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慰安妇”,这是一部有人味儿的纪录片

2017年08月21日 06:16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被反复讲述的屈辱史已经不需再重复一遍,但她们的生活常态,却是第一次呈现在观众眼前。

  如果说《战狼2》是今夏电影市场的一把火,那么《二十二》就是一块冰。

  这部“中国首部‘慰安妇’生活现状纪录电影”,或许注定无法再现《战狼2》的票房奇迹,但依旧引起了众多的关注。笔者去看当天,工作日晚场座无虚席,影片陷入沉默时能听到一阵阵抽泣和叹气声。影片结束时,直到三万多个众筹致谢名单播放完,还有半数以上的观众不舍离席。

  “22”,是影片摄制完成时,国内仅存“慰安妇”幸存者的数目。在影片开拍时,这个数字是“32”;到影片上映,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8”。这是一部触碰了民族敏感神经的影片,更是一部具有抢救性质的资料记录。

  更令这部影片备受关注的是:它和其他关于“慰安妇”的资料影片,不一样。

今天,被反复提起的“慰安妇”话题,经常沦为一个只剩“政治正确”的空口号:今天,被反复提起的“慰安妇”话题,经常沦为一个只剩“政治正确”的空口号:

  慰安妇们很惨。日本侵略者很残忍。日本至今不道歉。很可恨。

  然后呢?然后,也就这样了。

  在过去的纪录片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这些老人,在摄像机前端端正正地讲述着悲惨的经历,前后穿插着当年黑白的影像资料、历史照片和雄浑义愤的男中音旁白。在这个流水线一般的“痛斥日本侵略者罪行”的影像流程里,老人们更像是一件博物馆里的展品,作为历史遗迹的一部分存在。而她们的个体生命、她们身为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却少有人问津。

而《二十二》,则试图用最原始的、一一列举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发现“慰安妇”标签遮蔽下的一个个真实的人。而《二十二》,则试图用最原始的、一一列举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发现“慰安妇”标签遮蔽下的一个个真实的人。

  导演在影片中展现了情感上的最大克制:全程几乎没有用来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没有慷慨激昂的旁白解说,没有复杂炫技的运动镜头。影片用大量的固定镜头和大段的空镜头,传递出一种凝滞、旁观的艺术观感。而这部电影本身,又何尝不是为不断逝去的老人们,记录一点点凝固下来的时光片段呢?在这个层面上,《二十二》的影像语言并不丰富而高级,但却与主题相得益彰。

  而那些出镜的老人们,也绝少长篇大段地回忆“痛苦经历”。她们在镜头下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自己的住处,做饭、洗衣、看电视、睡觉,以及最多的,发呆。事实上,被反复讲述的屈辱史已经不需再重复一遍,但她们的生活常态,却是第一次呈现在观众眼前。

  即便不需要“津津有味”地复述日军的暴行,仅仅是看到这些老人们皱纹遍布的特写,看她们艰难地挪动手脚、对着窗外的暴雨发呆,目光慈祥地喂着野猫、瘪着嘴唱旧时的儿歌突然就笑了起来,看着这些,就足以感到震撼心灵的力量。

这种属于生活的烟火气息,让这部影片充满了“人味儿”。但这还不是全部。这种属于生活的烟火气息,让这部影片充满了“人味儿”。但这还不是全部。

  被骗到中国的朝鲜老人毛银梅,原名朴车顺。“毛银梅”的名字是她自己给自己取的,她说他要跟毛主席一个姓。

  海南的王玉开老人,后来有日本志愿者带了一张日本侵华士兵老了的照片。王玉开没有愤怒,而是笑了:原来日本人老了连小胡子都没有了。

  97岁的韦绍兰老人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这句话在影片最后打在荧幕上。

  这些并不是影片的“彩蛋”或者金句式的“漂亮话”,而正是二十二这部影片更深层次的精神价值所在:这绝不是一场单纯的、再一次揭开伤疤的“苦难秀”。在“国家”“民族”的宏大话语下,我们只有一种“国恨家仇”的表达方式;但进入每一个个体,就会有更加复杂的情感和更多样的可能性:忘却、宽宥、慈悲。这些感情是如此真实,而且绝不比“愤怒”更劣等,这些感情和选择一样值得尊重。

这种尊重,就是更深层次的“人味儿”。这种尊重,就是更深层次的“人味儿”。

  或者,导演郭柯的表述更为精当。他说: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

  这种“尊重”或者“底线”的备受关注,并非偶然。

  我们说,《二十二》和《战狼2》互为冰火,并不是噱头,这两部影片走红的背后,贯穿着同样的逻辑:国家实力的强盛,让我们以某方式看待问题成为了可能。

  在国力不强盛的过去,我们无暇去顾及一个个生命的个体尊严,只有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才能与世界角力。而今天,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不需要指天指地证明自己强,也不需要哭天抢地寻求他人的同情。我们从漫无边际的宏大叙事中脱离出来,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一个个骨血同胞的个体之上,无论是战神下凡一般打不死的孤胆英雄,还是在浩劫之后选择平静度过余生的老人。

  在这里,英雄不必是无可挑剔的道德模范,老人们也不必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把屈辱过往挂在嘴上。

  因为,“人”本身的分量,已经足够让道义自在人心。(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马涌)

(责编:kita)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