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伟:《战狼2》是黑天鹅 不必学

陈洪伟:《战狼2》是黑天鹅 不必学
2017年09月23日 05:46 南方都市报

至于他这个产业体系外的许多问题,陈洪伟的态度常常是“不重要”,“没意义”,或者更直接的是“这个命题不存在”。

国产科幻片的故事土壤,真的不重要吗?国产科幻片的故事土壤,真的不重要吗?
《拓星者》是陈洪伟幕后掌舵的科幻片之一。《拓星者》是陈洪伟幕后掌舵的科幻片之一。
腾讯影业这两年一直在推进“N EXTID EA计划”,收获甚丰。腾讯影业这两年一直在推进“N EXTID EA计划”,收获甚丰。

  在成为腾讯影业的副总经理之前,陈洪伟的另外一个名字“不二”更为业内人熟知。一些电影网站和论坛上,不二活跃了许多年,和网友们聊有关华语电影产业的大大小小的问题。

  如今,在腾讯影业做了两年多电影制作人的陈洪伟,他看待华语片的逻辑,更加“产业和工业化”。和电影创作有关的概念,在陈洪伟自己的体系里,全都被打碎重塑,只放在市场和观众的象限中,度量轻重。至于他这个产业体系外的许多问题,陈洪伟的态度常常是“不重要”,“没意义”,或者更直接的是“这个命题不存在”。

  华语电影业内的制作人中,像陈洪伟这般执着于某些产业或者工业观念的,不常见。南都记者跟陈洪伟聊了聊国产科幻片(他旗下的大梦工作室正在制作《拓星者》和《月球暗面》两个话题科幻片),以及他对大盘增速下降中的内地市场的看法,嗯,他的确说了些新鲜的观点,至于你能不能理解,那就看你能否进入他这个制作人的逻辑咯。

  Really?1

  “只有‘科幻题材’,没有‘科幻类型’”

  国产科幻片的概念已经热炒了好几年,只是,暂时没有一个像样的成品出来。近两年,有几个牌面上看上去更靠谱的项目浮出水面,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张小北的《拓星者》都已经进入制作阶段,台湾知名导演苏照彬的《月球暗面》也宣布年内开机。《拓星者》和《月球暗面》,恰好都是陈洪伟主导的项目。

  然而,谈到科幻片,陈洪伟并不认同许多人谈论许多年的“类型”观点。在他眼里,“单纯从电影功能的角度看”,只有“科幻题材”,没有“科幻类型”。他的合作伙伴,导演张小北曾在某科幻论坛提到,“《拓星者》就要死磕‘太空歌剧’、‘赛博朋克’和‘废土末日’三种最难的类型”。而张小北口中的三个词,所指的正是科幻片以及科幻文学中的三个“亚类型”。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就是典型的太空歌剧,而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则是赛博朋克的典型代表,至于“废土末日”,《疯狂麦克斯》啊!

  面对这样的说法,陈洪伟有自己的逻辑体系——— 《拓星者》就是一个快节奏的,同时也有极强想 象 力 的 电影,而且“中国观众不会因为‘这是个科幻片而选择看它’。嗯,若是这么说,看来好莱坞这些年输出中国的《星战》《变形金刚》以及漫威电影,基本白干了。是么?

  南方都市报:《拓星者》的导演张小北是个圈内很知名的科幻迷,他关注科幻片这个类型……

  陈洪伟:我觉得科幻不叫类型,科幻是个题材。你告诉我什么叫科幻类型?标准的科幻类型的三要素或者五要素是什么?有吗?没有!

  只不过这一类题材存在着科学幻想元素,在中国,我们做的不多,没有表达的语言体系,以及美术等等制作的配套体系,我们都在起步阶段。

  南都:你对科幻是这么定义的?

  陈洪伟:对。大家对类型是有误解的。单纯从(电影的)功能角度来看,科幻(这个类型)不存在。(电影的)功能是什么?就是让你哭,让你笑,让你害怕。那如果从功能角度来说,我们才能想明白这电影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电影的功能划分里面,其实有比较强大的一类,是和科幻类题材比较接近的,就是展示人类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东西,就是人类的好奇心,他看到超出他想象力之外的东西,他很过瘾。比如,《异形》可能满足想象力方面之外,给你一个惊悚的东西,以及更深刻的思考。

  我选择有科学幻想元素的题材,这个题材里面,我可能是让你哭着出来的东西,也可能是一个让你害怕的东西,也可能是让你笑的东西。观众有严格的科幻概念吗?没有。我们做这个事情的逻辑,不在于是不是科幻类型的创新,而是我要做的电影里面,有最好的想象力在里边。这是我对科幻的理解。

  南都:张小北导演谈到《拓星者》的创作,提到他要挑战科幻片里面“太空歌剧”,“赛博朋克”和“废土末日”三种最难的类型,你怎么看导演对科幻片的理解呢?

  陈洪伟:我觉得张小北有他对科幻的理解和他对创作的理解。我觉得(这个理解)放到内容本质当中讲,不冲突。导演有他的逻辑体系在,但是我的逻辑体系来说,我清楚这个电影表达什么。我尊重每一个导演的理解。但是我的理解就是,(《拓星者》)就是一个有视觉冲击力诉求的(电影)。这个电影拍了三四千个镜头,我对剪辑的要求,是一个快节奏的,视觉冲击力强的,同时提供了一个(以前)没有过的想象空间的(电影)。

  当然,这个过程里边,我尊重创作者完全基于他内心的创作,创作归创作,观众归观众。我们把这个事情想明白,不纠结。

  南都:你和张小北导演聊项目,他有提供他自己的原创剧本吗?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拓星者》这个漫画IP呢?

  陈洪伟:有(原创的剧本)。我们跟小北聊的项目很多。但是,我觉得《拓星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界观以及想象力的基础,我们选择了这个带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故事,又没有那么高的门槛。导演也一眼看中了这个故事,他觉得这个东西适合他。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他很快写出了剧本,而且第一稿就很成熟,完成度很高,所以才会有《拓星者》这个项目。

  Really?2

  “中国科幻片能有就不错了,谈何本土化?”

  几个月前,宁浩的《疯狂外星人》开机时,刘慈欣聊起国产科幻片,有这样的观点,“我觉得科幻片在中国最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有一个想象力起飞的平台,它应该把中国的现实生活当做这个平台……”这不单是大刘或者许多中国科幻作家的共识,无论韩国导演奉俊昊那部著名的《汉江怪物》,还是日本人拍了许多年的《哥斯拉》系列,这些科幻经典生长起来的土壤,均有各自社会和时代的独特影响。

  不过,中国科幻片的本土化问题,也并非陈洪伟想关注的,“这种问题的探讨没意义”。在他看来,国产科幻片如今能拍出来已然不易,这些宝贵经验的积累才更重要。这话没错。但是,讲一个好故事,算不算“宝贵经验”呢?那么,一个好故事,“怎么讲”很重要,“讲什么”难道不重要?在工业基础尚不及好莱坞的情况下,中国科幻片离开“本土化”,难道更有胜算?即便是科幻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并非虚无缥缈,举个例子,哥斯拉的形象,从最初到现在,也未离开“核战畸变”这样的历史命题。不是吗?

  南都:大家谈到拍科幻片,也经常强调本土化的问题,比如,韩国导演奉俊昊之前拍过的《汉江怪物》,这个科幻色彩浓厚的故事里,能看到韩国彼时的一些社会问题的映照。那你怎么看科幻电影和本土议题的结合呢?

  陈洪伟:我为什么要本土呢?这个命题不存在。我觉得特别有趣的是,为什么美国人做科幻电影,没人问这个问题?

  南都:我举个例子。刘慈欣的《三体》、《乡村教师》等等,他的小说里面有很多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的部分以及作者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看法,并且对故事主线和主角命运有着关键影响,没有这些本土化的表达,你觉得那些所谓想象力的会有根吗?

  陈洪伟:我跟你说,中国人缺什么才问什么?我们该有的都会有的,没有的你也别着急,这种问题的探讨很没意义,它是不是中国的,其实不那么重要,我就是这么理解的。

  我回到《拓星者》,如果我认为它是一个好故事,导演是一个负责任的导演,我们在一个非常可控的预算和周期下,把它完成,我实现一个比较良好的市场回报,这个事情是我们考虑的。完了,够了。这个是不是本土的?我们有大刘(刘慈欣)了,我们了不起吗?我们更多是聚焦在内容上,所以这些问题,其实我觉得它没有意义。

  南都:好,那咱们就谈你刚才说的好莱坞的科幻片,《变形金刚》还是《星球大战》这些如今行销全世界的大片。乔治·卢卡斯在1970年代拍摄《星球大战》,也是有美国当时所处的太空时代的特殊社会氛围。那刚才问的科幻电影和本土化的问题,也就是要讨论的这个事情。

  陈洪伟:其实,我们要聊社会氛围,比如说聊我们的青春片,我们的喜剧,这很正常。各有各的社会氛围,各长各的内容……我不认为我们这个社会氛围不能长科幻的,但是它不是很多,它没有这个社会氛围……

  南都:我想讨论的是,在我们自己的社会氛围里面,我们自己的科幻片会有怎样不同的特色。你明白我说的吗?

  陈洪伟: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但我们没必要探讨长什么样的科幻片,能有就不错。这个题材本身难度很大,我们没有这个工业基础,有人愿意去冒险就值得提倡,但是这个事儿能不能成,没人知道。我觉得媒体应该有的心态,就是谁做一个科幻片,甭管好坏,都不容易。它会连带产生很多附加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这个经验积累对行业会有帮助。这个是我觉得理解《拓星者》的一个正常逻辑。

  Really!3

  不要指望一个年轻导演是完美的

  华语电影业的困境之一,就是人才的欠缺。所以,业内的大部分影业公司,都在做同一件事,挖掘创作新锐。腾讯影业自然不例外,公司成立两年来,“NEXTIDEA计划”成为他们寻求潜力股的重要模式。如今行业中的实力派重新洗牌,业内“人脉”的流动,于各家影视公司来说,形势微妙。腾讯影业如何自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南都:腾讯影业这两年一直在推进“N EXTIDEA计划”,包括跟导演协会合作“青葱计划”,跟FIR ST青年影展合作,及今年宣布的“比翼电影计划”,动作频频,收获如何?

  陈洪伟:收获挺大。比翼计划的十部网络大电影拍完陆续上线,也在这十个团队里面发现能做大银幕的。

  南都:说到电影业的新人才,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最近这十几年来,老牌电影公司已经和一些大导演或者已经展现实力的制作团队绑定起来。那么对于腾讯影业这个进入行业刚刚两年多的新公司,所谓“人脉”是问题吗?

  陈洪伟:我觉得,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交到什么样的朋友。我们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心态,不论多么年轻,还是多么大牌,我们愿意和任何严肃认真做内容的人合作,以他们觉得舒服及我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合作。所以,我们能交到非常多的朋友。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是一个基于泛娱乐生态的开放内容平台。而且,人家和我合作,也不会有任何站不站队的问题。你会发现,没有绝对的绑定,就算你签约了,合作不到一起还是会分手对吧。

  南都:这两年,华人新导演也出来不少。不过,我个人的观察,台湾地区和香港的新导演做类型片的人更多些,而内地的新导演更多是艺术片作者。你的观察是怎样的?

  陈洪伟:客观来说,什么样的导演都有。会有一些问题,就是你说的,有些导演更强调自我表达,其实自我表达的导演也是电影业的重要一部分。

  过于强调个人表达,你会发现,他能涉猎的题材和内容,比较有限。同时,另外一些导演,工业上的实现更强一些,但是,他们反而在自我表达上会有缺陷。就是说,过于强调个人表达,或者过于强调工业化,其实都不是一个好的电影。

  你不要指望一个年轻导演是完美的。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他的优缺点,你知道可以帮助他改进缺点。

  Really?4

  “不能拿《战狼2》去看观众的心态……”

  今年暑期档,《战狼2》超过55亿票房的惊人表现,不单是电影行业的事儿,更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社会议题。有关《战狼2》的产业意义,陈洪伟表示“大家要冷静”,他觉得,不应只看这只“黑天鹅”,更要看市场上的多元表现。而当记者提及《战狼2》背后折射的社会心理,陈洪伟忽然激动起来,“我觉得这是典型的金牌思维,就是我最不愿意聊的,我们不应该拿这个东西去看观众的心态,因为它不具代表性……”

  《战狼2》真的没有代表性?当然,正如陈洪伟所说“我们应该综合更多的电影的表现,才能对这个市场有更客观的判断”。但,《战狼2》的55亿票房,它探到近两年最广阔的观众群。其中,有大量随着影院不断扩张而来的“新观众”,这些新观众,他们的观影趣味和三观,我们无法忽视。

  南都:最近两年,内地电影市场大盘增速放缓,从你的角度来看,如今这个市场的状态,包括投资人及创作者的心态有变化吗?

  陈洪伟:肯定有变化,但其实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变化。市场快速增长期,大家的心态未必能好。但是,当这个市场增速没那么快的时候,大家可能更会聚焦在内容上,会去想做更好的东西,这样才能在市场立足,只有涉及到生死存亡的问题,大家才是真正的严肃认真吧。

  南都:今年暑期档,一个不能回避的电影是《战狼2》,你怎么看这部电影的现象级表现?

  陈洪伟:我觉得还是客观地看待这个事情。首先,《战狼2》的表现说明我们市场潜力大,更多挖掘出这个市场的可能性。

  其次,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冷静些,《战狼2》有这个表现,不代表你就能做到,我们要清楚,我们的目标不是奔着这个去的。我相信,吴京在做《战狼2》时,也不会说我的初衷是做一个50亿票房的电影。

  任何一个创作者,我们还是要回到本心。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做超过一个亿的电影,但不代表他的作品没价值。这个社会是多元的,多种样式和类型的电影都可以存在,各有各的投资回报和价值诉求。

  南都:我之前和黄建新导演聊过,他的观点是“每个类型都有一个标准的市场规模,大家做电影应该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不要都想着做票房冠军”。

  陈洪伟:会有黑天鹅,但是不能对标黑天鹅做事,都有一个正常的体量和规律。

  南都:今年的华语片市场,除了大盘增速放缓之外,观众看电影的趣味和取向也发生变化,你从制作人角度的观察是怎样的?

  陈洪伟:几个大的方面。第一,观众对选择看电影这件事更谨慎了。简单粗暴地说,看电影是(观众的)两步决定构成的———首先,你要在可选择的空间时间里选择看电影这事儿,其次,你再选择看哪部电影。我们先想观众喜不喜欢看电影这事儿。因为大家的时间消耗越来越多元,很多时间都走到小屏幕上了。你看,好莱坞整体票房也在往下走,所以选不选择看电影,全球的趋势都一样。

  第二,观众在成熟,前些年,电影院快速发展,内地市场出现了一批新的电影观众。这些新观众以前也看电影,但是没在电影院观影。刚进电影院,可能看个挺烂的恐怖片,他都会吓得够呛,因为那个视听环境变化了,给他很强冲击。但是,随着观影经验的积累,他对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观众在进化。

  第三,我们的创作者进步速度还不够快,没有真正匹配上消费者的需求。前几年市场爆发,许多电影成绩都很好,“一俊遮百丑”。但是,现在才发现,我们并没有真正的系统的工业化支持。比如,在美国,做预告片的公司有两三百家在做;我选某个类型的演员,有几百个演员让你选……中国还不行,做预告片的就几家,做海报的有十几家,宣传公司几十家,很多环节还不构成工业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 许嘉

(责编:kita)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