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观影调查:退票风波中普通观众怎么看?

《后来》观影调查:退票风波中普通观众怎么看?
2018年05月01日 13:40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截止5月1日上午10点,《后来的我们》上映四天,累计票房突破8亿,成为内地爱情片的票房新标杆,刘若英也成为华语影史上执导作品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而与此同时,上映首日爆出的“退票风波”仍在一刻不停地持续发酵着,作为宣发方和票务平台的猫眼瓜田李下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而这部电影的“口碑”也在“票房造假”的疑云中变得愈发“不可言说”。

  所以,这部电影到底好不好看?上映前所谓“哭倒一片”是不是只是营销行为?首次执导的刘若英功力究竟如何?小浪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影院,尝试在当下“票房造假”追责和讨论的背景下尽量客观地还原真正走到影院、用脚支持这部电影的观众的想法。

  看哭观众不假 田壮壮戏份是重要催泪点

  《后来的我们》虽然请了时下人气颇旺的井柏然和周冬雨担纲,但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最大的宣传点仍然落在导演刘若英身上,无论是观众和电影,还是导演和电影,二者的最大共情都莫过于那首《后来》。从我们随机采访的观众来看,这一点确实不假。绝大部数观众都表示是冲着导演刘若英而来。而问到“退票风波”,有观众虽然有耳闻,但仍表示不管怎么都要到影院支持这部电影。

  另外一点,《后来的我们》在前期宣传时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催泪,这也是电影上映前先期口碑最为集中的传播点。从观众处我们了解到,本片的确有着非常明显的催泪效果。有不少观众看完后眼睛通红,在接受采访时情绪依然无法平复。

  至于“催泪”的点,根据观众的反应,大概有三处集中泪点。一是两人爱而不得、彼此错过的爱情,一是北漂情节,最后一点,也是不少观众特别强调的是,是田壮壮的父亲角色。不少观众表示,观看时很难不去代入自己。不过,也有部分观众表示,整个观看过程中自己并没有落泪,并没有像之前网上说的那样“催泪”。

刘若英在片场刘若英在片场

  “刘若英式电影”? 部分观众:仍有进步空间

  前面也提到,刘若英在整部电影的创作和宣传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小说源于她的一篇小说,电影改编她也一直参与其中。虽然电影幕后团队强大,有李屏宾、孔劲松等华语影坛的大师在,但这部电影还是满满的只属于刘若英的文艺气质”,是非常典型的“刘若英电影”。正如一位观众所说,“这是刘若英才能拍出的电影,是一部刘若英式的电影!”

  虽然这位观众强调“刘若英式电影”一词没有褒贬之分,但是他也表示,整部电影还有不少进步空间。有不少观众响应了这一声音,认为片子在人物塑造、节奏各方面还有不少瑕疵,并坦露和之前的预期不符,不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后来的我们》剧照《后来的我们》剧照

  结语:不要因为“退票风波”而过分踩低电影

  《后来的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了“怀旧、文艺”的调子,这也在一定程度了预定了电影的宣传方向。电影上映前,口碑高涨,尤其是此次风波中重要一方,猫眼平台开分8.9分,想看人数和预售成绩都创下该平台历史。不过,随着“退票风波”的进一步发酵,《后来的我们》的评分似乎又跌入另一个极端。

  目前,该片微博大众评分8.0,大V推荐度65%,与首映之后93%的大V推荐度相比已有明显落差,而其他电影评分平台的打分也较之前高涨的先期口碑有较大落差,不少自媒体更有“矫枉过正”之嫌,即电影并没有那么差,但为了耸人听闻可以夸大影片的缺点。

  但总结观众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有一部分观众认为电影没达到预期,细节少有不少缺憾,但总的来说,受访者中好评居多,即便是对电影、对导演有期待的观众,他们也都表示电影符合预期。(安东/文 陈植/摄像)

(责编:Koyo)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