揭露《捉妖记》利用公益场次制造出约4000万的虚假票房,还有一位业内人士新影联院线前副总经理高军[微博]在视频中公开表示:票房注水已经成了电影行业的“潜规则”,称“很多影片买票房,很普遍”“比较有钱的片方一般都这么做”。爆料震撼了很多影迷:难道偷票房行为不是少数个别吗?大片方买票房真的是常态?如果造假普遍泛滥,那么去年国产片票房排名中,又有多少数字是真实可信的?

  深晚记者独家采访了数十位电影发行、宣传、电商、第三方票务网站、深圳影城经理,他们一致表示:“制造虚假票房并不是普遍现象”,“去年的票房榜是可信的,最多有10%偷了,而且《捉妖记》即使后面有泡沫,其本身依然是一部20亿+级商业大片。”

  深圳票房造假普遍吗?

  不严重:在一线票仓造假成本太高

  在深圳一地,虚假票房情况并不猖獗。大院线的票务系统都在经受非常严格的监管,在第三方票务网站与片方的合作中,也只有少数资本方不守规矩。越大的公司制度越科学完备,不是只要有钱人人铤而走险。

  “不会配合造假,也没听说过身边有谁家参与,因为查的太严了。”记者采访了深圳几大影城经理,口径非常一致,“前几年影城里都有专门的票房监管员,现在票务系统特别智能,跟上边监管直接相连。一旦被查到违规,就会遭到停片、停业的严厉处罚。深圳这么大票仓,我们平时不造假上座率也很好,干嘛要冒那么大风险做不可持续发展的事?”

  一位深圳黄金地段大影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肯定有,毕竟越来越多资本只注重大数据。不过,要说有钱的大公司都买票房,这太不负责任了。干这行这么多年来,我只知道《捉妖记》和《叶问3》有证据票房造假。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票仓城市,体量本来就很大,要投多少钱进去才能拉高市场?无论对片方还是影城来说造假成本都太高了。另外,不同的片子有不同的观影群体,进口片是不会票房造假的,而像那种二三线城市青年喜欢的片子,在深圳造假也没效果。”

  电影宣发方面提到了一种合作方式,是“票务置换”。一位发行人员表示:“做粉丝观影团的影票当然我们要自掏腰包,但是数字较小。一般越是一线大公司越正规,比如光线是抠门到不愿意买票房,新丽也不会。万达他们自带院线,影城经理没有排片权,从体制上降低了个人对排片的影响力,从而减少虚假票房的存在空间。”

  第三方票务平台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票务平台会参与影片发行,也有时会为了独家售票之类竞争优势来和片方争取一些补贴。就深圳来说,一般25元以下的影票就是有补贴的了。它通过低价票来提高影迷购票的积极性,这个钱确实是片方或电商出,但是这笔钱并不记入票房大数据里,所以只能算竞争手段,不算虚假票房。”

  片方自己买票房怎么治?

  靠口碑:造假成本达到千万量级

  票房造假怎么造?“买票房”和普通意义上的包场观影不一样,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午夜爆满场”,指的是制片方和院线私下达成协议,在根本没有观众的时间段安排无人场次冲高票房;另一种被称为“花式幽灵场”。这是说在营利时间段,片方提前买下影厅里部分冷门位置,而实际观影时,并没有真实观众,这种为票房注水的方法更加隐蔽,不易被查出。

  为了提高电影的排片率,制片方还会在分账比例上做文章。一些制片方通过降低自己的分账比例来刺激影院增加排片量。这样“贴钱”可以在电影上映的最初几天拉高票房,造成观影火爆的“假象”,让不知道怎么选择电影观看的影迷跟风购票。

  一位大公司发行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之前发行《叶问3》的大银幕公司很猖獗,他们还导致《夏有乔木雅望天堂》遭遇宣发事故。安乐公司去年为什么宁可造假也要抢到年度票房冠军呢?因为国家对冠军有奖励。还有一家不方便透露名字的大公司长期在做卑劣的恶性竞争,就经常在影片上映的头3天自己掏钱买大量的影票炒高影片热度抢占黄金档排片,还给影城经理私人返利制造高排片。像这样的投入一般是千万元人民币量级的。但这样的是少数。”

  记者还特意问了一下今年被向华强太太指认存在虚假票房的《美人鱼》,影城和发行人员都表示:“我经手的都是真的,也没收到消息说有假。”

  票房造假会导致什么后果?

  泡沫繁荣:大家全跟风,好片被埋没

  通过全方位采访我们知道,偷票房行为虽然不普遍,但确实存在。太多电影行业以外的资金注入进来,让这个不成熟的市场产生一些乱象和恶性竞争,不守规矩的人一定有。如果一两家通过这种不正当竞争尝到了甜头却没有受罚,那么迟早会让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铤而走险——差的片子要卖钱这么干,好的片子为了不被埋没也不得不这么干,长久下去这个市场全是泡沫,迟早玩儿完。

  对此,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姜涛表示:“不能允许。虚假票房是我们在整顿市场时重点要抓的现象。电影局目前有两种想法,一是建立影院经理的黑名单制;二是在影厅安摄像头,人数误差在1%之内,是允许的,在2%之间,就会报警。”

(责编:隐)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谢霆锋被孩子拒见为什么骂张柏芝?

亲情是最大的易碎品,舆论将裂痕的账算在母亲头上,公平吗?[详细]
谢霆锋被孩子拒见为什么骂张柏芝?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