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梦老人》导演:像舞台剧导演接了个电影项目

2017年09月15日 10:00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拾梦老人》导演米粒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现在正是好好做内容的时候。

《拾梦老人》 《拾梦老人》

  晨报记者 陆乙尔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刚刚落下帷幕,今年新设立的VR竞赛单元共22部入围作品中就有4部华语作品,其中已在国内诸多VR平台上线的《拾梦老人》可以说是最具“商业卖相”的一部。故事关于梦想,人设很西化,线下还推出了周边产品。《拾梦老人》导演米粒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现在正是好好做内容的时候。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做不了这个事情”

  《拾梦老人》片长11分钟,讲述了一个捡垃圾的老头和他的小狗,在巨大的垃圾场中日复一日地捡起别人丢弃的梦想,并进行“修复”的故事。虽然这是米粒的第一部VR作品,但他已在动画行业摸爬滚打了近7年。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参与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摇滚藏獒》《小门神》等多部国产知名动画的创作。去年,在“70%冲动+30%理性”下,他离开公司,与合伙人共同成立了Pinta工作室,专注于制作VR动画,《拾梦老人》则为他们打响了头炮。

  “故事是大学时为一个动画短片构思的,学生时代都喜欢谈论梦想,但很多同学毕业后放弃了动画行业,当时我就想是不是有一种形式能把最初那种热情和冲动带回来。”VR是米粒最终找到的形式,而关于梦想的故事则是他为工作室定下的基调,“《拾梦老人》角色少,又一直在埋包袱抖包袱,很适合做成VR。我希望大家看完后心里会暖暖的,打动人心的作品是我们一直想做的。”

  米粒最初接触到VR是在2013年美国举办的世界图形图像协会论坛上,去年又在其他公司参与过VR短片的创作,加上前几年丰富的3D动画制作经历,都让他虽是在新领域第一次主导制作却仍然胸有成竹,“参与过更复杂的项目后,抛开纯制作技术上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对动画创作未知的恐惧感没有了。刚开始我们连游戏引擎怎么用都不知道,要从头开始自学,但这个过程中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做不了这个事情。”

  “用外接式或一体机式VR头显观影最佳”

  使用手机VR头显观看《拾梦老人》,效果更接近于观看球形屏幕,得到一个可以360度全方位观看画面的体验。若是使用外接式或一体机式的VR头显,对于这部全实时渲染的作品则能获得更佳的观影体验,能够真正走近影片中的老人和小狗,并自由选择想要观察的物件。

  对于这一全新形式,米粒坦言,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先前很多影视作品里司空见惯的制作方式和工具在VR中不再有用,“相当于一个舞台剧导演突然接了个电影项目,有很多熟练的手法不具备了,同时也有新工具,如何使用新工具把这个流程走好就很重要了。”

  他举例道,传统电影里有特写中景远景的切换,但VR作品观众身处其中,如果有镜头剪辑就会显得很奇怪。“这个故事要经历春夏秋冬一整年,现实中时间是线性流动的,而VR 里我们没有剪辑工具也不可能真的拍一年。最后我们发现,不能让观众动,因为突然动一下观众会觉得自己像闪电侠一样会晕眩恶心,但可以在同一个点切换场景,比如说看着窗外下一帧就从夏天换成秋天,这样时间就过去了。”

  在360度全景观看的VR中,如何吸引观众去看导演想让他们看的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对此,米粒借鉴了舞台剧的方法,“舞台上有聚光灯,灯打向哪儿观众就往哪儿看,那我们VR里面观众也会本能地去看有光和有声音的地方。”同时,团队还开发了一个相当于“蒙版”的工具来让某些地方可见或不可见,“我们的信息是逐渐展现给观众的,而不是一股脑儿突然扔到观众面前。就像观众先看见了城堡,接着城堡周围的东西慢慢浮现,有河流树林,身边也亮了起来,最后才发现原来在迪士尼乐园里。”

  “从不理性到理性,挺好的”

  去年VR还是全民热议的关键词,今年热度却明显有所下降,这种“从不理性到理性”的状态在米粒眼里很正常也正合适,“VR只是一种观看方式,之前一两年大家都在拼命渲染观看方式,没有人关心到底在看什么,真正坚持做内容的公司也很少,这对于内容行业是很不专业的方向。现在国内环境冷下来了,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做内容,挺好的。”

  米粒透露,工作室第二个项目会选择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故事,“如果说《拾梦老人》是心灵鸡汤的话,下一个就是关于上古神话的热血故事,会有更多特效和视觉刺激。我们希望用一部很兴奋很酷的作品,来吸引除了动画迷以外的更多观众戴着VR眼镜进入VR世界。”

(责编:隐)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