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公众号“玩儿电影”(id:wan2movie)
大年初一6部电影一起上映,不出意外,票房最好的是《西游伏妖篇》。
截至28日晚19:50,《西游伏妖篇》票房已破3亿,公映16小时就破了华语片首日票房最高纪录。
看完的朋友,不知道周星驰×徐克的双剑合璧,你们是否买账?
我们第一时间邀请到资深星迷李小飞,来聊一聊这部电影↓
徐克+周星驰,这是一部电影,也是香港电影的一次行为艺术,因为从作品的时间跨度,还是影响时代的深远,没有人可以超越这两个名字在香港电影中的地位,可以说他们加在一起几乎代表了香港电影近四十年的历史,所以,没有人不关心两个人在一起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而当电影片头中,“星辉”和“电影工作室”两个名字同时出现在画面中的时候,每个老港片迷的内心,想必都是暗潮汹涌的。
大概无数人的心目中出现了无数的画面:《黄飞鸿》、《新蜀山剑侠》、《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食神》、《大内密探零零发》、《少林足球》、《功夫》……
那是香港电影的历史,也是我们的青春之歌。
不可以不说,每个看香港电影长大的人,不管他今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骨子里必然或多或少的,有着这些电影的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第一时间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其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看一部电影”本身。
那么,这两个以天才、古怪而著名的人物,加在一起创造出来的,是一部怎样的《西游》呢?
简单说一下个人的看法。
首先,和之前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一系列西游电影来比较呢?那就像是用孙悟空来比沙和尚,一个是天才手笔,一个是匠人庸才之作。《西游伏妖篇》的每个画面都充满了天才的想象力,天马行空般的创意。与《大闹》《三打》相比,是一种智力和才华上的绝对辗压。
那么如果和《西游降魔篇》比呢?应该说各有所长,《降魔》的故事更完整一些,或者说在创作者的表达方面更强烈一些。《伏妖》的故事因为不能剧透就先不说了,至于到底怎样,还是“请你看完再说,也请你不要捅我”。
而《伏妖篇》的伟大,在于其特效方面革命性的成就,本片完全把中国电影的特效水准拉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放在世界上而言,其鲜明的视觉风格和艺术性,也是罕有的佳作。
应该说,《西游伏妖篇》是世界上第一部,把只有动画片才能实现的梦幻般的画面,用真人特效电影来表现出来的电影。
比如《盗梦空间》,很多人觉得它的特效够牛了,想象力够丰富了,但是,《盗梦空间》创意被认为来自动画大师今敏的一部作品《红辣椒》。而今敏的粉丝,对《盗梦空间》所营造的梦世界是完全不屑一顾的,因为前者在梦境的颠狂,诡异,看似无理性的理性方面,都是后者所望尘莫及的。
而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之所以征服美国影评人,也是其在奇幻想象力方面的无可比拟。
再看徐克和周星驰的《西游伏妖篇》,在视觉上完全是《红辣椒》和《千与千寻》的真人版。
《西游伏妖篇》应该是中国电影里第一部每一帧都有特效的电影,最难得的是在艺术性和特效技术的完美合一,《伏妖》创造了独特的美学风格,营造了介于真人和动画之间的美学效果。这当然并不意外,徐克和周星驰,不仅都是动画迷,而且恰恰是中国电影特效的两位最顶尖高手。
周星驰的特效,并不复杂,但强在热情奔放,创意无限。
而徐克的特效,天马行空,具有很高的美学水准(记住,特效不止是技术而已)
正是创意、想象、美学三者的相加,才有了《伏妖》的成功。所以才说,《西游伏妖》之后,想在中国电影中看到这个水平的视觉效果,恐无再得。
《伏妖》讲的是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恩怨故事,虽然以喜剧为底色,但并不是完全的无厘头,无根据。它其实有所指。
《西游记》是一本非常奇妙的小说,小时候看,你看到的是妙趣横生的故事,青年人看,看到的是世事的讽谕,追求自由的不可得,而人过中年再看,你看到的是人生的历炼,对生命终极目的的追求。
《西游记》中多次称孙悟空为“心猿”,心猿意马,象征意味很浓。
取经,可以看作是人的修炼,历史上真实的取经,是一大事业,如鲁迅所说的“舍身求法”,参与者只有玄奘一人,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小说家幻想的人物,其实也可以看作,孙悟空是人性中的骄傲,自我,霸道,猪八戒是人性中的贪婪,懒惰,懈怠,沙和尚是人性中的愚笨,固足自封(也可以说就是佛家所谓嗔、贪、痴三者的化身),而战胜三者的过程,就是人生的修炼,也就是取经之路的真相。
当然这一点,只有对于中年之后的人心才有作用,而徐克和周星驰的年龄,加起来已经有120岁了。
徐克,在香港电影中一直有“孙悟空”的称号,石琪说他在香港电影的世界里大闹天宫,打倒一切规则。而徐克一直说,他一生拍的电影,都似乎是在为《西游记》做准备。
周星驰以演孙悟空在中国大陆成名,但那是他演员时代的作品,在他导演的作品中,周星驰真正代入的是唐三藏。《降魔篇》中非常清楚,曾经的顽童,今天骨子里已经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伏妖》电影里是唐僧和孙悟空的故事,而在电影之外,居然也是。
很多人来看《西游》,会有一点怀旧的心理。在中国,有多少人不曾迷恋过他们的作品呢?而笔者青年时代最大的两个偶像,恰恰就是他们两个。
所以当年采访徐克时,我曾经问过他对周星驰的看法,徐克说:我非常喜欢周星驰,但我惟不喜欢的是他的悲观。
作为一个“喜剧之王”,得到这样的评价,可以说徐克是周星驰的知己。
片中唐僧与孙悟空的打情骂俏,常让我将其代入为徐克和周星驰。
徐克和周星驰年轻时都是出名的不好合作,个性强,自我,所以《伏妖》开拍时,很多人都盼着两人打架的新闻爆出来,但是没想到,两人合作出奇的顺利,友好。
在我看来,本片像是六十多岁的顽童徐克,对五十多岁的顽童周星驰,作为前辈和朋友的一种纵容和帮助,帮助他完成一个梦。
所以,《伏妖》是经过徐克特效加持的周星驰的西游,在精神上,并不是徐克的西游。
所以我还期待徐克老怪的另一部西游。
《西游伏妖篇》是一部极为好看的电影,虽然它也有不足,可能未能成为一部经典。但是它带给观者的是无限的愉悦,不止是感官的,也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是电影里的,也是电影外的。
它让我们看到,这部由加起来120岁的两个人拍出的电影,依然充满了别人所无法企及的生命活力。他们没有成为仇恨年轻人,活在自己的旧梦里,觉得自己牛逼的不行的“老炮儿”,而是仍然渴望突破,探索新的可能,开拓新的天地。就像黑泽明的最后一部电影的片名——《还没完呢!》。
你也可以看到两个孤独的人,互相理解,互相成就。从曾经的自我变得温和,从以前的愤怒到今天和世界达成和解。
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痛苦。
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
有过牵挂,了无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