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暨论坛顺利举办

2017年06月19日 21:33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娱乐讯 2017年6月19日,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暨中国电影发展论坛在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与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承办,宁波文化产业管委会、象山影视城协办。论坛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发布《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及主题演讲,第二部分是议题为“中国电影基地建设与工业化发展”的圆桌论坛。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文化产业研究项目,从2007年6月第一部产业研究报告问世至今已走过了十年,该项目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产业研究部组织编撰,以产业调研和市场调查为手段,以产业现状和发展战略为内容,聚合业内研究精英,在掌握翔实的年度统计数据基础上,经过扎实的市场调研,深入研究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对产业整体以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战略性、建设性建议。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为《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致辞,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产业研究部主任、《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主编王丹主持发布,《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主笔、资深电影市场研究专家刘嘉,《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主笔、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刘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支菲娜分别从自身领域出发,围绕电影产业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刘嘉认为2016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转折点。她指出2016年度票房虽然增速放缓,但是市场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产业和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调整,在结构与基础建设中完善。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号:产业在调整升级中放慢,是为了新一轮的蓄势待发,关键是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基础和市场。

  刘藩就2017电影制作创作的8个特点及趋势做了具体分析。他指出了目前国内优秀创作制作人才稀缺,培养新鲜血液成为趋势;多元化影片分众市场制胜和头部大片赢家同吃共存等问题,认为随着中外合作深化,合拍片项目成功难度加大,发展国产电影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提升品质、增强必看性,对于IP电影则应客观评价,另外,针对电影的后期制作问题,刘藩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支菲娜发言题目为“当前中国电影业发展前景瞻望——政策环境、历史使命与前景”,其通过解读2016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介绍了中国电影业促进与共享的政策环境,通过电影数据分析提出了中国电影业引领与互惠的历史使命,特别是“一带一路”带动沿线国家电影业发展的前景,并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格局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圆桌论坛: “中国电影基地建设与工业化发展”部分主要围绕当下中国影视基地发展,以及基地电影后期制作相关问题展开。随着中国电影观众观影预期的不断攀升,电影制作的品质要求也水涨船高,特别是高概念大制作大投资影片的制作要求更是如此,作为电影基地,如何能够更好的利用自身优势服务于这些项目,是值得长远规划和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

  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藩主持。众多嘉宾齐集一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发言讨论。

  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陈建瑜提出影视基地应在电影竞争激烈环境下应当树立工业标准,助力中国电影大制作的发展,实现基地片厂化、聚集化、国际化,中国电影需要凭借更高的制作品质,与小屏幕争夺观众。

  横店集团副总裁徐天福立足横店参与电影制作的具体项目经验,就技术性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通过基地的众多电影后期制作案例,介绍了中影后期制作现阶段的发展程度与工业水平。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总经理施娟以介绍产业园区内的技术类企业情况为主,其中涉及到具体技术问题,还对基地如何更好的服务于高概念制作项目投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对策。

  美国制片人协会中国事务部部长伊丽莎白ž戴尔,则从自身角度出发,谈论了电影制作中外合作时会遇到的问题,特别介绍了美国的后期制作发展现况,及中美两国间制作水准的差异化情况。

  监制、导演黄建新则带来了与前者们不同的新角度,作为创作人的代表,他结合个人作品和自身经验出发,提出了中国电影创作怎样进行工业化的升级,以更高的品质,赢得观众,赢得国际地位。

(责编:隐)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